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经过数百里的长途跋涉,张杰一行人回到阳谷县。
“公子,你回来了。”
刚到城门口,就有张家的小厮迎喜气洋洋的了上来。
开路的武松认出了小厮,停下了胯下的骡子。
“老管家他们可还安好?”
骑在一匹驽马上的张杰问道。
这几日阎婆惜看他眼神越发火热,简首恨不得吃了他。
他也感觉自己快要把持不住了,
为了不在几天内就犯一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张杰不敢再待在马车里,特意买了一匹驽马来骑。
“老管家他们正在家里等公子您呢。”
小厮笑着回道。
张杰的行程早己经用书信告诉了老管家张忠等人。
“公子,我为你引路。”
小厮来到张杰的马前,就要给他牵马。
“恩。”
张杰点头,将手中的缰绳递给小厮。
小厮接过缰绳,牵着马往张家的方向快步走去。
“此人是谁?居然如此排场?
怕是县尊老爷也不过如此了。”
有外地来的客商看着由好几马车,数匹马组成的车队,
还有一个不怒自威的大汉开道,不由啧啧称奇。
“这可是我们阳谷县的张仁杰,张解元公。”
有阳谷县本地的人与有荣焉的给客商解说。
张杰得中解元的消息在他去郓城县做客的时候就传回了阳谷县。
这可在阳谷县可是引起了一番轰动。
阳谷县己经数次乡试没有出过一个举人,
不想着此次居然一下就出了一个解元!
“什么?居然是解元公?失敬失敬。
客商肃然的朝远去的马车拱了拱手。
在我官家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大宋,解元有此排场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解元公难道如此艰难,居然让手下骑骡子?”
认出武松胯下坐骑的客商有些疑惑。
“那里,张家可是我们阳谷县有名的大户,
不说是张半城,张一条街还是有的。”本地人摇头。
“欧?这就奇了怪了。
如此财力怎么会让那位壮士骑骡子?”
客商指着武松即使相隔数十米,依然挺拔、鹤立鸡群的背影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位壮士可是打虎英雄!”
本地人继续给客商科普他们阳谷县的名人。
“既然是打虎英雄,那就更应该配上上好的坐骑!”
走南闯北的客商高度认同宝马配英雄这个道理。
“嘿!
我给你说,据我在解元公家工作的二舅妈家的三舅姥爷加的远房表哥说,
武壮士第一次试马就把一匹马活活的压趴下了!”
本地人凑到客商的耳边,神神秘秘的小声道。
“原来如此。”客商恍然大悟。
与此同时,刚到阳谷县,急需一个熟悉本地的本地人带路,
打开市场的客商一把抓住这个本地中年的手:
“哥哥如此博学,不如与小弟一起去喝一杯,好生唠嗑唠嗑?”
‘嘿!不想吹牛也能混一顿饭吃喝。’
本地中年当即就乐了。
不过他脸上还是浮现几分为难之色:
“怎么好让贤弟破费?”
“欸,我与哥哥一见如故,兄弟之间何必谈那些阿堵物?”
客商依然拉着中年的手不放开。
“贤弟如此热情,哥哥我就不推辞了。”
见客商递来台阶,中年人也就顺水推舟。
郎有情,妾有意之间,一对吃李庄白肉,
做表面兄弟的酒肉朋友就这么诞生了。
张家门口,老管家张忠和张杰的老师李秀成李秀才等人己经是翘首以盼。
“怎么还没来?”
老管家急得就差转圈圈了。
“管家放心,二牛是个机灵的。
有他在城门口等着,一定能迎到公子。”
张家的一个管事安抚焦急的老管家。
倒是李秀才养气功夫颇深,并未焦急。
不过他时不时眺望路口的举动还是显示出他心中的激动。
“公子回来了,公子回来了!”
这时,路口传来喧闹的高呼声。
“公子到了?快快点燃爆竹。”
激动的老管家向张家的帮工道。
得令的帮工拿出早己准备好的火折子点燃挂在大门两旁的爆竹。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张杰的身影从路口浮现。
“公子,公子!”
张家的帮工一片沸腾。
“解元公,解元公!”
街坊邻居,前来看热闹的百姓顿时喧闹起来。
一时间人群的声音甚至压住了爆竹的爆炸声。
骑在马上的张杰频频招手示意。
‘难怪西楚霸王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体会到富贵还乡,感觉自己都有些飘飘然的张杰心中感叹。
“忠叔,老师。”
来到大门口的张杰翻身下马。
“公子。”
老管家激动不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此去如鲤鱼跃龙门矣!”
李秀才满意的看着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张杰。
这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得意弟子啊!
‘我此生的愿望就寄托在仁杰身上了!’
“解元公,给些赏赐吧!”
人群中,有人高呼。
在这么喜庆的日子,不讨要些好处怎么成?
“解元公,给些赏赐吧!”
人群中的人纷纷开口。
倒不是他们贪图赏赐,而是想沾一沾喜气。
“都有,都有。”
早有准备的老管家站了出来。
“来人啊,给我放!”
红光满面的老管家下令道。
“是。”
两个帮工得令,一把扯下身边两个用红布遮盖的物体上的红布。
扯下红布,两个箩筐露了出来,而箩筐里,满满的都是大观通宝,
钱币上有当今官家徽宗独创的瘦金体钱文。
老管家亲自抓起两大把铜钱朝人群扔去。
“我的,我的。”
“我的,我的。”
人群瞬间哄抢起来。
不过好在大家都有分寸,只抢落到地上的。
李秀才也兴致勃勃的加入洒钱行动。
便是张杰都被这股狂热的气氛感染,亲自参与了撒币行动。
不得不说,撒币的感觉真不错!
打发了围观的群众后,张杰等人来到张家祠堂。
中得解元这种光宗耀祖的事,自然要告慰祖先的。
“老爹,我算是初步完成了你的心愿了。”
张杰跪在便宜老爹张大户的灵位前,上了三炷清香。
张大户生前心心念念的就是张杰能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光宗耀祖。
“老爷,少爷他没让您失望,他于此次乡试高中解元了!”
老管家在张大户的灵位前老泪纵横。
“公子,县尊来访。”
刚刚祭拜完张大户,就有小厮前来汇报。
‘文斌?’
张杰略微一思考就知道是张家这边的动作太大了,惊动了他。
“我这就去迎接。”张杰点头。
“仁杰贤侄。”
张杰一出大门,就听到县令文彬十分亲近的称呼。
“小侄之事竟然惊动了世叔,小侄真是不甚惶恐。”
张杰也打蛇随棍上,快步迎了过去。
“哈哈,贤侄高中解元,乃是我阳谷县大大的喜事啊!”
身着常服,做富家员外打扮的文彬抚须笑道。
他是真的高兴。
大宋朝的县令是三年一轮换,他来到阳谷县不到两年,
就遇到了张杰这一个大大的惊喜。
阳谷县在之前己经好几次乡试都没有出举人了,
在山东各县己经沦为了教育不兴之地。
前几任知县的考评之上可是都被写上了推行教育不力的评语。
那几个倒霉蛋据说己经被发配到辽国边上或者黔州等地去了。
张杰高中解元对他来说是什么?
是大大的政绩啊!
张杰这一横空出世,对他的考评可谓是大大的有利。
就算不能凭此政绩再进一步,成为知州、知府,
但一年后调到更加富裕、安稳的县却是十拿九稳。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他去了江南的富县,三年怎么也能搞到一两万两银子吧?
文彬看张杰的眼神都快要冒光了:
张杰这就是他的财神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