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贾琼,叩谢天恩。
贾琼没有迟疑,也没有丝毫不乐意或不高兴的神色。
迅速接旨,叩谢天恩。
皇帝给什么,你就接着。
这才是为臣之道。
若是不满官职,爵位,赏赐,面露不满,甚至口出不满,那就是心怀怨望。
心怀怨望,遇到不高兴小心眼的皇帝,免官流放套餐就能给你用上。
甚至抓住什么痛脚,要你性命也是毫不犹豫。
对皇帝来说,都是以俯瞰的角度看向臣下。
管你是丞相或名将,于国有多大功臣,在皇帝眼里你不服管,你是刺头,你是不稳定因素,那就得弄死你。
先秦时,国君拜相拜将,得彼此敌体均礼。
国君先拜,宰相大将还礼。
国君道:“寡人以国事相托了。”
或说:“寡人授某某专征之权,以大军相托。”
宰相或大将负起全责,或管理日常政务。
或是军中之事,一以贯之。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那时候传出来的话。
到了宋元之后,皇权集中到了一定程度,再也没有这套程序,也没有君臣对等的可能。
皇权集中的大一统皇朝最大的罪名,除了造反之外,就是“大不敬”,“心怀怨望”等针对皇帝和皇权的行为了。
贾琼的表现,明显是合格而过关的。
毕竟从雷霆刀,再到圣品内甲,还有碧琼果,再加上侯爵之封,侯夫人诰命,过继宁国府这些好处己经是一桩比一桩重,一样比一样惊人。
还有诸如金银,“白虹刀”之类的弥补。
贾琼若是还不知足,那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这样的人,注定是不能重用的。
跋扈桀骜,不知君恩!
眼前的忠顺王脸上都是露出笑容。
显然贾琼是过了这一关。
接旨之后,贾琼在脸上刻意露出一抹笑容,然后再收敛了去。
对一个二十不到的后生来说,高兴又担心失态,这是正常表现。
忠顺王果然注意到了,脸上笑容更盛。
走了几步,忠顺王到贾琼身前,伸手拍了拍贾琼,笑道:“浑小子,拿了这么多好处,有什么想法?”
贾琼脱口道:“陛下给的太多,实在叫贾琼惭愧,可惜就是留贾琼在京效力了,否则应该派臣去边关效力,多斩杀胡人以报陛下恩遇才是。”
忠顺王哈哈大笑道:“就知道你小子想去边关立功,这个且不急!你呀,太年轻了,再立几年功,就得封公,挂几镇节度,三十不到,太尉也到手了,到时候还得给你加太保?太早成为重臣不是好事,等你三西十,当今陛下倦政当了太上皇,下任天子怎么用你?你那时的威望,权势,哪个天子好再用你?慢慢来,在京里多历练几年再说!”
这些话能当面说出来,可见忠顺王对贾琼是真的满意,视为皇帝一派的心腹看待了。
不光是心腹,还是心腹重臣!
毕竟贾琼爵位己经是侯爵,在武勋中属于高爵,很多节度大将都未必有爵,更不要说是侯爵之尊。
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虽说不是边关重将,但责任也不低。
五城兵马司有六万左右兵马,骑兵较少,只有数百骑,是用来警备突发情况用的。
九成九都是步兵。
说是五城,其实是分驻十来个城门,守备城门是最常规的任务。
其次是巡逻外城,内城,维护治安,缉拿不法等等。
可以说整个京城的治安几乎全是五城兵马司负责。
守城也要占不小的责任,其余京营兵也会有一部分驻守在内外城,彼此制衡,但大头还是五城兵马司。
这也是大周祖传心法。
五城兵马司都指挥算是位卑权重,城中的国公大将,提督节度京营,但他们主要兵力又放在京城之外。
皇城中又有羽林,龙禁,绣衣三卫负责守卫皇城和宫城,京营兵和五城兵马司的兵马不得进入皇城和宫城。
这就叫内外相制,大小相制。
这一套基本就是前明那里学的,己经是被证明了相当有效的制度。
明朝近三百年,除了太监曹吉祥狗急跳墙造反,一夜之间就被平定外,近三百年时间京城内平安无事,没有权臣和武将谋反,甚至连这个机会和想法也没有。
大周开国百年,也是一样。
即使是文武并重,允许各级将领自组亲卫营,但公侯伯只能组三营,侯伯以下是两营,普通武将只有一营。
这些几百人规模的亲卫营也不准带到京城之内,只能驻守在外。
在城中,最多是不超百人的卫队。
百年之下,也是根本没有功臣宿将有过谋反之事,甚至都没有人有这方面的想法。
五城兵马司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原本也是一个往重臣大将的过渡职位。
贾琼的情况较为特殊。
可以成为掌兵的重臣大将,但太过年轻,锐气太盛。
加上诸王和太上皇反对。
隆正帝也算是顺水推舟,正好给贾琼这个处于上下之间的职位。
既能满足太上皇的想法,又能限制一下贾琼,还可以把责任推到诸王身上。
简首是一举多得。
而五城兵马司又极为难做。
京城诸王,外戚,武勋,重臣,随便出来一个犯事的可能就是内阁大学士家里的,也可能是某位亲王的心腹。
历任都指挥使基本上都是难得长久在任。
不做事,皇帝不满。
做事了,得罪的人太多。
所以最短的做几个月,最长不过一两年便坚辞求去。
一般来说,皇帝也不会过分为难,都会允准。
这个职位,有点类似宋时的开封府尹,都做不长久。
做好了,就会有偌大名声。
所谓的包青天,就是在开封府任上得到了百姓认可。
但同样也是做不长,包拯任开封府尹也就一年多时间。
隆正帝声称要贾琼做上数年,一则是要压一下,二来就是看贾琼能不能做出一番成就来了。
毕竟之前景和末年朝廷乱的可以,连带着京城里乱象频生,治安极差。
“好做。”
忠顺王满脸夸张的同情之色,拍拍贾琼,转身离开。
这位王爷平时以冷面王著称,其实对着欣赏和亲近的人,也颇为善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