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书简湖上雨纷纷
听著少年不加遮掩的心声,高大女子陷入沉思,记起了一些极其遥远的往事坐在金色拱桥上的一剑灵一少年,就这么一起望著远方,摇晃双腿。
时光流逝,浑然不觉。
直到洞天之上,涟不断。
高大女子与青衫少年才同时抬起头来。
苏尝问道,
“是要走了吗?”
她说道,
“可以不走,不过苦等的老秀才,可能就要去文庙请罪了。”
隨后女子拉起少年的手,將她的手轻轻覆於其上。
主动让自己的手被金色的心光浸染上一个金色小点后,高大女子笑著说道,
“我愿与君同出剑,生死与共,万万年。”
她抬起手,轻轻摇晃,“这就是第二个约定了。”
第一个约定,是她会在苏尝死过一次后,再问一遍是否要坚持自己的实践。
不过高大女子,早就觉得不需要生死的考验,便已经有了答案。
苏尝闻言肃穆点头。
她收回手,一手轻轻拍打膝盖,一手逐渐浮现那把荷叶伞。
她扫了一遍重新浮出的浩然天下,冷笑道,
“很有几位老不死的故人在看著这边啊。”
苏尝也说道,
“我会多加小心。”
高大女子轻声道,
“你现在武道上已经开始积攒气盛逆鳞,练气上金丹雏形已成,並且还清晰体验过阳神身外身。
若无强大的上五境现身,便奈何不了你怎样。
而且我现身过一次,虽说为了长久考虑,短时间內不会轻易再出剑。
但这些鬼鬼票票惯了的远古存在,就不敢轻易杀你。
最多变著法逼著你与我走上破碎几座天下的老路。”
苏尝摇头道,
“不管今后我会怎么想,会不会改变主意,只说当下,这种遗祸无穷,分裂人族的路,我打死不走。”
女子笑道,“知道啦。”
苏尝突然笑问道,
“神仙姐姐,知道我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吗?”
她想了想,“敢於实践?”
青衫少年眯了眯眼,“头铁!”
高大女子愣了一下,隨后哑然失笑。
苏尝这怪话,別说,描述的还挺精准。
不想打扰苏尝与那位老前辈聊天的老秀才去了书简湖,见到了高冠博带,相貌清瘤的老人。
许久之前,双方曾有过一番问答。
不问天地,只问本心。
此时再见,老人沉默许久,开口问道,
“白泽最后真的选择要看看齐静春与这少年?”
老秀才点头道,“做了个好选择啊。”
清瘦老人突然笑了起来,
“齐静春最后的落子,到底是怎样的一记神仙手啊。
能让对这浩然有些失望,觉得儒家学宫做得不够好的我与白泽,都对这世道不那么失望了。”
老秀才点头笑道,
““小齐的眼光就是这样独一无二的好。人眼尚明,心还热的人越多,这天下便越有救。
清瘦老人沉默了一下,隨后说道,
“二十四节气书简,以及水字印,在浩然天下生灵需要的时候,可以来取。
但最好是他来。”
老秀才犹豫了一下。
苏尝不在文庙之中,以后的战爭指挥权利,很可能放不到这个青衫少年手中。
老人又说道,“《东君》,《涉江》,也一样。”
老秀才嘆息一声,“我舍了这把老脸,也会努力保证他的安全。
再怎么说,他也是我唯一嫡传徒孙,小宝瓶心中唯一的师兄。”
清瘦老人的身形含笑消逝不见。
老秀才一步跨出,就来到了天幕之中,感慨道,
“小齐啊,护短这件事,你可比先生强太多了。
嗯,你在最后选择了苏尝这个学生,先生我很满意。
思来想去,我也是在功德林才想通一件事,我或许在眼光上要不如你一些啊。”
接著老秀才环顾四周,募然瞪大眼睛,“人呢?” 他脚尖一点,飘然落在之前高大女子撑开小天地的地方。
一边漫步,一边抬起手臂,手指弯曲轻敲,如同叩响门扉,只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老秀才收起手,无奈道,
“不讲究啊,此等行径,无异於公然搭帐篷。”
急得直脚的老秀才,突然安静下来,一脸坏笑道“哎呀真是的,苏尝岁数还小啊。
哦哦,好像已经十四五岁,不小了,外边好些地方都已经结婚生子了。
但殊不知先来后到,我家小宝瓶早有约定,老前辈这样截胡是不是有些不厚道”
空中浮现一阵细微涟漪,只见高大女子一手搭著的肩膀,从縹緲虚空之中一步跨出。
女子微笑道,“两次。”
老秀才装模作样地侧过脑袋竖起耳朵,
“啥,说啥?
我听不清楚啊,我这个人不但耳背,口齿还不清楚,说话总是让人误会》
站在高大女子身边的青衫少年,有些无语的望了望天。
心想难怪崔东山有时候会那么不要脸,
这都是身教言传啊。
剑灵对此不以为意,冷声道,“开门。”
老人一拂袖,一道直通驪珠小镇的大门打开。
他率先大步走去,朗声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
在回归的路上,老秀才笑眯眯问道“不知道老前辈,跟小齐的学生谈的怎么样?”
高大女子脸上笑容愈发温柔,抬起一只手,手指微动。
老秀才伸长脖子瞧了眼,有些懦懦不安,试探性问道,
“这是作甚?”
剑灵淡然道,“记帐。”
老秀才小心翼翼问道:“记帐?记谁的帐,老三的帐?”
剑灵微笑道,“记下你喊了几声前辈。”
老秀才痛心疾首道,
“怎可如此,试想我年纪才多大,被多少老傢伙一口一个喊我老秀才,我哪次在意了?
前辈是尊称啊,老秀才与那酸秀才,都是戏称。
又有几人毕恭毕敬喊我文圣老爷的。
上一次我听人这样喊,还是在小宝瓶嘴里!
这份心焦,这份愁苦,我找谁说去看高大女子全然不搭理自己,老人只好又把话题拐到了少年身上,
“从苏尝问拳於天,就知道对儒家文庙、学宫与书院的態度如何了。
他心里边恋著气呢,我看很好,这样才对。
像小齐,像我教出来的学生的学生。”
剑灵笑道,“那崔?”
老秀才一脸茫然道,
“我收过这位弟子吗?我记得自己只教过崔东山啊。”
剑灵说道,“你不是曾说过,崔最有你的气度吗?”
“谁说不是呢。”
老秀才神色恍惚,喃喃道“可是我没有想到,一句话,便让他在那条窄路上越走越远。
我也有错,只可惜没有改错的机会了。
人生就是如此,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知错却无法再改,悔莫大焉,痛莫大焉。”
只是老秀才很快一扫心中阴霾,揪鬚而笑。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追,小齐这不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大惊喜嘛。
隨后他警了一眼高大女子,决定以后就真不叫前辈了。
前什么辈。
咱年纪是小,可有小宝瓶在,以后什么辈儿,说不准啊。
老人收回视线,望向脚下掠过的起伏山川,
“我想要好好看著大好河山,一千年太短,一万年不长。”
“但身为浩然,虽死,也无憾。”
书简湖上。
隨著圣人法相消融的灵气扩散。
一湖之地,细雨绵绵。
有一青衫少年,漫步於雨中,趁兴而返。
一枚金黄色的玉佩,在他手中,隨著穗子轻轻摇晃。
原本上面只有得道多助四字言。
此刻另一面又多了四字,
“万眾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