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尝安商行五彩窑
看著使用苏尝所传心光,齐心协力施救的眾人。
以及那些虽与胭脂郡城百姓素未谋面,但在苏尝的號召下,毫不犹豫加入救人队伍之中的神水国遗民。
沈温一时间百感交集。
同时他心中也升起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这些被学宫认为人心向下,愚味无知的凡人百姓。
在苏尝这里,就能团结一心,爆发出令他这个一郡城隍都要侧目的力量?
经受数百年香火供奉,聆听过无数信男信女纷杂心声的沈温有些想不通。
虽然他一直都坚守著爱民护民的本心。
但在漫长岁月里,他也逐渐从一个生前只知骨报国的纯粹文臣,变成了被浩然天下世情浸染的神灵。
在不知不觉间,他心中对於凡人百姓的期待也已经减少了许多分。
他气恼那些只知烧香求神而不自求的男女,厌恶那些一肚子的富贾商人。
对於那些隨波逐流的底层百姓,则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往昔诸多事诸多人,在此刻,都一一浮现在沈温脑海中。
此时的他,也因为接引凡人心念而消耗掉最后一丝力量。
从高大的城隍神像虚影,变回了生前的儒雅文士模样。
脱离泥胎,回归人身的沈温,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疑问,
他顺著堤岸走进人群,与周围的眾人一起並肩搭救著在漆黑河流之中沉浮的百姓。
在解救一个又一个入魔凡人之后,有一缕缕淡淡的金色心光,传递到了他手中。
当最后一个入魔百姓被眾人合力救上之后。
这位城隍老爷,看著神水国遗民与胭脂郡百姓一起欢呼庆祝的喜悦情景。
听著他们对山坡上那个青衫少年的如潮呼喊声。
被手中闪烁的金色光芒所温暖,置身於人民喜悦感激的吶喊声中的沈温,心中亦有所触动。
他大踏步走向山坡,走向身边站著一位杨柳依依少女的苏尝。
青衫少年冲这位走来的城隍老爷微笑道,
“如今胭脂郡城的危机已经解决,沈大人可以彻底放心了。”
沈温闻言再次深深一拜,对眼前这位挽救了胭脂郡城的恩人表示感谢。
起身之后,他终於忍不住问出心中那个疑问,
“苏仙师,那些自称神水国遗民的百姓为何会如此的信任您,愿意竭尽全力的帮助我们?”
苏尝回答的不假思索,
“因为他们身陷图图时,我也对他们伸出手过。
隨后青衫少年给沈温简单讲述了一遍神水国遗民如何脱离贱籍,最终加入商行,获得新生的事情。
听著苏尝的话,沈温想起了那些神水国遗民,对这位青衫少年的称呼。
正是“东家”啊。
苏尝所创的尝安商行,就是这些被迫做了千年水上无根浮萍之人的新家。
青衫少年轻声总结道“他们信任我,不只是因为我救了他们。
更因为他们发自內心觉得,我和我的商行会让他们与更多像他们这样弱小的凡人过得更好。”
沈温心中的疑惑在这一刻,终於彻底释然。
是了。
那些一心只有驭民、愚民、民,视民如草芥蚁的高高在上之人。
又怎么可能像齐先生的这位学生一样,察觉並激发一直隱藏在百姓心中的力量,受到诸多被拯救的凡人的信任?
在这一刻,沈温才真正理解。
什么叫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则受民之所信,得眾人之心。
他摸了摸拋去泥胎的自己心口。
在心河世界只余一缕神念凝聚人形的沈温,竟在那里感受到了久违的心臟跳动。
这位手中有金色心字闪耀的城隍老爷明白,此时跳动的不只是他的心。
还有胭脂郡城內的百姓之心。
感受著心跳的沈温有些证征出神。
还是一只青衫少年的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让他回过了神。
回过神来的城隍,又轻声说出了一个新的疑问,
“您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苏尝依旧回答的乾脆利落,
“想让这个天下更有趣一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一些不同的风景,
遇见更多的人。”
隨后青衫少年耸耸肩,自我调侃的笑道,
“而且正如沈城隍你知道的,我是齐先生的学生。
我想带著他的期待,带著小文,与更多人一起走向他心心念念的正確远方。”
这位儒雅文士模样的男人听著苏尝诚恳的话后,募然大笑,笑得畅快至极,
“好好好!这才是真正读书人该做的事情,那些书读到狗肚子里的人肯定不明白!这才对,这才对!”
隨后他从袖中再度捧出那只青色木盒,面带正色道,
“圣人教诲,天地神器,唯有德者持之!还请苏先生收下!”
金城隍这句话说得分量很重。
读书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其中以立德为首,也最为艰难。
绝大多数的读书人,终其一生,只能退而求其次,甚至会一退再退。
不容苏尝客气的把木盒塞到少年手中的沈温,隨后又往自己胸口处一掏。
他握紧拳头后伸向苏尝,鬆开拳头,將一件东西轻轻放在少年的手心。
竟是一颗鹅卵大小的金色物品。
沈温笑道,
“兵家修士武夫能凝聚一颗英雄胆。
我沈温是读书人出身,死后被彩衣国皇帝救封为此地城隍爷。
一副金身品相尚可,但比不得大王朝京城內的城隍爷,
不过这颗金色文胆!我自信不输一洲任何城隍!”
