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太监匆匆走进大殿:“陛下,北元派人送来急信,说下个月初一,北元使臣将出使大梁,商议北境的国境线!”?
陈汝励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连忙道:“陛下!北元派使臣来,定是想议和!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咱们应当好好准备,争取早日达成和议!”?
他身后几个仅剩的主和派官员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和议一成,边境就能安稳,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明国公皱眉反驳:“陈大人此言差矣!北元刚在雁门关吃了败仗,此时派使臣来,怕是想拖延时间,趁机休整军队!若我们轻信他们,定会吃亏!”?
李大人也道:“陛下,臣赞同明国公的看法!北元狼子野心,议和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我们应当整顿军队,做好开战准备,而非寄望于和议!”?
沈其道:“陛下,臣觉得,我们不妨先接下北元的提议,让使臣来京。若他们真心议和,我们便提出归还三城、释放百姓的条件。”
“若他们是缓兵之计,我们便借此次会面,摸清他们的虚实,同时向天下人展示大梁的诚意与实力!”?
他看向陈汝励,语气带着一丝嘲讽:“陈大人说议和是好事,可若北元不肯归还三城,不肯赔偿损失,这样的和议,与投降何异?难道陈御史要让大梁再割几座城池,才能满足北元的胃口?”?
陈汝励脸色涨红:“我……我并非此意!我只是觉得,能不打仗便不打仗,毕竟打仗劳民伤财!”?
“劳民伤财?”
沈其提高声音。
“北元占我三城,杀我百姓,掠夺的财富无数!此时不战,难道要等北元养精蓄锐,再次来犯,让更多百姓流离失所吗?”?
“张谦、王怀等人之所以通敌,就是因为你等一味主张议和,让他们觉得北元迟早会胜,才敢铤而走险!若我们态度强硬,谁敢通敌?”?
陈汝励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低下头。
韩公度见状,连忙打圆场:“陛下,沈大人所言也有道理,臣觉得,可派专人负责接待北元使臣,同时加强边境防御,两手准备,最为稳妥。”?
玉仙骄道:“沈卿,你刚从边境回来,熟悉北元情况,接待使臣之事,便由你牵头负责,李尚书协助你,如何?”?
沈其躬身:“臣遵旨!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玉仙骄又道:“户部侍郎一职,由周大人接任,即刻起,负责调拨粮草,支援边境。”
“兵部郎中由吴将军接任,负责整顿边军,加强防御。你们二人,务必尽快熟悉职位,不可延误!”?
周大人与吴将军连忙躬身:“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朝会散去,韩公度与陈汝励走在最后,陈汝励低声道:“丞相,张谦他们被革职,咱们在户部、兵部的人都没了!”?
韩公度冷哼一声:“急什么!沈其想借接待使臣之事出风头,咱们就等着看他出错!只要他出一点差错,咱们就联名弹劾他,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陈汝励眼前一亮:“丞相所言极是,只能如此了。”?
天刚蒙蒙亮,皇陵外已摆满素白幡旗,随风飘动如雪花覆枝,肃穆之气弥漫四野。
禁军将士身着黑甲,手持长戟,整齐列在道路两侧,铠甲反光映着晨雾,更显庄重。
负责葬礼的官员来回奔走,检查祭品、调整礼器,不敢有半分差错。
这是陛下亲定的国葬规格。
辰时初,皇宫方向传来马蹄声与车轱辘声,为首的是玉仙骄的銮驾,明黄色车帘绣着暗纹,却未挂平日的龙凤饰件。
銮驾停下,玉仙骄身着素白丧服,腰间系着粗麻带,长发仅用一支木簪挽起,往日的威严中多了几分憔悴。
她走下銮驾,目光望向远处的楠木棺,脚步放缓,指尖不自觉攥紧了衣袖。
紧随銮驾的是文武百官的队伍。
韩公度、陈汝励等人虽面色复杂,却也身着丧服,不敢有丝毫轻慢。
沈其走在百官前列,手捧叶擎天生前用的那把木弓,弓身裹着白布,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沉重。
他身后,朱大靖、陈细伢、葛忠等亲信捧着叶擎天的兵符、佩剑,神情肃穆如临战场。
辰时三刻,葬礼司仪高声唱喏:“吉时到,迎忠魂!”
八位身着孝服的禁军士兵,小心翼翼抬起楠木棺,棺木上刻着“忠武将军叶公擎天之柩”,字体遒劲如铁。
送葬队伍缓缓前行,打头的是撒纸钱的差役,黄纸纷飞落满路面,似在为英烈铺就归程。
玉仙骄走在棺木左侧,伸手轻扶棺沿,指尖触到冰凉的木材,眼眶瞬间泛红。
沈其悄悄握紧了手中的木弓,指节泛白,心里默念。
“叶老哥,我带您回家了,以后大梁有我,你放心。”
明国公、李大人等主战派大臣跟在后面,有人悄悄抹泪,有人低声叹息,满是惋惜。
送葬队伍行至皇陵正门,早已等候在此的百姓突然齐齐跪下,口中喊着“叶将军走好”“恭送叶将军归天”。
司仪再次唱喏:“入陵门,祭忠魂!”
楠木棺被抬进皇陵正门,门内两侧摆满了文武百官敬献的祭品。
明国公送的玉如意,李大人送的兵书,沈其送的护心镜。
玉仙骄走到祭台前,亲手拿起三支香,点燃后缓缓插入香炉,青烟袅袅升起,模糊了她的身影。
她对着棺木躬身三拜,声音哽咽却清晰:“叶师,朕今日以国礼葬你,陪你守这大梁疆土,你若泉下有知,可安心矣。”
说完,她拿起酒壶,将酒缓缓洒在棺前,酒水渗入青砖,似在为英烈洗去沙场尘埃。
文武百官依次上前祭奠,韩公度走上前时,目光扫过棺木,却也规规矩矩躬身三拜。
待百官祭拜完毕,司仪高声道:“吉时到,下葬!”
八位士兵再次抬起楠木棺,沿着石阶走向早已挖好的墓穴。
墓穴旁,工匠们早已做好准备,墓穴壁上刻着叶擎天的生平功绩。
玉仙骄站在墓穴旁,看着棺木缓缓下降,努力让自己保持帝王的威严,但其实内心却无比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