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剧酷的制片人脸色有些复杂,他们跟张瀚那边已经谈了很久,就差最后签约,刘导突然变卦,多少有点不给面子。
可他们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顾淮的外形和气质确实比张瀚更贴合角色,而且双方卡在片酬问题上早已心生不满。
更重要的是,顾淮是华策旗下艺人,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说不定还会合作,没必要为了张瀚得罪自己人。
试镜结束后没几天,曾梦就传来了好消息,《杉杉来了》男主,定了顾淮。
“除了这个事情外,还有个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电话那头的曾梦语气带着几分复杂,“好消息是,你写的《我的少女时代》剧本确实不错,公司项目会议已经通过了,大家都觉得这是部贴合市场的青春片,投资成本不高,风险可控。”
顾淮心里一喜,刚想开口,就被曾梦的话打断:“坏消息是,公司不同意你担任这部戏的导演。”
“为什么?”顾淮其实也大概猜到了原因。
“公司也是从项目角度考虑。”
曾梦解释道,“他们认为这个项目有潜力,换个成熟的导演来拍,大概率能收回成本,甚至能小赚一笔。
可你毕竟是第一次接触电影导演工作,没有任何独立执导的经验,公司不敢冒这个险,万一因为导演经验不足搞砸了,不仅浪费了好剧本,也影响公司的资金运转。”
顾淮握着手机,沉默了,他明白,说到底,公司还是不信任他的电影拍摄能力。
虽然他有前世的记忆,知道这部剧的走向,可在旁人眼里,他不过是个刚上大一、连完整剧组经验都没有的新人。
既然公司不同意,顾淮索性暂时不拍了,等以后有钱了再找机会拍摄。
只不过可能要等上很长上一段时间了。
挂了电话,顾淮坐在宿舍里,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
“不行,我得再试试,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顾淮突然想起了北电导演系的系主任林建军。
林主任不仅在业内资历深厚,还格外看重有才华的学生,俩人之前也打过交道,或许他能给自己指条明路。
第二天一早,顾淮就拿着修改好的剧本,来到了林建军的办公室。
林主任接过剧本,花了半个多小时仔细翻看,最后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几分认可:
“剧本成熟度很高,青春气息浓,情感也够细腻,确实是个不错的项目。你找我,是想让我帮你拉投资?”
顾淮点点头,语气带着期待:“林主任,我已经跟我签约的华策影视提过这个项目了,他们虽然通过了剧本,却不同意我当导演。
我知道自己没经验,但我真的想试试,看看您能不能帮我找点投资,或者给我点建议?”
林建军看着他有些急切的样子,却摇了摇头:“就算我是华策老板,也不会让你当导演。不是我打击你,你确实太年轻了,经验也不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不是说年轻人不能当导演,而是导演这个岗位,需要的不只是创意和想法,更需要对剧组的把控能力。
你在课本上学的是理论知识,可真正到了现场,怎么协调摄影、灯光、美术各部门?怎么把控拍摄进度?怎么处理突发状况?这些都不是靠看书就能学会的。”
我问你几个简单的问题:
“实拍时演员情绪不到位、摄影构图偏离预期,你如何快速调整,兼顾镜头效果与拍摄进度?”
“灯光设备达不到氛围要求且无法加购预算,你怎么在有限条件下变通布光方案?”
“美术组场景道具不符,又以时紧成本有限为由,你如何协调守住创作底线又不引发抵触?”
“外景天气突变或演员行程压缩,需将三天戏份缩至两天,你怎么拆解场次、调配人员保质量?”
“现场录音有杂音且后期难消除,你如何临时调整拍摄方案?”
“与剪辑师对成片节奏有分歧,你怎么用专业逻辑而非主观喜好说服对方?”
“群演配合度低、频繁出错,你如何简单引导并稳住现场秩序?”
“制片方要求改关键剧情以贴合市场,却会破坏故事完整,你怎么合理说服保留内核设置?”
“你之前拍过电视剧,在剧组待过,可你仔细想想,你有没有认真观察过导演每天的工作?
你知道一个几百人的剧组,要怎么调动才能井井有条吗?”
林建军的一连串反问,让顾淮愣住了。
他想起之前在《古剑奇谭》剧组,看梁胜权导演从容地安排拍摄、解决演员和工作人员的问题,当时觉得没什么,可现在仔细一想,要是让自己站在那个位置,面对一堆锁碎的事务和突发状况,他还真没把握能处理好。
“你知道林浩吧?”
林建军又问道。顾淮点头,林浩的名字他自然熟悉,《疯狂的石头》让他一战成名,是业内公认的新锐导演。
“林浩在拍《疯狂的石头》之前,大学毕业就拍学生电影《星期四,星期三》,还获得了京城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后来又独立执导了小成本电影《香火》,也获得了几个奖项,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就这样,当初在拿到《疯狂的石头》300万投资成本的过程也非常曲折,如果刘德桦没有筹办“亚洲新星导演计划”,这部电影就算能拍出来,估计也得晚上好几年。”
林建军看着顾淮,语气诚恳,“你呢?你现在只是个北电大一新生,没有任何独立执导的作品,只学了点基础的导演理论,就想直接拍投资 1500多万的电影,换做任何一家投资公司,都不会放心把钱给你。”
这番话象一记重锤,敲醒了顾淮。
他一直以为,有好剧本、有前世的记忆,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却忽略了最关键的“经验”和“资本”的壁垒。
赵微、苏有鹏他们能跨行当导演,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本和人脉,甚至能自己投资;可他呢?他只是个刚起步的新人,既没有资本支撑,也没有经验背书,公司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看来还是步子太大,扯到了蛋。
“谢谢您,林主任。”顾淮站起身,“我知道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