这一刻的沈温,像是重返弱冠之龄。
寒窗苦读十数载,一朝鲤鱼跃龙门,意气风发。 以状元之身带头走在皇宫之內的他,
初心从不是为一家一姓之光宗耀祖,而是想要让千家万户俱欢顏。
生前他的抱负,因皇帝昏庸不理朝政,而未能如愿。
死后成为鬼神的他,又因浩然天下山上山下的漠然世道而有所寒心。
但此时此刻,掏去金色文胆,却有百姓凡人之心在胸腔里跳动的沈温,內心一片空明,毫无对送出珍贵宝物的不舍与留恋。
觉得自己终於找到了对的路,对的人的他,甚至还有些如释重负。
数百年兢兢业业独自庇护一方风水的他,如今终於有了可以追隨並与之同行的人。
苏尝望著手里的金色文胆久久没有收回手。
他挑了挑眉,小小的开了个玩笑,
“沈大人这算不算做真正的掏心掏肺?我可有点不敢要。”
沈温哈哈大笑,摊开自己金色心字闪耀的右手,又指了指自己的额头。
他认真说道,
“有此如活著时一样温暖的心念傍身,我沈温再无他求,只希望能与苏先生一起前行。”
说完这句话后。
这位城隍老爷就转身下了山坡,与那些凡人百姓一起共同庆祝度过难关。
少女李柳看了看沈温的背影,对一旁的苏尝的轻声道“破而后立的他,如果以后能用纯粹的人心心念铸就新的金身。
未来成长前景,必不止是一位郡城城隍。”
听到曾在神道路上走的极远的少女如此说,青衫少年才收起手中那颗金色的文胆。
隨后重新化作金龙的他与李柳一起,將那条漆黑死河中的魔障彻底清除乾净在如墨的河流重新回归清澈的那一刻。
原本寂静不动的胭脂郡城百姓心河,迅速开始奔流。
这条涌动著淡淡金色光点的河流,跨越千山万水,最终匯入了那片金色湖海之中。
在它匯入之后,金色的湖海,再度扩大一圈。
青衫少年手中的心字,与体內那颗金丹的雏形,也更加灿烂凝实了几分。
望著手中更加明亮的心字,苏尝轻声道,
“与我为眾者,日益渐多。”
观摩了沈温的蜕变后,李柳在修炼凡人之心的道路上,同样有所感悟。
这位杨柳依依的少女,在听见青衫少年的话后,微笑祝愿道,
“愿天下嚮往美好幸福的凡人,皆与苏公子同心。”
少女说这话时,格外真心实意。
因为她所指的那些人中。
就包括她自身。
当一夜过去,朝阳升起,霞光万丈。
入魔障的百姓尽皆醒来,郡城开始恢復正常。
胭脂郡城这场无妄之灾,爆发得快,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几乎灭城。
可是落幕得也快,最终得救的方式,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竟是一位路过的少年剑仙识破试图里应外合的魔道修士阴谋。
与同行伙伴一起,打破城內三处邪法阵眼。
唤醒城隍,接引凡人心念,传递人心之光,给予每个还清醒的百姓救人的力量。
最让胭脂城中的百姓喷喷称奇的是。
那个身旁有龙鲤追隨的青衫少年。
不仅自身也能化作一条金龙,还能叫来千万里之外的神水国遗民前来助阵。
尝安商行的名號也因此在这一城之地,彻底打响。
诸多百姓凡人有搭伙准备给苏尝以及给整座城池降下温雨甘霖的苏鲤鲤,一同建立龙王祠的。
也有因为青衫少年再三声明不要立牌位,而在家中悬掛少年剑仙画像每日供奉的。
刘高华经此风波后,好像脱胎换骨了一般,再没有初见时的那种颓態。
这位曾有向紈子弟发展倾向的郡守之子,开始去找他爹討教学问。
既有道德文章,更有经世济民,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刘郡守还是不待见这个儿子。
可是刘高华再不会他爹一流露出不耐烦,就心里发虚,而打退堂鼓。
反正这两天把刘郡守给烦得不行。
当然,刘郡守烦恼的事情也不止是不省心的儿子,变成了另一种让人欣慰的不省心模样。
更让他烦恼的,是彩衣国朝廷。
京城那边得知胭脂郡城遭遇魔修设局的消息后。
只派了官儿都不大的礼部和兵部的人,慢悠悠离开京城衙门,南下来调查案情,以及安抚人心。
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刘郡守,哪会不知道这是不上朝的皇帝陛下敷衍做样子。
拨款賑灾的户部银两,那是一两纹银都不用奢望。
虽然这次魔修阵法造成的最终伤亡不大。
但重修绣巷、城隍庙、排查城內水井以免还有余毒未清,以及对出手帮忙的仙师答谢,都需要费大笔银两。
更別提还有诸多入过魔的百姓。
因为原本就有病或者太老太小体质不好的原因。
在魔障被清除之后,这些人就发起了高烧,无法继续下地劳动,养家餬口。
需要官府这边发放药物与賑济米粥。
而胭脂郡官邸的存银还不够这些费的十之二三。
刘郡守又不是那种横徵暴敛的无良官员。
正当他准备靠著一张老脸去求人,跟城內的郡望豪绅们求银子时。
已经准备动身的苏尝带著一行人找到了他。
青衫少年与这位郡守商定了救济之法。
具体操作方式就是先由尝安商行这边出生,买药买米,賑济灾民。
而那些被救济的百姓,在痊癒之后以工代偿。
帮助商行在城外的山中,搭工烧制五彩土的窑口与工厂。
之后刘郡守这边又出面邀请了城付最大的豪绅赵家。
想到如果不是苏尝让陈平安与苏鲤鲤前往稍助,自家就要被见满门的赵氏家主。
心中既怀乡感恩,也存乡几分想要与神通广大的少年剑仙结下一份善缘的念头。
所以挪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联合其挪几家豪绅,將胭脂郡付五彩土的三意整合,纳入尝安商行旗下的事情。
並且赵氏家主还主动慷慨解囊,向郡守府衙捐了一笔善款,解了刘郡守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