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要想真正积累基层工作经验,还需要在基层岗位上亲身体验和磨练才行。
关于全国共青团机关干部普遍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问题,柳江河曾与于军以及其他不少领导进行过交流探讨。
他们都意识到这是部委机关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
柳江河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易事。
目前来看,只能通过不断地进行上派下挂这种方式来逐渐缓解。
但如果挂职时间过短,其效果可能也不会太明显。
就拿汪红军来说吧,他长期在机关里工作,整天面对的都是一些文件和数据,很少有机会真正接触到实际的工作。
这种情况导致他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基层的工作环境和具体事务了解甚少。
所以,当他一旦被派到基层去工作时,就会立刻感到力不从心,工作起来非常吃力。
更糟糕的是,由于他对基层工作的不熟悉,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最后他灰溜溜地从共青团离开。
这些笑话不仅让他自己感到尴尬和难堪,更重要的是,给基层干部们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让他们觉得共青团干部都是些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人。
这样的印象对于整个共青团系统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极大地影响了共青团干部的转岗使用。
上午九点,单位召开了一个工作例会。
这个会议可以说是一个收心的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强调工作纪律。
让大家能够尽快从假期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当然,会议上也提醒大家要提前谋划好新一年的工作,为全年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会议上,各个分管领导都对各自负责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安排,然后主要领导又做了重要讲话,对整体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强调。
会议结束后,大家纷纷起身离开会议室。柳江河也跟着于军等人一起,三三两两地走出了会议室。
然而,就在柳江河准备回到自己办公室的时候,于军突然拉住了他,神秘兮兮地把他拉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于军就迫不及待地问柳江河:“江河啊,你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啊?”
柳江河心中猛地一紧,他突然想起了黄海军在元旦节时对自己说过的一些话,这些话如同闪电一般在他脑海中闪过。
然而,他的脸上却表现得异常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听说过一样。
他面带微笑,语气轻松地问道:“风声?于哥,你说什么风声啊?”
于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但那笑容中似乎隐藏着一些深意。
他轻声说道:“你别装了,你就继续给我装吧。宣传部那边想要把你调离过去的事情,你可别告诉我你一点儿都不知道哦。”
柳江河心头一震,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笑着解释道:“于哥,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啊?”
“我们是群团部门,他们是党委部门,他们可比我们强势太多了。他们怎么会调我过去”
“我要是真的调到他们那边去,估计也只能是个小角色,怎么可能干得出什么大事业呢?”
“在咱们共青团,我觉得挺好的,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还是很清楚的。我可不想去了那边,反而把咱们共青团的名声给搞砸了。”
于军听了柳江河的话,不禁笑出了声。
他用手指了指柳江河,说道:“你这小子,还真是会说话啊!你这不是在点我吗?”
“要是连你这样的人才都不能在他们那边干出一番事业,那像我这样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这一年里柳江河和于军的关系相处得相当融洽。
两人工作能力都很出色,彼此之间相互欣赏,因此也成为了好朋友。
柳江河觉得在共青团工作的氛围非常好,大家都很友善,像汪红军那种斤斤计较的人比较少见。
在这里,大家的关系都很和谐。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柳江河看了看时间,觉得差不多该离开了。
于是他笑着调侃道:“于哥,你把我叫过来,不会只是为了跟我闲聊吧?”
于军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才接着说:“嗯……其实吧,我估计宣传部那边可能又在打你的主意了,我也不知道领导能不能扛得住他们的压力。”
于军继续说道:“今天早上领导还跟我提了一句,让我考虑一下咱们宣传部门谁来接手的事情。”
他拍了拍柳江河的肩膀,“我觉得领导不会无缘无故这么说,两件事应该是有关系的,所以有些事情你最好提前做些准备,我估计领导用不了多久就会找你谈话了。”
说来,于军还是很羡慕柳江河的,刚来共青团一年就干出了成绩,还被宣传部看中,自己都羡慕不来。
柳江河心里一沉,但表面还是保持着微笑,感激地看向于军:“于哥,谢谢你告诉我,我还真没料到会这样。不过去宣传部也不一定是坏事,就是突然有点舍不得咱们共青团。”于军点点头:“我理解,共青团氛围是好,可去宣传部对你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机会,平台更广。”柳江河深吸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做好两手准备。要是领导找我谈,我也有个底。”于军拍了拍他的背:“没错,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坦然面对。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到哪儿都能发光。”柳江河笑了笑,和于军道别后走出了办公室。他一边往自己办公室走,一边思索着接下来该怎么做。虽然去宣传部是个机遇,但离开熟悉的环境也让他有些惆怅。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决定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