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院中那棵老槐树的叶子边缘已染上些许焦黄,风过时,偶尔会旋下几片,悄无声息地落在青石板上。午后的阳光不再酷烈,变得温煦而通透,透过稀疏的枝叶,在庭院中洒下斑驳晃动的光斑。
青云观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药材与食物香气的味道。这味道驱散了长久以来的清冷与药苦,带来一种难得的、属于人间的暖意。
石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菜蔬,一碟切好的酱肉,还有一小坛散发着醇香的米酒。王大锤大大咧咧地坐在石凳上,正拿着一只鸡腿啃得满嘴流油,他面前的饭碗堆得像座小山。
“沈老弟,你是不知道,这两天衙门里事儿多的,脚不沾地!”他咽下嘴里的肉,灌了一口酒,含糊不清地说道,“要不是惦记着你这清静,我早就在衙门口那面摊上凑合了。”他说着“清静”,嗓门却依旧洪亮,震得旁边树上的麻雀都扑棱棱飞走了。
沈千尘坐在他对面,面前只放着一碗清粥,几筷素菜。他伤势未愈,饮食需清淡。看着王大锤的吃相,他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这家伙,自从上次“玄学案件”被点醒后,来观里的次数反而更勤了,美其名曰“汇报修行进度”,实则多半是来蹭饭兼躲清闲。不过,他带来的市井消息和偶尔帮忙采买的食材,确实省了沈千尘不少事。
“你那本《阴阳五行浅释》,读得如何了?”沈千尘舀了一勺粥,淡淡问道。
王大锤动作一僵,随即讪讪地放下鸡腿,抹了把嘴:“这个……嘿嘿,静坐是每日都做的!就是那书里的字,它认识我,我不太认识它……不过师父您放心,我王大锤说到做到,定会坚持下去!”他拍了拍胸脯,又补充道,“我感觉现在办案,心确实静了不少,看东西也更清楚了!”这倒不是假话,少了些咋咋呼呼,多了些观察入微。
沈千尘不置可否,只是微微颔首。
这时,无心悄无声息地走进了院子。他依旧是那身素净的仵作袍,手里拿着几本线装的、封面古旧的抄本。他没有看石桌上的饭菜,径直走到沈千尘面前,将抄本放下。
“《青囊补遗》、《灵枢杂论》,”无心的声音平淡无波,仿佛只是递过一件寻常物事,“前朝医家孤本,宫中藏书阁找到的抄录副本。其中或有提及温养经脉、固本培元之论,与苏姑娘伤势或有关联,可作参详。”
沈千尘拿起那几本抄本,纸张泛黄,墨迹工整,显然是费了心思才弄到的。他翻开一页,里面果然记载着一些颇为冷僻的医理和药方,虽未必能直接对症,但无疑拓宽了思路。
“有心了。”沈千尘道。他知道,以无心的性子,能为他做到这一步,已是非同寻常的情谊。
无心微微摇头,表示不必客气。他的目光扫过桌上那坛酒,又很快移开,落在西厢房的方向,停留了片刻。那里,苏小雅正安静地沉睡着。
王大锤见状,连忙招呼:“无心兄弟,来了就一起吃点!这酱肉味道不错!”他试图展现一下自己作为“师兄”(自封的)的热情。
无心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依旧没什么温度,但还是依言在石桌旁坐了下来,却没有动筷,只是安静地坐着,仿佛一尊融入环境的玉雕。
阳光暖暖地照着,院子里,三人一桌,气氛有些奇特。王大锤自顾自地大快朵颐,偶尔说几句衙门趣闻;沈千尘慢条斯理地喝着粥,翻阅着无心带来的医书;无心则静坐不语,仿佛在聆听,又仿佛在神游天外。
没有过多的交谈,甚至有些沉默,但一种奇异的和谐与安宁,却在这小小的庭院中流淌。曾经的生死战友,如今褪去了战场上的杀伐与激烈,在这秋日的午后,共享着一段平淡而珍贵的时光。
沈千尘放下医书,目光缓缓扫过眼前两人,又望向那紧闭的西厢房门,最后落在这座熟悉而破败的道观。
这里,有他需要守护的挚爱。
这里,有吵吵嚷嚷却肝胆相照的朋友。
这里,有沉默寡言却默默支持的伙伴。
这里,有他们共同战斗过的记忆,也有他们对未来平淡生活的期盼。
曾经的青云观,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一个传承祖业的责任。而如今,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已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它不再仅仅是一座道观。
它是他在这个世间,心的归处。
无论未来是要踏上寻找救治苏小雅方法的漫漫长路,还是要应对无心那牵扯前朝的身世之谜,亦或是处理那些可能不期而至的、新的麻烦与委托……他知道,自己都将从这里出发,最终,也会回到这里。
因为这里有等他醒来的人,有等他归来的朋友。
王大锤终于吃饱喝足,打着饱嗝,拍着肚子起身:“痛快!衙门还有事,我先走了!师父,无心兄弟,改日再聚!”他风风火火地来,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无心也站起身,对沈千尘微一颔首,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去。
院子里重归宁静,只剩下沈千尘一人,以及满桌的杯盘狼藉。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绚丽的晚霞。沈千尘没有立刻收拾,只是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份喧嚣过后的安宁。
许久,他才起身,将碗筷收拾干净,又去打来清水,细细擦拭石桌。
做完这一切,他走进西厢房。屋内光线昏暗,苏小雅依旧沉睡着,呼吸平稳而微弱。他坐在床边,握住她微凉的手,一如往常。
窗外,最后一抹霞光隐没,墨蓝色的天幕上,星辰开始闪烁。
“小雅,”他低声说,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你看,王大锤还是那么能吃,无心又找到了些新的医书……观里,一切都好。”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我会守在这里,等你醒来。”
月色渐明,清辉如水,温柔地漫过窗棂,流淌进来,将相依的身影勾勒得朦胧而坚定。
归处,已在脚下。而希望,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守护与期盼中,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