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阵炮队总指挥是一位都指挥使,姓苏名保贵,正三品,官职比贾琼高的多。
贾琼得转为指挥使,向上还有副都指挥,然后才是都指挥。
不过火器营配置向来是高配,指挥五千人在步兵营也就是副都指挥,甚至指挥使也有可能。
骑兵营和炮队差不多,六千人就得一个都指挥了。
双方属于不同阵营,彼此还算客气。
“一切仰赖贾副指挥。”
苏保贵拱手致意,表面很客气,但他并没有下马。
这个都指挥眼底深处满是怀疑。
毕竟能捞到这种押阵的差事,又是贾家出身,很叫人怀疑眼前这个贾校尉是不是那种胆小怯战捞军功的纨绔。
贾琼拱手还礼,说道:“苏大人客气,大家都是为了尽灭胡骑。”
左,右,右三路炮队三百门重炮,由火器营的节度副使总理统带。
天才刚亮,三百门重炮分为左中右,三万人的火器营官兵也是推动保护火炮持续向前。
官道,农田,灌木丛中,村落,到处是拉拽推行火炮向前的身影。
也怪不得贾琼看不过眼。
炮身加炮车超过六千斤重,对这个时代的地理环境来说实在太重了。
这时候还没有炮身和炮架一体的技术,炮身和炮车是分开的,装在一起要加很多固定措施,这就使得炮车更加沉重。
还得带着几千斤的火药加炮弹。
前行实在困难。
如果是六百斤的拿破仑炮,炮身炮架一体,配西轮大车拖拽,就算是俄罗斯的那种地理环境都没有限制法军前行的步伐,只是相对困难了一些。
当然现在贾琼也只是空想,在他成为节度使之前,没有能力做这件事。
车轮向前,人马向前。
天色大亮时,两翼的骑兵己经奔腾向前。
没有亲眼见到的人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
万余铁骑营,全部是最好的战马,还有不少气血宝马。
这样的宝马,负重千斤,策驰百里不在话下,就算十万人的大军骑兵,这样的宝马也不到千匹。
要是炮队能全部配这种宝马,行军速度也是会大幅度加快。
可惜,宝马难得。
哪怕有百万匹战马的草原,这样的好马也是不多。
大股大股的骑兵在一面面旗帜下汇集,然后策骑向前。
骑兵们的军袍也是不尽相同,主体还是以红色为主。
大周火德,所以尚赤色。
大股骑兵拉开的宽度超过十里,推进向前,如同红色的海洋。
城头上的军兵众多,也有几十万上城助守的百姓。
此时还并没有击鼓和呐喊。
尽可能的不过早惊动胡骑。
或是迷惑对方,不叫对方感受到这边寻求决战的决心。
也正因如此,在刚出发时,不论是重骑兵还是轻骑兵都没有披甲。
包括跟随而上的步兵。
将士们是要确定会战,并且距离只有数里远的时候才会披甲。
骑兵要早一些。
过早披甲,人和马都会早早透支体力,真的冲杀起来反而没力气了。
那种人马俱甲赶路行军的影视形象,只能是当笑话来看。
步兵就更不可能早早披甲了。
几十斤的铁甲披在身上,走十来里到战场,不需要敌人动手自己就累死了。
骑阵和步阵后都有大量的辎重大车,夹杂在阵列中跟随向前。
车上有将士们的铠甲,有备用兵器,也有备用的弓和箭。
一场大战下来,兵器断折,弓折箭尽是常有的事。
除此之外,军官们夹杂在队伍中,后勤人员,火头兵,兵部吏员,这些人员也必不可少。
接近五个营近三十万人,拉开了近二十里的宽度和十余里长的纵深。
相对来说这战场己经够狭窄了。
很多有准备的大战,纵深百里都很寻常。
有一些攻城战,几十里外的将士在攻城,主帅在后方的某个城中指挥。
此次大战,皇帝都在身后的城楼上,还有诸王和勋贵大将。
还有城头的几十万百姓。
周军的士气高昂不必多说。
包括骑队在内。
哪怕知道执行的是相当危险的主攻和拉扯任务,骑兵们还是精神昂扬,士气饱满。
敌骑肆虐的地方就是在京城郊外,很多人的亲朋好友就住在那里。
胡骑掠夺杀戮的不是外乡人,就可能是自家的亲朋。
不击退他们,两胡合兵,京城也可能保不住。
城中就是自己的父母妻儿。
这种情形下士气自然高涨,都不需要刻意的去动员。
当然,若是死伤率到三成以下,士气还是不可避免的会下跌,到了五成左右,哪怕身后就是亲人,仍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战阵崩溃。
这和人性有关,当长刀劈砍来的时候,没有人能坦然面对。
“轰”
不远处传来火炮的轰鸣声。
由于两翼的任务是兜住敌骑主力,最终形成合围,所以两翼出发的时间相对要早的多。
近午时分,太阳的热力挥洒下来,看起来是一个大晴天。
己经是初夏,太阳一出来天气就开始燥热起来。
磐石营到现在还没有披甲,也没有骑马,将士们牵马前行,铠甲和长兵器,弓和矢都挂在马背两侧。
这样战马和人都相对轻松。
从一大早推进到午时,中军还没有正式交战,对一个二十多里纵深,三十里宽庞大战场来说实属正常。
正常人向前走二十里,以轻快的步伐散步前行,一小时五里路是正常速度,二十多里,走西个小时很正常。
就算是赶路,小跑带走,也得三个小时。
中军前方是大量骑兵,早前也是少量精骑策马在前,大量骑兵牵马在后,铠甲和兵器同样挂在马背两侧。
这样一来行军速度也快不起来。
炮队就更慢了,两翼打起来是因为早走了一个多时辰,比中军更早抵达射击阵地。
但也可能是试射,两翼炮队最少还得一个多时辰才能抵达更南的预定位置,都是部署在村落附近,可以构筑简易的阵地,配合火器,可以抗住大量骑兵冲击。
骑兵一般也不会冲击有固定防御的火器阵地,伤亡率太高,基本冲不下来。
何况炮队都有骑兵和火铳手保护,加上火炮轰击的威力,硬啃太难了。
随着炮声响起,身后军阵和城头的几百个鼓手开始敲击大鼓。
数十万人开始呐喊助威。
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笼罩着战场。
几乎所有人都战栗起来。
到目前为止,对面胡骑没有退走或绕道离开,说明对方也决心打这场会战。
大战马上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