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有戏的蔡京心中一笑:
他知道官家己经心动,只是还需要一个台阶。
于是他湊到赵佶的耳边,轻声耳语了几句。
“哦?
没想到蔡爱卿还有如此两全其美的办法。
如此甚好,就这么办!”
果然,听完蔡京的话后,刚才还面色不愉的赵佶马上多云转晴,
他的眼中还闪过一丝玩味。
“官家,这进士排名的事?”
蔡京也不愧是在朝中屹立多年不倒的老狐狸,
才和赵佶密谋完,转瞬之间就能面不改色的讨论下一个话题。
“嗯,状元、榜眼…”
赵佶随意从考卷中选了两个比较符合他心意的为一甲第一名状元,一甲第二名榜眼。
“至于探花…”
赵佶稍微思索,问道:
“蔡爱卿,据说那张仁杰面容俊朗,俊逸非凡?”
嗯,他去殿试的时候就是走了个过场,
显示显示一下存在,根本没有好好的看一看各位考生。
对他来说,这些在外是天之骄子的贡士、进士,
还没有金水河里的绿毛王八来得值钱。
虽然心中对赵佶这么问有了些许猜测,
但见过张杰的蔡京还是老老实实的说了实话:
“回禀官家,那张仁杰确实仪表不凡,端是一表人才。”
说起来,他这么维护张杰,除了不想再有如张元一般的事发生外,
也有几分张杰的外貌确实是大快人心。
俊朗有才而温和有礼的少年,哪一个人不喜爱呢?
至于为什么他一个被民间与诸多读书人唾骂的奸臣会怕张杰效仿张元之故事?
他看得很清楚,只有大宋还能坚持,他的奸臣生涯才能继续下去。
他还有几十年好活,就算是要竭泽而渔也要做到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嘛!
“好,朕就点他为探花了。”
心情大好的赵佶拿起朱笔在张杰的考卷上一勾,算是定下他的功名。
一旁的高俅和童贯都默不作声:
对于高俅来说他己经履行了他宠臣说官家不好说的话的职责,
剩下官家如何决定就不是他能干涉的了。
而对童贯来说,只要张杰没有理由叛逃西夏或者大辽,
不会为他异姓封王、名垂青史的野望,
那么他才懒得管张杰是在一甲当个状元、探花,
亦或者是在第三甲得赐一个同进士的出身。
噼里啪啦!
“恭喜阳谷县张杰张公子高中探花!”
大相国寺外,一个官员和几个衙役敲锣打鼓的高声道。
“探花郎,探花郎!”
来看热闹的民众齐声高呼,场面热闹非常。
“恭喜公子,贺喜公子!”
武松等人也是喜气洋洋。
唯有张杰面色一囧:探花竟然是我自己?
因为21世纪某个小孩子不能看的软件的原因,
探花这个名词的含义和菊花、卧龙凤雏一样己经发生了变化。
那些年,菊花还是一种花,而不是一种器官;
卧龙凤雏还是一个褒义词,而不是一个贬义词。
而探花也还是一甲第三名的名称,而不是寻花问柳的代名词…
“哈哈,小张探花,恭喜了。”
李纲也喜气洋洋的向张杰恭喜。
张杰瞥了一眼不知道‘小张探花’在21世纪含义的李纲一眼,道:
“同喜,同喜。”
和他成为小张探花一样,成为贡士的李纲也顺利成为进士。
不过因为一甲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名,
所以李纲中的排在第二梯队的乙科进士。
就算如此,李纲也心满意足了,
毕竟有很多举人考了一辈子,连进士的影子都摸不到呢!
恭喜完李纲后,张杰突然想起他和李纲去矾楼看李师师的事:
‘to,虽然没能成功,但我确实是去了一趟青楼,还差一点就朴了昌。
也就是说,不仅大宋的探花含义符合自己,
便是21世纪的释意也符合我自己!’
张杰摊摊双手:没想到大宋、21世纪的探花都是我自己~
“探花郎,李进士,还请上马。”
在按照惯例给了一些赏赐后,衙役牵来了两匹高头大马。
嗯,公布金榜题名的人选之后,自然就是跨马游街了。
唐朝诗人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便是如此。
不过需要解释一句的是跨马游街并不是起源于唐朝,而是起自大宋。
孟郊的诗歌实际上是一种抽象化的描写,
描述中举后看一切都那么鲜活的喜悦之情。
也有可能跨马游街的兴起也和这首诗有关,
毕竟他太能形容新科进士们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鱼跃龙门的喜悦了。
跨马游街正式起源于宋真宗时期,蔡齐作为首位获此殊荣的状元。
他被宋真宗赐予御马并在汴京御街跨马游行,
沿途百姓纷纷观看,之后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活动不仅限于状元,全体及第进士均可参与。
“多谢。”
张杰自衙役手中接过缰绳,轻身一跃,就翻身上马。
“好俊的身手!”
“探花郎文武双全啊!”
围观的百姓纷纷叫好。
“驾!”
张杰一夹马腹,肩高数尺,毛发顺滑如丝绸的骏马立刻小跑起来。
“仁杰,等等我!”
马术拍马也比不上张杰的李纲骑马在后面追赶。
一路来到太和殿,其他的同科进士大多己经到来。
“跨马游街正式开始!”
随着主持此事的官员一声令下,
众进士纷纷按照科举排名排成一队,正式开始跨马游街。
身为探花的张杰和状元、榜眼走在最前面。
铛铛!
咚咚咚!
两侧的乐手敲锣打鼓,鼓瑟吹笙,
其他的仪仗队也队列隆重,场面热闹非凡。
“来了,来了,进士们来了!”
一到御街,围观的百姓们顿时喧闹起来。
“状元公,探花郎看过来了!”
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女们挥舞着手里的团扇、手绢。
“哪位是探花郎?”
“最年轻,最英俊的那个!”
‘难怪科举让人疯狂。’
被这么多人欢呼、追捧,便是张杰都有些飘飘然。
这下他算是知道什么叫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了。
跨马游街后自然就到了科举西宴中规格最高的文科宴席,
象征仕途巅峰,专为殿试新科进士举办,
规模盛大,排场浩大的琼林宴了。
这一宴的流程和张杰在山东济南参与的鹿鸣宴大差不差,
只是地点换成了汴梁、菜肴更加精致繁多,参加的人地位更高而己。
“康王殿下到!”
琼林宴正式开始之前,随着一个小太监的高呼,
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身着蟒袍,
天潢贵胄的贵气与英武不凡的英气交织在一起,
让人不自觉间就信服的青年从门外走来。
“康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场进士都起身行礼。
“诸位俱是我大宋的良才,不必多礼。”
康王赵构抬手,温和的道。
来到主位坐下后,赵构举起酒樽,朗声道:
“本王得父皇圣旨,代他于此招待各位。
诸位不必羁礼,饮胜!”
“康王殿下饮盛!”
诸进士也都举起酒樽。
“这赵九妹年轻的时候也是有几分英姿勃发嘛!”
看了几眼谈笑自若,行为举止之间自有一番风度的康王,张杰心中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