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服出圈带来的热度尚未平息,一场更大的认可,如同甘霖般悄然降临,将顾微澜和星火俱乐部的这次合作,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在业内颇具声望、且与官方文化机构联系密切的资深媒体人,在个人专栏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针一线绣出新天地:当z世代遇见非遗》的深度评论文章。
这篇文章并没有停留在对星火队服设计表象的赞美上,而是以“针尖·荣耀”顾微澜的成长轨迹和星火俱乐部的这次合作为核心案例,深入剖析了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现象。
“……这次合作的成功启示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的不是僵化的保护,而是活化的创新。需要更多像顾微澜这样的年轻人,以及像星火俱乐部这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共同参与到这场‘创造性转化’的实践中来,让古老的非遗在时代的土壤中,绽放出新的、更加绚烂的花朵。”
这篇观点鲜明、论述深刻的文章一经发表,立刻被多家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转载,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讨论。
而真正引爆舆论的,是随后国家文化与旅游部非遗司的官方微博账号,转发了这篇文章,并配以评论:
官媒点赞!
这简短的四个字,却蕴含着千钧之力!顾微澜所走的“非遗+电竞”这条路,不仅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更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和鼓励!
这条转发和评论,如同给原本就炽热的舆论场又添了一把猛火。
“我的妈呀!官媒下场点赞了!”
“绣娘这排面!太大了!”
“这说明绣娘走的路线是对的!是国家支持的!”
“文化自信!这就是文化自信!”
“从今天起,绣娘就是非遗传承在年轻人中的代言人了!”
顾微澜的粉丝们激动得无以复加,纷纷截图转发,奔走相告。星火俱乐部的品牌形象也借此机会,完成了一次从“商业成功”到“具备社会价值”的升华,格调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顾微澜本人,在接到苏哲激动不已的报喜电话时,也愣神了许久。她看着手机上那条来自最权威部门的转发和评语,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前世,她浑浑噩噩,作为依附他人的菟丝花,从未想过自己能与“国家”、“文化”、“传承”这样宏大的词汇产生联系。重生后,她最初的目的也只是复仇和自立。她钻研苏绣,是为了拥有一技之长,是为了开辟一条与众不同的生路。
她从未想过,自己这基于生存和复仇的选择,竟然会一步步走到今天,承载起如此厚重的意义。
这份来自最高层面的认可,像一道温暖而强大的光,照进了她内心深处,驱散了重生以来始终盘踞不散的一丝阴霾和戾气。她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沉甸甸地落在了肩上,却也让她脚下的路,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她的格调,已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