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彼可取而代之 > 三 有刀不用与无刀可用

三 有刀不用与无刀可用(1 / 1)

到了这时候,刘基也想起了历史上的华歆在未来干出的一系列“壮举”。

而类似他这样的人,在上一世的五代十国时期,刘基见了太多太多了,比如那位情商很高的冯道老先生。

但这一类人往往也比那些认死理的人要好对付得多。

这样一想,刘基心中便有了计较。

于是他连连摇头,对华歆的态度表示不赞同。

“府君所言,基以为是不妥当的。”

华歆皱了皱眉头,心想你这毛孩子如何认为我说的不对?

于是便耐着性子询问刘基。

“还请公子明言。”

“府君的想法,无异于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他人手中。”

刘基叹息道:“府君认为只要不掌刀兵,待孙贼来攻,开门献城即可,可府君如何确定孙贼就一定不会大开杀戒呢?需知孙贼在吴郡和会稽郡都有大开杀戒,对吴郡和会稽郡的豪族名士多有杀戮,府君如何确保孙贼不会对府君动手呢?”

华歆心里咯噔一下,面色上露出些许迟疑之色。

“这我乃朝廷命官,与孙伯符素来没有仇怨,他为何要害我?”

“吴郡与会稽郡的诸多被害名士也与孙伯符素来没有仇怨,只是不满孙伯符没有名义就擅自占据郡县,结果就没逃过孙伯符的杀戮。”

“这这不能一概而论,我并没有打算与之为敌。”

“就怕孙伯符以府君为敌。”

刘基身体前倾,低声道:“孙伯符执掌江东,并无朝廷任命,没有正当名义却占据汉土,与造反没有区别,而府君却是名正言顺的豫章太守,有天子任命,孙伯符占据豫章郡之后,又会如何做想?

他可以任命自己的部下统领豫章郡,但却没有大义名分,一旦豫章郡发生动乱,有人打起府君的旗号反抗孙伯符的统治,他又会如何看待府君呢?他会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华歆面色微变,抚着胡须的动作也为之一顿。

这黄口小儿言之有理啊。

孙策占据吴郡和会稽郡眼下都没有朝廷任命,他把朝廷任命的官员赶走了,自己占据当地,这不就等于是造反吗?

而自己作为名正言顺的豫章太守,对上一个没有名义的孙策,天知道他能做出什么事情?

刘基眼看华歆变了脸色,便立刻添油加醋、煽风点火。

“当下朝廷暗弱,天下纷乱,很多有野心的贼人都不再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凶作恶之人也不再遮掩自己的心思,此前,朝廷委任的吴郡太守许贡就死在了孙伯符手上,有此先例,府君如何敢确定孙伯符不会对府君下毒手呢?”

华歆原本觉得自己和孙策没有仇怨,孙策就算打来了,自己双手一摊直接投降,量那孙策也不会把自己怎样,大不了之后找个机会润回北方就是。

他才不想掺和刘繇和孙策的那些恩恩怨怨。

可刘基这么一通天花乱坠的忽悠下来,他这心里还真就没底了。

这俗话说,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孙策征伐江东行事暴虐,杀了不少本地豪族、名士,民怨极大,为了制止这种民怨,又杀了更多的人,可见其人绝非善茬。

自己作为名正言顺的豫章太守,投降了孙策之后,万一被孙策认为自己的存在阻碍了他对豫章郡的统治,那该怎么办?

到时候自己手无寸铁,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看着华歆不断转变的面色,刘基只觉得好笑。

他知道,华歆已经被他拿捏了。

他已看出,华歆绝不是一个愿意为了毕生所学理念而献出生命的殉道者,华歆只是一个传统的儒生、学者、官僚,身上并没有太多的坚持,底线也十分灵活。

华歆最在乎的,是他自己。

任何事情,如果有涉及到华歆自身安危的要素,就会成为华歆特别关注、特别在意的事情,也会成为华歆无论如何都要谨慎考量的事情。

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从华歆手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刘基话说完,华子鱼也已经上钩,接下来就是等待,就是时间的发酵,看看这种未知的恐惧能给华子鱼老先生带去多大的冲击和不安。

而后刘基就发现,华子鱼老先生对于自身性命和前途的珍视,的确有点太强烈了。

他竟然不顾年龄差别和身份差别,直接向刘基寻求解决之法了。

“公子既有此说,必有解决之法,还望公子明言!”

刘基心中不屑,面容却十分平静,只有淡淡微笑。

“府君,乱世之中,有刀不用,和无刀可用,这是两回事。”

华歆先是一愣,继而双目一瞪,意识到了刘基这话背后的含义。

他移开视线,左手不自觉的捻着胡须,沉吟片刻,又看向了刘基。

“公子所言,还是要让歆继续收容使君麾下的部曲?”

