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这一声“净”字出口。
并无璀灿华光,也无雷霆声势。
只有一缕月下清泉般的凉意,倏地没入那黑气灰龙之中。
说来也怪。
那原本连武僧佛光都一时难以压制的污秽业力,被这缕清意一冲,竟如同滚汤泼雪,发出“嗤嗤”轻响,翻涌之势骤然一滞。
黑气似遇到了克星,丝丝缕缕地开始消融,那鬼哭狼嚎之音也迅速低落下去。
白朗周身笼着一层清辉,虽依旧是青衫书生模样,却平添了几分超然出尘的气度。
广场上原本的骚动渐渐平息,无数道目光由惊疑转为惊讶,再由惊讶化为惊叹。
“这位白居士,好精纯的清净之意。”
“竟能化解业力反噬,莫非是哪位佛门大德的弟子?”
“看他年纪轻轻,竟有如此修为……”
窃窃私语声在人群中传开。
高台上的白眉老僧眼中精光一闪,微微颔首,看向白朗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赏。
黄眉在下面看得目定口呆,使劲揉了揉眼睛,传音道。
“行啊狼头的,你这手‘扮猪吃老虎’玩得溜啊,哪儿学的这佛门清净法?差点把小爷我都唬住了。”
白朗无暇理会他的调侃,全神贯注引导着清气。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那冲天的灰龙卷彻底消散。
香炉恢复平静,炉内积灰纯净如雪,再无半分黑气残留,反而隐隐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莲香。
白朗缓缓收功,脸色略显苍白,额角渗出汗珠。
这番举动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极耗心神。
若非有菩提籽和月华清气支撑,他绝难办到。
他对着高台方向,微微躬身。
“晚辈侥幸,幸不辱命。”
白眉老僧站起身,亲自走下高台,来到白朗面前,合十施礼。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白居士身怀清净妙法,解我禅院之厄,功德无量。老衲法明,忝为本院知客首座,代本院谢过居士。”
“大师言重了,晚辈恰逢其会,略尽绵力而已。”
白朗连忙还礼,姿态放得极低。
法明大师目光温和,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越看越是惊奇。
此子根基清正,灵气盎然,那手化解业力的法门更是精妙纯正,绝非旁门左道,偏偏又看不出具体跟脚。
“白居士并非佛门弟子,却身具如此清净根性,实乃与我佛有缘。”
法明大师语气愈发和善,“不知居士师承何处?”
白朗早已备好说辞,从容道。
“回大师,晚辈乃山野散修,并无固定师承。”
“幼时曾偶遇一位游方老僧,蒙其传授些许静心法门,并赠予几卷佛经,平日自行修持,今日班门弄斧,让大师见笑了。”
他这话半真半假,将一切推给虚无缥缈的“游方老僧”,最是稳妥。
法明大师闻言,果然不再深究,修仙界奇人异士众多,偶得机缘者不在少数。
他笑道。
“居士过谦了。此番援手,恩情不小。”
“若居士不弃,可在本院多盘桓些时日,三日后,后山紫竹林有小法会,由本院慧觉师叔主持,或讲诵《观音心经》,届时或有一线机缘,得闻菩萨妙音,居士亦可前来聆听。”
白朗心中猛地一跳。
紫竹林,小法会。
得闻菩萨妙音!
这岂不正是接近菩萨、求得仙露的天赐良机?
他强压激动,面上保持平静,再次躬身。
“多谢大师厚爱,晚辈求之不得。”
“如此甚好。”
法明大师微笑点头,唤来一名小沙弥。
“带白居士去‘清静居’歇息,好生款待。”
清静居乃是招待贵客的精舍,可见法明大师对白朗的重视。
黄眉在一旁看得眼热,连忙凑上来。
“法明大师,还有我呢,我可是大昭寺来的。”
法明大师闻言一怔,似是想起什么,无奈一笑。
“你自然也可一同前往,只是……莫要再惹是生非。”
“晓得晓得。”
黄眉拍着胸脯保证,拉着白朗,喜滋滋地跟着小沙弥走了。
离开广场,穿过几重殿宇,来到一处幽静的院落。
院中翠竹掩映,有清泉潺潺,环境极佳。
待小沙弥离去,黄眉立刻布下个简单的隔音结界,猛地跳到白朗面前,双眼放光。
“快说快说,你刚才那手是怎么回事?”
