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易中海的事情,真的牵扯到敌特。
那他杨为民,岂不是引火烧身?
想到这里,杨厂长急忙解释道:
“不是的王所长,是易中海的家属,过来找我说易中海,就是把一个和流感患者长期接触的人,给锁起来隔离。”
“我这才打电话问问您,是什么情况?”
王所长闻言,冷笑一声,说道:
“杨厂长,我劝您最好别过问这件事情。”
“我听说,好象还牵扯到敌特。”
“就算是没有牵扯到敌特,但打击报复国家功臣这一项,也够他喝一壶的。”
杨厂长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声。
打击报复国家功臣?
这项罪名,可是不小啊!
易中海这是,捅破天了?
一想到这里,杨厂长就忍不住埋怨起易中海来。
没事你去招惹那个李翔林干什么?
现在好了,被人家给抓了。
这不是给我添堵吗?
杨厂长急忙说道:
“王所长,您这不是误会我了吗?”
“我就是打听一下情况,绝对不过问。”
王所长闻言,冷哼一声,把电话给挂了。
杨厂长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忙音,脸色变得阴沉下来。
他黑着脸,看着面前的一大妈,没好气地说道:
“这就是你说的,易中海只是好心,把他隔离起来?”
“我看是你们把我当傻子耍吧?”
“好心?这是好心吗?”
“我看是易中海居心不良吧?”
“国安抓的都是什么人?易中海竟然敢招惹国安。”
“我看他是活腻了。”
“看来就是我对易中海太好了。”
“把他惯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一大妈听到杨厂长这话,心里咯噔一声。
她没想到杨厂长翻脸比翻书还快。
刚刚还说要救老易,这一眨眼的功夫就变卦了。
一大妈一脸焦急地说道:
“杨厂长我求求您了,只有您能救我家老易啊。”
杨厂长闻言,没好气地说道:
“救?我拿什么救?”
“我可不想因为易中海引火烧身。”
“来人啊把这个女同志给我请出去。”
杨厂长这话刚落下,他的秘书就急忙跑了进来。
他拉着一大妈就往外走。
一大妈挣扎着喊道:
“杨厂长,我求求您了只有您能救我家老易啊。”
杨厂长听到这话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他没好气地说道:
“救?谁爱救谁救去反正我是不会救的。”
“小刘告诉保卫科,以后这位女同志不允许再进到厂子里。”
秘书急忙说道:
“好的厂长。”
说着就拉着一大妈向外面走去。
一大妈被拉出轧钢厂之后,一脸绝望地一屁股坐到地上。
她本来以为杨厂长会出手,把易中海给救出来。
但是现在杨厂长都不帮她,谁还能帮她把易中海给救出来?
要是易中海真的被判刑了,那她还怎么活?
一大妈一想到易中海在监狱里受苦,她的心里就一阵难受。
一大妈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回到家之后,象一个丢了魂的木偶,就这样直直地坐在屋里。
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难道就这样看着易中海,在监狱里受苦吗?
与此同时。
李翔林在找过傻柱之后,就回到东跨院。
他哼着小曲就开始做饭。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非常落后。
但这个时代,也有这个时代的优势。
那就是人们非常淳朴,热情,没有后世的那种冷漠。
当然,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有一些坏人。
但总体来说,这个年代的人,还是非常不错的。
时光如梭,转眼间就到了和街道,约好把孩子送过来的时间。
李翔林特地没有去医馆。
当然李翔林已经提前打好招呼了,并且在医馆外面,也张贴了告示,休息一天。
李翔林和黄云泽夫妇,还有他们的几个徒弟徒弟媳妇,包括傻柱几人,都在东跨院忙碌着。
黄云泽指挥着几个徒弟在厨房里做着饭。
而黄云泽的妻子黄刘氏,则带着几个徒弟媳妇整理房间。
每个房间,都被他们装扮得很温馨。
李翔林则是帮着黄刘氏她们这些女眷,搬着东西。
就在李翔林帮着她们搬东西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李翔林听到动静,放下手中的东西,走了出去。
李翔林刚走出屋门。
就看到王主任和街道办的几个干事,带着一群孩子,走了过来。
李翔林起忙上前,笑着说道:
“麻烦王姨了,快快,孩子们都进来。”
几个孩子怯生生地站在门外,有些害怕。
街道办的几个干事,带着孩子们走进院子。
王主任笑着说道:
“行了,你小子还和王姨客气起来了。”
“翔林,这一共十八个孩子,十二个女孩六个男孩。”
李翔林点了点头,这没出他的预料。
毕竟在这个时代,重男轻女的厉害。
象是有些男孩虽然父母不在了,他们叔伯亲戚都会收养孩子。
不至于让这一脉的香火断了。
而女孩则不同,他们迟早是要嫁人的。
如果收养女孩则是赔本买卖,毕竟养大了迟早是要嫁人的。
李翔林看着眼前的这些孩子。
大的看起来有十三四岁的样子。
小的也就六七岁。
这些孩子,一个个面黄肌瘦,虽然身上的衣服不至于破破烂烂,但也好不到哪去。
看起来非常可怜。
李翔林看着这些孩子,心里感到一阵心酸。
他们这么小就失去了父母。
在这个年代,虽然政府对待烈士家属都有发放抚恤金。
而且象是孩子一直到十八岁,每个月都有补贴。
但是毕竟孩子还小,有些父母双亡的,就没人照顾。
况且还有一些吃绝户的亲戚。
所以这些孩子,过得都不太好。
黄刘氏和几个徒弟媳妇,看着眼前这些可怜的孩子。
都心疼得流下眼泪。
他们急忙将孩子,都领到屋里。
给孩子换上提前准备好的衣服。
这些衣服,有的是他们自己几个准备的。
也有的是李翔林准备的,还有是街道办送过来的。
王主任看着黄刘氏几个人,把孩子带进屋,就和李翔林说道:
“翔林啊,我们街道办还有事。”
“就不在这里多待了。”
“这些孩子就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