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屹然古剑青竹鞘
翌日天明。
在天理小剑欢快盘旋中。
苏尝三人再度启程。
一抹浅淡青烟凝聚现身,化作一个脚踩绣鞋的杏眼少女。
正是梳水国四煞之一,女鬼韦蔚。
她御风而行,跟隨在几人身后,想要將几个贵人送至山脚。
苏尝摆摆手,袖中飘出一张盖有山根狮子印的符篆,
“不必做这些虚礼,好生梳理此地山运,庇护一方。
到时候,自会有我尝安商行的人与你谈一谈重建山神庙,成为真正山神的可能性。”
韦蔚毕恭毕敬的双手接过飘来的符篆,向少年深深一拜后,嫣然一笑。
她悬停在空中,按苏尝所言不再跟隨。
只是依旧不曾隱去身影,目送三人逐渐远去。
直到彻底看不见几人背影。
昨夜听见震彻心湖的剑鸣声,觉得魂魄都差点要隨声散去的韦蔚,这才哎呦一声。
她捧住心口,自言自语嘀咕道,
“原来这位苏仙师的剑意如此超神,嚇死我了,我了个乖乖。
早知道在古寺那边,我就该试一试自荐枕席的,万一被看上了呢?
就算不喜欢男子,眼一闭,也就过去了。”
她身后,那个高挑女子的身影缓缓出现,有些无奈的规劝道,
“小姐,你还是少说些不知羞的下流话吧。
韦蔚回头笑著用手轻挑起女子的下巴,
“羞不羞的,你这小浪蹄子可没脸跟我说。
有这说话的閒空,还不快快把古寺收拾乾净。
晚上我就搬到里面睡去,沾沾仙气,到时候给你留个被窝。”
高挑女子面色扭捏,转身走入寺中。
绣鞋女鬼搓搓手指,面色古怪“这胭脂抹的,幸亏刚才没让仙师们看见。
否则得笑死不成,哪有鬼物需要刷腻子的。”
韦蔚拍拍手,散去上面的胭脂水粉,隨后郑重捧出那张印著狮子纹的符篆。
隨后她身形虚化,钻入山体內,將之贴在此地山根,开始炼化梳理此地山运。
苏尝三人继续往西而行,翻越雄山峻岭。
入夏之后,天气风和日丽。
都有修为傍身的几人,放开手脚赶路,很快就到了剑水山庄辖境,
庄子建在一座秀美大山的山脚,周边已经发展出一座川流不息的繁华小镇。
刚一入小镇,就有一位身形略微僂的老人,前来迎接三人。
原来昨夜老庄主,在回来之后,便交代了这两天山庄可能会有贵客来临,並且描述了样貌特徵。
身为管事的老人不敢怠慢,一早就放出人手四处守著,得到回稟便亲自赶来。
路上,老人有些好奇的询问了一下青衫少年与自家老庄主会面的场景。
苏尝便简单提了几句昨夜的事情。
身为剑庄大管事,同样清楚老庄主心结的楚姓老人。
从少年口中听到开解自家老庄主那两句反问后,
心下佩服之余,態度比起之前的小心谨慎,更多了几分真诚热络。
在梳水国江湖选取武林盟主这个节骨眼上,能劝得老庄主直面过去之事,回庄子主持大局。
少庄主的那把盟主交椅,说不定就可以坐得稳当了!
苏尝三人进了庄子,穿廊过道绕影壁,便看见了建造得別有洞天的山庄內景。
三人被楚管事亲自安排在风景优美的一座独栋大院。
苏尝在进院子前就听到了水声,便问附近是否有溪涧。 楚姓老人说院子后边,沿著石板路一路前行,有条飞流直下的大瀑布。
那是剑水山庄名动梳水国的一处美景胜地。
每当雨后天晴,就会有彩虹掛空,景象壮丽,动人心魄。
因为小文想要继续写见闻,而苏鲤鲤吃了今日份水丹准备修炼。
苏尝便独自去观看瀑布。
那位楚姓老人在走出一段路程后,停下脚步。
他转头望向山中远方的瀑布方向,自言自语道,
“我一个四境武夫,在院子这边,都听不到瀑布声。
这位如此年轻的公子,还真是一位不想出门行走的书院君子贤人不成?”
苏尝沿著观瀑道路,一路前行,走入剑水山庄深山之中。
道路尽头是一座位於瀑布潭边的水榭。
声势惊人的瀑布,就在水榭对面不远处。
如一条白练从天而降,坠入深不见底的幽绿水潭之中。
其发出的声响如雷鸣,溅起水气的不断向四周瀰漫,
苏尝站在精巧的水榭中,在想著昨夜响彻心河的剑鸣。
小剑天理的本命神通,在那不平则鸣四字激发下,已经隱隱有所雏形。
一剑鸣不平,万剑遥呼应。
虽然那短暂的惊鸿一警间,唤来的都是诸剑虚影。
但苏尝相信,隨著他对小剑天理本命神通的进一步应用。
未来在剑鸣声中,未尝不能唤来或具现出真正的千剑万剑相助阵,让对手陷入汪洋剑海的斗爭之中。
这样说来。
自己应该多认识一些身为剑修的同行之人,到时候想要“借”剑,也能更加方便。
如此想著的少年,看著瀑布一时间有些出神。
直到一位老人的脚步声接近,才將他唤醒。
已经多年不曾在山庄內佩剑练剑的宋雨烧,今天带著那位老伙计走到少年身边,
“小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苏尝礼貌的对这位老人点点头,打了声招呼后,又说道,
“宋老前辈的山庄风景確实不错。”
宋雨烧请少年坐下后,自己坐在少年对面,將腰间的青铜古剑横放在膝上。
在苏尝投来视线时,老人指了指不远处的瀑布,介绍道,
“此剑名“屹然”,当年就无意中捞取於眼前这座瀑布背后的石墩机关当中。
一生喜好游歷,拜访名山,仗剑江湖,遇到过不少山泽精怪和魅,能够斩妖除魔,屹然剑的作用功不可没。
因为好奇它的来歷,我行走四方,寻遍官家私家的书楼古籍,找到一页残篇。
通过上面记载,才知道此剑是別洲武神亲手铸造。
不知是哪位仙人跨洲游歷后,遗落於宝瓶洲。”
隨后宋雨烧拿起一旁的剑鞘,
“这把青竹剑鞘也是当时与屹然一起找到的。
只不过当年我就有些疑惑,一个材质为青铜,一个为竹子。
明显剑与剑鞘是遗落之人拼奏在一起的,並非“原配”。
我曾经问遍山上仙家,依旧没有个准信,有仙师大致推测兴许是竹海洞天那座青神山的灵物。”
苏尝打量了一眼,挑了挑腰间微微震颤的碧绿竹籤,点点头,笑道,
“確实出自竹海洞天,老庄主也是个有缘福运之人啊。”
老人谓然一嘆,
“得了好剑,却过不去心中那道坎,为此儿子含恨而死,孙子几乎与我反目。
可见就算手握利器,不知如何去用,何时去用,也是枉然。”
苏尝轻声道,
“宋老前辈如今有这样的感嘆,便是已经彻底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