“府君,这便是有刀不用和无刀可用之间的差别。”

刘基缓缓道:“当初,有人上书对高祖说楚王韩信要造反,高祖用陈平之计,假装要巡视云梦泽,实际是想偷袭韩信,韩信听闻,十分担心,这时,有人劝他杀死钟离眜,献首级给高祖,便能获得高祖的信任。

韩信听后想要照做,钟离眜就对韩信说,高祖之所以不发兵攻取楚国,就是因为他在这里,而他一死,韩信也会跟着灭亡,韩信不听,逼死了钟离眜,前去拜见高祖,果为高祖所擒。

不过,府君试想,一个钟离眜,真的能震慑高祖、让高祖不敢发兵取楚国吗?非也,高祖所虑者,还是韩信,钟离眜的生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钟离眜的生死能让高祖知晓韩信的心意。

钟离眜不死,继续留在韩信身边,高祖便会担心韩信有谋反之意,会早做准备,排兵布阵,高祖没有必胜之心,所以自然处处小心,不敢贸然行事,韩信也就有足够的斡旋馀地。

而钟离眜一死,高祖便知道韩信没有谋反之意,没有对抗高祖的心思,也不曾排兵布阵,做好对抗高祖的准备,这样一来,高祖就没有了顾忌,直接擒获韩信,把他带回长安,废黜王号。

今日,对于孙伯符来说,府君便是韩信,而基与先父部曲,恰如当年的钟离眜,基与先父部曲不曾离开府君,则孙伯符未知府君心意,便不敢肆意妄为、轻视府君,担心会把府君逼为敌人。

而一旦基与先父部曲不在了,孙伯符便知道府君没有抵抗他的准备与能力,那么对待府君自然不会更加尊重,既如此,府君归降后的生死荣辱,可就真的全在孙伯符一念之间了。”

这么说着,刘基上身前倾,紧紧盯着华歆。

“府君,孙伯符在江东杀人如麻,杀戮英豪如屠猪宰羊,这样的人,府君愿意把自己的生死荣辱交给他吗?若然如此,我私下里会为府君感到担忧啊!”

刘基说着说着,华歆的脸色就变得越来越难看,待刘基说完,华歆更是面色发白,紧张到了不停的咽口水,眼神飘忽不自然,心虚之态一览无遗。

到这地步,刘基便知道自己的目的基本上达成了。

华歆怕了,是真的怕了,怕的不要不要的。

而这样的人一旦怕了,什么事情就都能商量了。

果不其然,此后,华歆很快便决定让刘基和刘繇的部众暂且留下,但他自己还是不想牵扯过深,并不想统领这支军队,于是刘基提出了一个建议。

“府君可对外宣称支持基代替先父暂时统领先父部曲,并供给食粮,以稳住这支人马,由此,府君可以得到保护,豫章郡也暂时安定了。”

华歆刚要点头,忽然一愣,旋即回过神来,目光有些怪异地看向了刘基。

“公子方才所言,莫不是”

刘基知道华歆反应过来,也不隐瞒,坦然一笑。

“确如府君所想,基亦不想成为他人刀下鱼肉,所以不愿先父部曲星散,但人微言轻,别无长处,只能援引府君之力,以食粮暂时稳住彼等,借府君之力,统领此军,但是府君,基之所言,难道有错吗?”

那还真是没错。

这话本就是一番大实话。

尽管刘基记得孙策并未杀害华歆,但是此时此刻的华歆怎么知道孙策会不会杀他?

孙策在征服江东期间大开杀戒,多少和华歆差不多身份地位的人死在他的屠刀之下,就算这些人并非无辜之人,但是华歆又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孙策会不会杀他。

刘基极力宣扬孙策的凶险之处,并不是说谎,只是把孙策在好几年间所做的事情浓缩到了几句话之中,由此大力喧染一下孙策的凶暴粗野,加强一下华歆脑海里对孙策的刻板印象。

该怎么决择,还是华歆的事情,且孙策所做的事情,也是真实发生的。

华歆也是这么想的。

甭管刘基这番说辞是为了什么,至少从客观上来说,华歆还是认可了刘基所说的事实与推测。

留下这支人马,对他,对刘基,对这支军队,都是一种保障。

对他而言,有了对孙策的威慑能力,且能让他心里多一点安全感。

对刘基而言,则是让他得以统领这支人马,不至于成为刀下鱼肉。

对于这支军队来说,也是稳住了他们,不至于让他们为了吃的东西到处劫掠。

一石三鸟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盗墓:鉴宝女鬼缩怀里,从了! 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我靠无限流满级在恐怖综艺哄绿茶 我的兵力无限,你随意? 三界无案 水德显圣真君 凡人修天道 绑定交易系统,带老祖宗闯万界 僵尸:天师府不是没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