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一头雾水,眼睁睁看着苏半仙乐颠颠上了汽车。
不多时。
轰鸣声一起,汽车扬长而去。
人群彻底炸开了。
“怎么回事,这是哪来的大小姐,怎么和苏半仙扯上关系了?”
论起来,苏宁的穿着打扮其实比不上此时的富少小姐,甚至堪称朴素,连点珠宝都没有。
可这些皇城根底下的人,对富贵与否自有一番辨别方式。
光凭那辆汽车就够了!
这会儿工业落后,本土产不了汽车,所有汽车都是进口的,每一辆都价值千金。
甚至你光有钱也买不到。
还得有权才行。
殊不知这辆汽车是苏宁从住的北平大饭店借来的,这波属于狐假虎威了。
有年纪大的街坊,此时也想起了什么,紧了紧身上衣裳,卖弄道:
“哪来的?没听人家姓什么?和苏半仙一样的苏!”
“姓苏又怎么了,我家隔壁邻居也姓苏呢。”
“你懂个屁。”
前头说话的老资格不屑道:
“这苏和苏能一样吗,别看苏半仙家现在这样,三十多年前,也是北平城里有名的大户。”
“人家有这个富贵的根!”
有人转过弯来了,倒吸一口凉气:“这意思……这位苏小姐,和苏半仙有亲戚关系?”
“哼哼,怕这亲戚还不是一般的亲。”
老资格咂了咂舌:
“你们想想,苏半仙那一家子,凶恶的很,又穷又横,名声那么臭,关系不近,谁没事找麻烦,偏要来认这门穷亲戚。”
“说不定,老苏家又要起来了。”
语气又酸又嫉。
这片土地上,总是发生着这样的故事——落魄子弟远走他乡,多年后创下一番事业,衣锦还乡,重显门楣。
连同老家的一干穷亲戚,也能鸡犬升天,从此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
无独有偶,苏半仙和这些人想的差不多,上车沉默的打量了苏宁一会儿,终于说话了:
“你爹,是哪一房的?”
接触到苏宁诧异的眼神,他老脸一红。
这也不怪他啊。
要知道,当年苏家虽然算不上人口繁盛,但也有三个房头,大大小小几十个主子。
他那会儿年纪不大,又过去这么多年。
苏半仙哪还能记得那么多。
“据我爹说,他是二房排行最小的那个,也是您的堂弟。”气质冷淡的少女平静开口。
其实设计这个身份,她纠结了几天。
血缘不能太亲近——人心难测,太近,容易让苏家人起不该有的心思。
太远了也不行。
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虽然原书里描写的苏家人足够反派讨人厌,她去撑腰赔钱,也站不住脚啊。
这可不符合她的要求。
早点把钱花完,她才能早点回现代,辞职摆烂,继承十亿资金,当上富婆,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想想还有点激动呢。
苏半仙可不知道眼前人在想些什么,点了点头。
长放和二房血缘更亲近。
比起远了些的三房,两边素来相处的更好。
于是,他看苏宁的眼神越发亲近起来,这眼睛,这鼻子……好象都不太象苏家人哈。
但是!仔细看看。
那张鹅蛋脸其实和他曾奶奶长得一模一样。
接下来,苏宁讲了一个集合某点各种发家致富逆袭爽点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设鲜明至极。
民国时期的人,哪听过这么精彩的故事,不仅苏半仙,连一直沉默开车的司机都听的入神。
只能说,幸好这会儿不讲究车让人,反而人人都让车。
在她的设置里。
苏淮山当初在苏家败落后,和某个神父远渡重洋去了国外,被歧视过,也被人帮助过。
他很聪明。
运气也很好。
可还是好几次陷入九死一生的境地,听的人紧张的手心出汗。
苏宁眼中闪过一丝痛色:
“我出生之后,家里的情况已经很不错了,可爸爸因为早年太苦身子落下了病根,去年便走了。”
“走之前抓着我的手,只说了一件事……”
车内另外两人都猜到了。
果不其然——
“他死在国外,但一定要葬回祖坟。”
苏半仙叹了口气:“这些年,也是苦了淮山了,你在洋鬼子的地界长大可能不懂。”
“落叶归根,在外头讨生活是不得已,死了可一定要葬祖坟里。”
“是啊。”
司机也忍不住接话了。
“到了地下,别的魂有亲戚有祖宗,你单蹦一个,就算再厉害,可双拳难敌四手,说不定一天照三顿被打。”
苏宁:“……”
还别说,这还挺有道理的。
她面露赞同:
“是这样的,爸爸就生了我一个女儿,他最后的遗愿,我如果不实现还是人吗?”
“不仅我爹回来,我也是要回来的。”
听到这,苏半仙的心狠狠跳了一下,故作不在意的道:
“回来好,外头哪里比得上北平。”
苏宁继续放钩子:
“本来去年底就该回来的。”少女象是想起了什么烦心事,皱眉:
“处理资产的时候消息没捂住,外国政府不允许我回国,斡旋许久我才秘密回国。”
补丁get。
这样一来,后面系统陆续给的大批资金,就好解释了。
让外国政府都忍不住出手干预?
乖乖,这得是多有钱啊。
苏半仙咽了口口水,和同样震惊的司机四目相对,察觉到他眼里的嫉妒,反应过来后得意一笑。
这么有钱的人是我侄女!
哈哈哈哈,你没有吧?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一人得道,那个啥升天!
早知道,今早那喜鹊在枝头叫他就不拿扫帚边赶边骂蠢鸟乱叫了。
一阵电流声滋滋滋响起。
【叮,检测到无名平民受到重大心理刺激,宿主为富不仁,奖励资金一块钱。】
歧视,赤裸裸的歧视!
原书中出场不到一百个字的壮汉,为富不仁一下奖励一万块,非剧情人物就一块钱?
苏宁愤愤不平的想,这是逼她必须找剧情人物的麻烦啊。
果然,认苏家当亲戚这一步是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