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泪落如雨:备何德何能!
关羽急道:大哥宏图岂可中辍?成全大哥便是成全关某!
张飞附和:俺老张这笔买卖划算!
赵云默然——孙澎从未索要过他。
但当他抬眼时,正迎上刘备灼灼目光。
电光石火间,赵云忽然洞悉了一切。
什么?欲以赵将军易粮?
玄德公思虑良久,竟得此策?
将军莫怪,各为其主罢了。
关将军与张将军不仅武艺超群,更是玄德公的结拜手足。
他们前往我主帐下,足见玄德公的诚意。
若未曾记错,赵将军原是公孙瓒麾下将领?
公孙瓒兵败才过几时?赵将军归附玄德公又有多久?
玄德公竟想用新投之将换取我主三十万粮草,未免太过欺人!
刘备本欲解释并非交换,只如云长般暂借一年。
可望着张承夸张的神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张承继续着他的表演。
玄德公的难处,我主心知肚明,此番正是带着诚意前来商议。
可如今呢?关将军不肯割爱,张将军亦不愿相让。
这岂不是欺我主太过忠厚?
张承声调愈高,语带哽咽。刘备有求于人,只得赔笑静立,不敢打断这场戏码。
见时机成熟,张承平复气息正色道:最后确认,玄德公确要以赵将军换三十万粮草?
刘备迟疑片刻,避开赵云灼灼目光,微微颔首。
既如此,有劳赵将军再随我走一遭。
总得让我主亲眼见识赵将军英姿,玄德公以为如何?
刘备应道:理当如此,使者所言极是。
张承轻叹:以我对主公的了解,即便玄德公所荐是赵将军,他多半也会应允。此事关键还在玄德公的态度。
若有话要对赵将军交代,还请把握这最后时机。
刘备抚着赵云肩头,语带哽咽:恨不能与子龙 大业,备
话未说完,已无言以对。
赵云凝视刘备,心寒如冰。
成年人的世道,不听言语,只看作为。
云长翼德是你兄弟,我赵云不是,这便是你舍弃我的缘由。
花言巧语终归是空谈。
玄德公,子龙先行告辞,静候佳音。
赵云拱手作别刘备,随张承渐行渐远,身影慢慢消失在尘土中。
刘备明白,赵云骨子里透着铮铮傲气。
此番分别,怕是再难重逢了。
刚出城数里,张承便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来。
此乃临行时吴侯亲笔,将军请过目。
不计代价,只要赵云!
这?!
赵云瞳孔骤缩,指尖微微发颤。
不是说用三十万军粮换关将军效力一年吗?
竟是我?
张承朗声笑道:主公说过,十个关张二将,不及其一子龙。命我定要将你请回江东。
阁下现在坦言,不怕我反悔?
子龙将军岂是迂腐之人?
倒也不错。
且放心,待你见过我家主公,必庆今日之选。
赵云打量着这位曾出使许昌、襄阳的年轻使者——能让如此俊杰衷心追随,那位江东新主,究竟是何等人物?
胯下夜照玉狮似通心意,步履愈发轻捷。
想起那张尚存少年意气的面容,赵云胸中热血翻涌。
大丈夫得遇明主,自当以死相报!
三十万石军粮?
赵子龙在此,定让你见识——何谓物超所值!
龙胆亮银枪锋芒逼人。
江东,待我踏至。
孙澎,且候片刻。
张承在汝阳游说刘备之际,孙澎已着手筹备大婚。
徐家两度因孙澎出征推迟婚事,此番生怕再出变故。
孙澎甫一归返,徐真便登门与吴氏敲定婚期。
公务喜事两头忙,孙澎昼夜不得闲。
数日后,张承携赵云归来。
江湖有言:一诺重千斤。
既允刘备三十万石粮,孙澎绝不食言。
纵使赵云对刘备心灰意冷,孙澎仍执意输送粮草。
荆州之战刚毕,长沙桂阳两郡之资,令江东仓廪骤丰。
人丁稀薄。
以粮草资刘备掣肘曹操,远比亲征划算。
若刘备真能牵制曹军兵力,于孙澎便是天大利好。
以江东根基,难敌北方诸侯发展之势。
当下,已是最后战机。
亦是孙澎末路豪赌。
为攥住这机会,孙澎倾尽所有。
赵云既至,骑兵建制刻不容缓。
先前庐江平叛、荆州征伐,江东缺马,孙澎唯以步兵出征。
与其组建一支规模有限的骑兵部队,不如将战马配备给侦察兵使用。
几百匹战马,若全部投入骑兵建制,远不如用于增强侦察能力。
若因贪图这几百骑兵而忽视侦察,迫使步兵承担斥候任务,那才是愚蠢至极。
孙澎初至江东时,确实面临缺钱少马的困境。
但经历荆州一役后,情况已然不同——
如今孙澎唯独缺马,资金却已充足!
若要从零开始打造一支精锐骑兵,赵云无疑是最佳人选。
对于骑兵训练,赵云胸有成竹。
天下无人能比他更精通骑战之道。
然而,在踏入孙澎秘密筹建的骑兵大营前,赵云确实如此笃定。
可当他目睹孙澎为骑兵营特制的全套马具时,心中只剩一个念头——
投奔江东,实乃明智之举!
