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陆熙的话仿佛有种魔力,每一个字都敲在林雪奇妙的感知点上。
她平时那些天马行空、难以集中的思绪。
此刻却异常听话地跟着师尊的描绘走。
她甚至不自觉地微微动了动小鼻子。
好像真的闻到了月光的清冷气息和想象中井水梨子的甜香。
她的小脸渐渐放松下来,紧皱的眉头舒展开,呼吸变得轻缓而绵长。
她站在树影下,周身却流淌着一层无形的清辉。
像一株在月夜下悄然舒展、被天地精华温柔滋养的小草。
充满了宁静的生机。
姜璃站在一旁,清冷的眸子骤然收缩!
作为《璃月圣典》的开创者和极致修炼者。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门功法的苛刻与深奥。
它需要极致的静心、繁复的意念引导和对至阴月华之力的精准捕捉。
绝不可能绝不可能如此儿戏般入门!
然而,
林雪周身那微弱却与她同源的月华气息正在自然汇聚!
这分明是《璃月圣典》的入门征兆——灵根初萌,引月华洗练!
而且,看这气息的圆融程度。
不仅仅是第一章灵根篇。
连带着淬炼体魄的第二章根骨篇,也己然水到渠成!
【这这是为什么啊?怎么可能!】
姜璃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璃月圣典》乃无上帝经,需以意志契合太阴法则,引九天月华重塑根基】
【岂是这般这般如同哄孩子入睡般的儿戏所能触动?!】
【师尊他究竟做了什么?】
【难道他早己洞悉《璃月圣典》最深层的秘密?】
【甚至找到了连我前世都未曾想过的另一条契合之路?!】
她一时失语。
只是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颠覆认知的一幕。
陆熙看着林雪己进入状态,气息平稳,知道她己入门。
陆熙淡淡微笑,对沉浸在修炼中的小丫头柔声道。
“雪儿,记住这种感觉,自己去旁边静静体会一会儿。”
“就像就像晒月亮一样舒服就好。”
林雪点点头,小脸上带着恬静的笑意,乖乖走到老槐树下的石凳上坐下。
继续她的“晒月亮”大业。
陆熙这才转向一脸震撼、欲言又止的姜璃。
他嘴角噙着一抹了然的笑意,仿佛早就预料到她的反应。
“师尊,”姜璃终于忍不住。
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和困惑。
“这您是如何做到的?”
“《璃月圣典》乃至阴帝经,其修行法门与男子阳刚之体截然相反。”
“按理说您应难以切身指导才对。可方才”
陆熙目光扫过树下安然修炼的林雪,又看向姜璃。
他缓声道:“璃儿,你可知何为‘道’?”
他不等姜璃回答,便继续讲:“万法殊途,终归同源。”
“你执着于经文的字句、灵力的轨迹、阴阳的形质。”
“这固然是正道,是堂皇大道。”
“但‘道’亦可蕴于稚子的嬉戏、蕴含于一呼一吸、存在于心念流转的最初。”
他指了指林雪:“雪儿心思纯净,杂念少,她的‘道’,更贴近自然本能。”
“我未曾改变《璃月圣典》分毫。”
“只是引导她,用最适合她本性的方式。”
“那份对美好的天然感知和身心放松的愉悦。”
“去触碰、去共鸣功法深处那枚属于‘月’的宁静、滋养、生生不息的‘神韵’。”
“功法是舟,心境是水。”
“我只是帮这潭水静下来,映出心中那轮本就存在的月亮罢了。”
姜璃怔在原地,绝美的容颜上闪过一丝极淡的恍惚。
【心中之月以本性共鸣神韵】
【功法是舟,心境是水令水静,月自现】
这些道理,简单,首指本源。
而正是这般的简单,让姜璃的道心产生了剧烈的震颤。
【我遗忘了初心。】她心中默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璃月女帝屹立大道之巅,执掌法则,言出法随。】
【领域之境,便是我意即天意,万物皆为我心念之延伸。这本就是至高无上的‘唯我独尊’之境。】
【可为何】她的目光落在陆熙那温润平和的侧脸上。
【为何我一路高歌猛进,不断超越,拥有了移山倒海、掌控规则的无上权柄后,反而反而渐渐将这份最初的‘本心’遗忘了?】
【我将无上法典视作圭臬,将修炼之路看作不断克服自身、契合外物的苦旅。】
【我追求力量的极致,却忘了力量的本源,正在于‘我’之本身。】
【我以为的‘唯我独尊’,是掌控外物,让万法臣服。】
【而师尊所行的却是守住本心,让万法自然映照于心湖。前者是征服,后者是包容与映现。】
她的思绪飘远,想起前世麾下那些惊才绝艳的法则境大能。
哪个不是走出了自己的道?
哪个不是坚信“我道即天道”?
反倒是她自己,在拥有了太多之后,却被固有的认知和所谓的“至高法门”束缚了灵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古老的人间哲言浮现心头。
【原来如此】姜璃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
【正是因为师尊始终保持着那份如赤子般的‘本心’,不为外物所惑,不为境界所缚,才能一眼看透这最简单的真谛。】
【这,或许才是修行路上最珍贵、也最容易被遗忘的东西。】
【大人穷尽一生追逐的,或许正是小孩子天生就拥有的。】
【而我在追逐力量的漫长旅途中,竟将这颗‘赤子之心’遗落了。】
这一刻,姜璃意识到,师尊身上最难得的。
并非那可能深不可测的修为,而是这份无论处于何种境界,都未曾迷失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