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州府城外,长风卷动旌旗,猎猎声里,五万锐士肃立。
城门内外早已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人人踮脚翘首,目光死死锁着那片黑压压的军阵。
“这就是一战全灭惠王与镇北公十万大军的军团?好重的杀气,隔着数里地,我都觉得胸口发闷,快喘不上气了!”
话音未落,便有人接话,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谁能想到啊!六皇子殿下竟藏着这样一支铁军!”
议论声中,军阵最前方,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昂首而立。
马背上的青年一身玄甲泛着冷冽幽光,右手轻按长枪
林渊勒着马缰,目光掠过身前两道身影,语气温和:“回去吧。”
话音落下,他没有半分停留,手腕微转,乌骓马长嘶一声,稳稳调转方向。
几乎就在同时,原本密不透风的军阵缓缓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笔直信道,恰好容纳一人一骑前行。
林舟与林汐望着那道越走越远的挺拔背影,指节不自觉攥紧,心底只有一个念头反复翻腾。
还是不够强,还是连帮皇兄递一把剑都做不到!
两人对视一眼,忽然同时扬声:“皇兄,保重!”
沉稳声音穿透风沙而来:“等着,为兄给你们带好消息回来!”
话音渐远,马蹄声由缓转急,卷起漫天黄沙,如同一道黑色洪流,朝远方疾驰而去。
那道玄甲身影始终立在洪流最前,渐渐缩成一点,最终与军阵一同融进天际,只馀下旌旗的影子还在百姓的视线里轻轻晃动。
还有两道带着些许惊疑的暗中交流声。
“老苏,这支军团好象也有些问题啊?”
“是有一些问题,不象是一颗边缘星辰可以存在的铁军,并且似乎还拥有军域?”
“军域区区先天,可以凝练军域?”
天武十三州,东、西、南、北各占两州,剩馀五州聚于中心,京州便是这天下中枢的龙眼,皇室威仪自此处辐射八方。
青州横亘北疆,所以以现在局势和情况,林渊三个选择。
一是挥师南下,直入京州皇城,以雷霆之势叩问权力内核。
二是东征云州,截杀明王。
三是西讨雍州,阻截武王。
很显然,以林渊之前的先提升自己修为选择,只有可能是东、西两路截杀。
东,还是西?
答案其实早已清淅,东。
柿子,当然是先挑软的捏!
选东,便是要先破明王这一路,再凭修为优势折返南下,直追定王。
先把相对最软的两个捏了,届时观察武王东进京州的进度,再做决定。
若是对方已经进京,就顺势一起进,若是没进,就直接调转锋芒阻截,步步为营,逐个瓦解对手,利用系统充分滚雪球。
更关键的是,正如白起之前所言,这方世界的修士行军,根本不用受粮草和风雨阻滞的世俗桎梏,所以以林渊军团的修为,奔袭速度绝非那三路大军可比。
决策既定,五万锐士如黑色洪流涌入云州。
若有高空视角俯瞰全局,就可以看见天武大地之上,三股洪流正朝中枢突进。
西面武王的军队稍快,东、南两路的明王、定王军略缓,视觉上差距并不明显。
唯独一股黑色洪流,自北斜插向东南,速度快得惊人。
若说西路是高铁,东、南两路是快车,这股黑色洪流便是战斗机,携着锐不可当之势,径直刺向东面明王军,视觉冲击力堪称震撼。
“程公,你说老六会老实守在青州,还是真如他檄文里写的,敢来‘平叛’?” 明王林昭勒住马,目光扫过前方行军的队伍,语气带着几分戏谑。
忠毅公程阳收回远眺的目光,看向身侧气度不凡的青年,抚须轻笑:“若是以前的六皇子,本公还能做出定论。”
“但经历云矶寺一役,本公却有些猜不透了。”
“不过不论如何,依常理,他刚杀了惠王,最该做的是守着青州,等檄文吸引些散兵游勇,给自己添些保命本钱。”
“若这时候冒进,反倒愚蠢了。”
林昭闻言大笑,语气悠然:“说得是。”
“暗算死老五,已是意外之喜,他若不趁此巩固势力,倒真对不起他藏了这么久的心思。”
笑罢,他话锋一转,眼神沉了几分:“三哥那边进度如何?”
一名副官立刻上前,躬敬回话:“回王爷,定王军与我军速度相差无几,按此进度,两路大军差不多能同时抵达京州外围。”
林昭点头,眼中划过一抹幽光,嘴角勾起玩味的笑:“天下人都觉得我和三哥是陪跑的。”
“那就让二哥那个暴脾气,先去跟大哥硬碰硬。”
“他们从小打到大,也该分个胜负了。”
“等他们两败俱伤,我和三哥再出手,给两位好哥哥来个当头一棒。”
周围将领闻言,纷纷低笑起来,眼中满是对未来局势的期待。
笑声未歇,林昭望向前方,眼神忽然一挑:“断云渡,倒是有些日子没来了。”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听前方传来滔滔江水声,一条水流湍急的江河横亘大地,江面之上,唯有一座石拱桥连接两岸。
“断云一渡,云州过半。” 程阳望着石拱桥,眼神添了几分感慨:“王爷,当年渡江的情景,仿若昨日啊。”
林昭大笑一声,猛地一扯马缰,声音洪亮:“十四年了!”
“加速!” 副官高声传令,紧随而去。
一瞬间,东境十三万大军将士齐齐提速,马蹄踏得尘土飞扬,朝着石拱桥奔去。
可就在先锋即将踏上桥面的刹那。
轰隆隆——!
大地震颤的声响自北方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仿佛有万头凶兽踏地狂奔,震得地面都在微微发抖,连江水都泛起了涟漪。
“谁?!”修为最高的程阳当先扭头,目光锐利如剑。
紧接是林昭身边的众将和他自己,然后是整个东境大军将士,全部扭头看向了骤然黄沙狂卷的北面高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