“还有,那法明老和尚说的紫竹林小法会,可是接近菩萨的好机会,咱们运气也太好了吧。”
白朗松了口气,用影神图遮住自身气机,散去幻形,恢复银狼本相。
揉了揉眉心,显出一丝疲惫。
“那清净法门,多半是平日听经,加之菩提籽和《清净心莲经》的功劳,福至心灵就用出来了。”
他简单解释了一句,关于菩提籽的事也没有隐瞒。
“破玩意,不好玩。”
黄眉倒是对那菩提籽不感兴趣,把玩了一会后,又重新丢还给白朗。
“这紫竹林法会……确实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白朗这般想着,走到窗边,推开精致的雕花木窗,望向院落之外。
这“清静居”果然名不虚传,竟是建在紫竹林的边缘,窗外便是片片紫意盎然的灵竹。
竹叶沙沙,灵气氤氲。
然而,就在他深深吸了一口充满竹香的灵气时,眉梢忽然动了一下。
《洞虚真眸》虽未刻意运转,但还是让他捕捉到了一丝与周遭祥和佛境格格不入的气息。
那是一缕……极淡极淡的妖气。
这气息飘忽不定,似有还无,仿佛风中的游丝,一闪即逝。
再仔细感应时,已杳无踪迹,只剩下满院的佛意檀香。
“错觉?”
白朗心下狐疑,银眸微凝,再次仔细探查,却再无收获。
这可是观音禅院的内核地带,紫竹林禁地之畔,佛光普照,菩萨道场。
怎么可能有妖气?
定然是自己连日奔波,心神损耗,加之刚刚强行催动清净法门,灵觉产生了偏差。
他暗自摇头,将这“错觉”抛诸脑后。
眼下重中之重是准备法会,任何节外生枝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这禅院深处,岂是他能随意探查的?
他回过神来,对黄眉认真道。
“这禅院之内,高僧如云,我们这点伪装,未必能瞒过所有人,尤其是那位慧觉师叔。”
黄眉也冷静下来,摸着下巴。
“慧觉师叔……我好象听师叔祖提过,是观音禅院里排得上号的高手,修为深不可测,据说已触摸到罗汉果位的边缘。”
“在他面前,你这半吊子的变化,恐怕……”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无论如何,必须一试,我与禅院结下善缘,被发现了也未必会来个降妖除魔,至多将我赶出寺去罢。”
黄眉也点了点头,努努嘴道,“放心吧,保你是不难,就是不敢说仙露必到手了。”
闻言,白朗也叹了口气。
“这三日,我们需做好准备。”
“我对佛经了解还是太浅,需恶补一番,尤其是《观音心经》,届时法会上若露出马脚,万事皆休。”
“没错!”
黄眉点头,“小爷我虽然不爱念经,但耳濡目染也记了不少,我来帮你吧。”
接下来的三日,白朗足不出户,在黄眉的“辅导”下,潜心研读《观音心经》及其他几部常见佛经。
有菩提籽加持,他理解记忆的速度极快,虽谈不上精深,但至少表面文章做得似模似样。
同时,他也在不断调整自身气息,让月华清气更自然地模拟出佛门修士的平和宁静。
期间,法明大师亲自来访一次,与白朗探讨了一番佛法。
白朗凭借菩提籽的悟性加持和提前准备,应对得体,甚至偶有一两句“妙解”,让法明大师连连点头,对其“佛缘”更是深信不疑。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至关重要的紫竹林法会,终于要开始了。
这一日,晨曦微露,便有沙弥前来引路。
白朗再次幻化成青衫书生,与恢复小和尚打扮的黄眉,跟随着引路沙弥,闻过重重竹风,走向那被视为禁地的后山紫竹林。
越是靠近,空气中的灵气越发浓郁精纯,隐隐有檀香与竹叶清香混合,沁人心脾。
林外已有数十位僧侣和少数几位气息不凡的居士等侯,个个神色肃穆。
白朗目光扫过,心中凛然。
在场之人,修为最弱者也是炼气化神境界。
更有几道气息如渊似海,让他根本无法看透。
他和黄眉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片刻后,一位身着简朴灰色僧衣、面容枯槁的老僧,手持一串乌木念珠,缓步从竹林深处走出。
他步履从容,周身没有任何强大的气息外露,却仿佛与整片紫竹林融为一体。
他一出现,在场所有人,包括那几位气息深沉的高僧,都齐齐躬身行礼。
“参见慧觉师叔(师伯祖)!”
此人,正是此次法会的主持,慧觉大师。
慧觉大师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在白朗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
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窥本质。
白朗只觉得心脏猛地一缩,周身妖力几乎要失控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