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苏灿的声音忽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情感,唱出了第一段高潮:
苏灿的歌声带着呼唤,也带着告慰。
所有观众仿佛看到一个年迈的老人,孤独地坐在村口,目光望向远方,身影被拉得无比孤单
这一刻,一些原本压抑自己情绪的观众再也控制不住,潸然泪下。
舞台一侧的李志也揉了揉眼角,轻声喃喃:“这样的歌词,这样的情感,谁能不动容?”
歌声进入第二段,旋律变得更加深沉。
而苏灿的声音也愈加凝重:
歌词中的直白与深刻让人心头一颤。
脑海里的画面切换到一个空荡的房间,一张摆着香烛的遗像,墙角还堆着未清理的杂物,透着岁月的无情。
此刻,观众们忽然无比想念自己的母亲。
而一些母亲已经离去的观众,更是眼睛发酸,热泪流下。
歌词的内容为之一变——
少年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独自坐在校园的角落,低头发呆。
他瘦削的脸庞和沉默的眼神让人无比心疼
苏灿的嗓音愈发充满感慨:
观众们眼睛微微睁大,目光里满是感动和震撼。
他们又何尝不是歌声里的儿子,姑娘。
又何尝不是歌声里的父亲。
这首歌唱的是所有人。
屏幕前。
“这是我们的父亲,也是我们。”一位中年观众握紧妻子的手,声音中带着些许哽咽。
苏灿的情感终于在副歌中爆发,声音如同洪流,彻底击溃每个人的防线:
这一句句歌词,是无数人的共鸣,也是沉甸甸的记忆。
李志轻轻闭上眼,感受到泪水划过脸颊。
他没有擦去,而是让这份情感尽情释放。
他想父亲了。
那已离开多年的父亲。
此时此刻。
直播间的弹幕宛如潮水般涌动。
每一条都饱含深情,似乎观众们记忆都被苏灿的歌声唤醒了。
“这是一首真正的好歌,平铺直叙直指人心。”
“父亲的影子,是他一生的付出啊。”
“我出生在一九九四年。”
“1984年,上午收割完麦子的父亲,下午去矿上干活再没有回来。”
“爸,我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漫长的雨季到来了,可是我没有伞。”
“想给我爸打个电话,他总是那么沉默。”
“我外公走的时候,我妈哭着给我说,我没有爸爸了。”
“想我父亲了,愿天堂没有病痛。”
“我的父亲不会写日记,他的手只有厚厚的一层茧。”
“我父亲没留下什么散文诗,却留下他为人处世的哲学和态度,以及那一箱见证他一生辛劳的工具箱。”
“当年那个嘤嘤学语的小男生如今已经是一名父亲了,而我的父亲已经垂垂老矣。”
“”
苏灿的歌声句句敲击心灵,将亲情的轮回和无尽的感怀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