官渡,曹军大营内。
曹操凝视着许昌传来的战报,面色铁青。
每当此名出现,必无好事。
果然,荀彧紧急禀报:汝南的刘备近日接收大批粮草。
经查证,这批物资正是江东孙澎所赠。
双方似已达成秘密协定。
更有细作发现,刘备麾下大将赵云曾现身吴县附近的军营。
获得补给后,刘备迅速扩军备战,汝南太守蔡阳更被关羽斩于马下。
换言之,刘备在汝南的势力已不容小觑。
孙澎!又是这孙澎!
此人为何如影随形!
公达,奉孝,速速筹谋除掉此獠!
本相必要其性命!此次定要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郭嘉与荀攸相视苦笑。
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此刻官渡前线袁绍大军压境,曹操倾尽全力尚且左支右绌,又哪有余力对付江东?
许昌城内,不知有多少人与袁绍暗中有往来。
对于江东的孙澎,郭嘉与荀攸等人也只能暂且观望。
当前最棘手的唯有袁绍。
若能击败袁绍,孙澎、刘备之流对曹操而言不足为虑。
但若迟迟不能解决袁绍这个心腹大患。
那么孙澎、刘备这些小麻烦,日积月累恐成燎原之势。
这个孙澎,扩张的速度快得令人心惊。
当初孙澎与刘表交战之时,曹操还暗自窃喜。
谁知转眼间孙澎就横扫荆州,获益颇丰。
曹操的喜悦未持续多久,就不得不面对严畯提出的难题。
能否战胜袁绍尚且存疑。
而南方的孙澎已势如破竹,渐成气候。
孙澎踞守江东,与之接壤的仅有曹操与刘表。
如今曹操分身乏术,只能指望刘表牵制孙澎。
可刘表早已被孙澎击溃。
局面顿时变得棘手起来。
这意味着孙澎在江东已无掣肘之力。
欲驱虎吞狼,却寻不得猛虎何在。
或许,可尝试联姻?
军帐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曹操回头望去,竟是素来寡言的贾诩。
文和有何妙计?
曹操对贾诩的谋略向来信服。
只是这位谋士平日极少主动献策,可谓字字千金。
能让贾诩开口,可见局势之危。
贾诩心中暗叹:老夫只想安然度日,怎就这般不易?
随着贾诩点破玄机,郭嘉、荀攸、程昱等谋士皆已会意。
这些年来,众军师随曹操屡战屡胜,不免渐生骄矜之心。
内心盘算的,全是如何置对手于死地,从不考虑退让半步
然而贾诩截然不同。
他早已学会在妥协中生存。
何处不能安身立命?
为了活下去,贾诩早已精通取舍之道。
人生岂能永无风浪?
你们这些人,过得太顺遂,顺到连低头弯腰都不会了。
真正的强者懂得屈伸之道,暂时的退让并非认输。
唯有活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不愧是贾文和!
我自愧不如。
贾诩仅用一言,便令曹操麾下众人茅塞顿开。
这番话,他憋在心底已久。
只是以往曹操锋芒太盛,众人求战心切,他始终没有开口的时机。
人在得意时,往往听不进劝诫。
唯有陷入困境,才能看清自己,冷静思考问题。
曹操这等雄主被点醒后,顿觉豁然开朗。
既然强攻不行,那就改用怀柔之策。
这种事根本无需他亲自操劳,修书给荀彧便可安排妥当。
至于让哪个女儿嫁给孙澎,对曹操而言并无差别——
横竖养女儿就是用来联姻的。
许昌司空府内。
荀彧反复研读曹操来信数十遍。
这真是我认识的曹孟德?
你的雷霆手段呢?
为何突然示弱?
原来曹孟德也会低头?
这位始终以汉室忠臣自居的谋士,心头不禁泛起别样思绪。
曹公府上还有待字闺中的女儿吗?
长女曹宁(清河长公主)已许配给夏侯惇之子,总不能毁约吧?
几个女儿中,二女儿曹宪八岁,三女儿曹节四岁,四女儿曹华三岁。
孙澎会接受吗?
转念间,荀彧明白了曹操的用意。当年王允将貂蝉许配给董卓,不也是先认作义女?曹操需要的只是联姻关系,并非一定要嫁亲生女儿。
若是义女,选择余地就大多了。关键在于,孙澎是否愿意接受。在荀彧看来,但凡顾及颜面之人,联姻后短期内都不会兵戎相见。这场联姻表面是两家结亲,实则关乎双方能否保持短暂和平。
荀彧心绪烦乱。处理政务他游刃有余,但联姻之事却让他犯难。总不能让自家侄女认作义女出嫁吧。既然没有良策,不如请教他人。毕竟事关曹操嫁女,他决定先与卞夫人商议。
荀彧自然不会直接面见主公夫人,特别是主公不在府中时更需避嫌。卞夫人收到信后,沉思良久。曹府女儿的婚配,她最有决断权。她完全理解荀彧的用意:寻个合适女子,以曹操义女名义联姻。即便日后反目,也不会牵连亲生骨肉。
卞夫人忽然想到一个合适人选。去年曹操攻破下邳,在白门楼生擒吕布。吕布之女不是一直养在曹府吗?这般身份,想必孙澎不会拒绝。
孙澎与刘备商议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刘备攻汝南,孙澎取广陵。广陵太守陈登此人,孙澎早欲除之而后快。
刘备在汝南举兵对抗曹操,双方交战激烈,局势已无法逆转。
孙澎将粮草运至刘备处,但刘备与曹操的战争不会因此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