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梳水商行亦有支
苏尝望著走入院门的夫妻,招呼两人一起落座,
柳倩而是先给几人倒茶。
苏尝喝了口茶水,问向宋凤山,
“此间事了之后,少庄主打算如何?”
宋凤山沉吟了一下,隨后语气认真说,
“我们剑水山庄,不会去做朝廷的走狗,任何一个朝廷都不会。
而大驪在梳水国下注的对象,除剑水山庄之外,还有横刀山庄的王毅然。
如果他们之后开始大力扶植横刀山庄,我也並无异议。
武林盟主的称呼,王毅然在乎,我不在乎。
甚至可以配合进行演几局“势均力敌”的对战最后“惜败”给王毅然,稳步交出势力,让横刀山庄顺理成章成为江湖第一大门派。
作为交换,希望朝廷那边能让我们寻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建造新的庄子,远离俗世纷扰。
我会推掉所有应酬,谢绝所有江湖上的人情往来,安心练剑。”
苏尝嗯了一声,
“退一步海阔天空,少庄主能够专心剑道確实是个不错的打算,但柳夫人这边该如何?
如若我看的不错,柳夫人的长生桥已断,寻常来说,断无再修行的可能了。”
宋凤山深深望了一眼妻子,眼神中有些愧疚和黯然。
他是很想给妻子谋得一个山神或河神的救封造命的。
只是这事儿如果在不当大驪走狗的前提下,恐怕很难很难。
柳倩对丈夫温柔一笑,隨后轻声道“小事我来当家,大事当然还是凤山做主。”
柳倩不是寻常女子,身份与才智都是。
所以她很清楚刚才自家丈夫为何说出那些话来,
对於大驪搅动梳水国局势,挑起边,致使几国动乱的谋划。
宋凤山一直心有厌恶,很早之前就在私底下劝过她。
原本柳倩確实想过一步步將丈夫和山庄的江湖声誉,推向更高处,进而插手庙堂,完成自己课子的任务与使命。
但一旦这样做,她就只能顶著一个剑水山庄少夫人的空头衔,一辈子得不到宋雨烧的真正认可。
到时候最难做人的,其实还是自家丈夫,之后同床异梦也说不定。
当然,作为一名绿水亭谍子,牺牲个人幸福,完成国家大事的决然之心,她也不是没有。
但是確实爱著宋凤山的柳倩,还是希望能有个办法,可以帮她与丈夫解决两难之境。
苏尝的出现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
或许这位圣人学生,可以给剑水山庄和她,一条新路走。
所以在宋凤山表態不会做朝廷走狗之后。
柳倩那句大事夫君做主,並非虚言。
虽然她了解的內情不多,但也从中推断出少年与大驪国师似同非同的关係。
这也是柳倩的聪明所在。
对这一切心中瞭然的苏尝,向柳倩笑道,
“刚才在大堂內,我便看出柳夫人善於处理庶务。
不知道夫人是否愿意做我商行在梳水国的分行掌柜?
如若夫人尽心尽力,我会帮你成为梳水国朝廷救封的一方山神,能够拥有金身,享受香火。
既能谋个长长久久的前程,也能和你夫君长相廝守。”
说到这里,苏尝喝了口茶。 柳倩赶紧起身续了一杯茶,连连点头。
青衫少年盖住茶碗继续道“但是丑话说在前头,夫人想要成为金身神,还是需要按照我的计划行事。
如果夫人想两面为谍,到时候你我之间,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柳倩轻声道,
“苏先生洞悉人心,明察秋毫,我可不敢自找苦吃。”
苏尝微笑道,
“之后还得麻烦柳夫人传口信去趟州城,通知韩元善。
让他老老实实以楚濠身份身梳水国庙堂中枢,放缓动乱步伐,別想著为祸一方。
否则就算我不在,堪定诸国的观湖书院,之后也还有人出来找他的麻烦。”
柳倩点头道,“一定把话带到。”
记下苏尝的安排后,她不再画蛇添足多说什么,与宋凤山一起朝少年深深一拜。
隨后两人便就此与离开小院。
宋雨烧也笑著起身,
“既然山庄的事情已了,按之前说好,一起去小镇,请小先生吃顿火锅如何?”
苏尝点点头,“正好。也该到了启程的时间了。”
宋雨烧和苏尝没有像先前破阵时那般如飞鸟远掠而去,而是带著两个孩子散步前去。
几人到了小镇,朝廷安插於此的谍子,得到风声后都已经自行撤去。
到了那栋酒楼后。
如今知道酷爱吃辣的老食客,就是剑圣宋雨烧后。
酒楼掌柜的有些拘谨,被老人一顿口头禪的瓜皮锤子笑骂过后,才恢復几分自在。
四人上了二楼,坐在靠窗位置,吃著火锅。
掌柜亲自端来了各色鲜菜鲜肉,以及一碟自己配置的鲜辣酱料。
酱料红灿灿的,能让不吃辣的人看的头皮发麻。
宋雨烧说酒楼不下七八种的各色自製辣酱,少了一种都是憾事。
有些好奇的苏尝便往碟子里加了一勺子,试试味道。
小文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辣,又不愿怯场。
看著自家先生吃的很开心,他也学著挖了一勺辣椒,当做蘸料。
结果不一会儿,他就吃的满头大汗,嘴巴不由自主的轻轻吸气。
苏鲤鲤用茶水连凝出好几块冰,让小文塞进嘴里,才缓解了小瓷人的燃舌之急。
拿出山庄自酿的雕酒招待几人的宋雨烧,向小文笑道,
“小小先生,要不要喝点酒?也能解辣。”
含著冰块的小文摇摇头,他现在喝酒还有些太早了。
不过看到额头上也微微见汗的自家先生,白净少年便倒了一杯酒递过去,
“先生,解解辣。”
苏尝接过酒杯,冲莞尔一笑的老人翻了个白眼“宋老庄主,这样逗孩子有点不地道了哈。”
看小文还有些疑惑,青衫少年拿筷子给他沾了一滴酒,让他尝了尝。
感觉嘴巴更辣的小瓷人,重新把冰块塞进嘴里,学起了旁边鲤鲤姐平时吃水丹的仓鼠模样。
老人看著眼神明亮的瓷人少年,再次想起了自己儿子与孙儿小时候的模样。
眼神带著些许回忆的他,有些歉然的笑了笑,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这是之前一位老友还在世的时候,带我第一次吃火锅喝酒说的玩笑话。
没想到让小小先生误以为真,我自罚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