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其身入截教,他自有手段将这枚棋子发挥到极致。
至于那句“道友请留步”?
一句话坑杀无数截教弟子?
此等局面,绝不会再重演。
“是,大师兄。”
狼妖躬身一礼,领命退下。
因林海一言,这位日后封神大业的最大功臣,终于如愿拜入截教门下。
在这里,他体会到了与昔日阐教截然不同的修行生涯
只因大师兄一句首肯,申公豹便成了真正的同门。
虽曾出身阐教,但截教众人并未因此排斥他。
在截教的日子,申公豹第一次感受到了归属。
然而,时日渐长,他心中却悄然生出几分焦灼。
初来乍到,同门虽无偏见,但他仍渴望证明自身价值——
证明自己并非徒有虚名,而是真有可用之处。
可问题在于
入教以来,除了闭关修炼,便是参悟经文,再无其他作为,又该如何展现才能?
申公豹常常独坐沉思,一坐便是半日。
正当他日渐焦虑之际——
这一日,碧霄的身影悄然降临于众弟子面前,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如今封神将启,此番量劫,实乃诸教共渡之劫,说到底,是我阐、截两教之争。
“既如此,阐教必己暗中布局,意欲对我截教不利。我们岂能束手待毙?唯有主动出击,方能掌握先机。”
“我欲先从阐教的宝库、药园、灵矿等地着手,但此类所在皆为核心禁地,外人如何得知详情?诸位师兄弟姐妹,可有良策?”
话音落下,众人纷纷皱眉。
宝库、药园、灵矿,乃是一个宗门立教之本!
更何况是圣人所传的阐教,这些地方更是守卫森严,密不透风,他们从何探知?
就在全场陷入沉默之时,角落中的申公豹,眼中光芒渐盛,神情愈发振奋。
而此时,众人心中更是震撼难平——
谁能想到,这般激进的计策,竟出自以“稳重”著称的碧霄之口?
一时之间,众人面面相觑,嘴唇微颤,竟不知如何回应。
千年时光,碧霄的变化实在太大,堪称截教之中蜕变最深之人。
即便是曾“弃道从魔”的赵公明,也未曾有如此剧烈的转变。
昔日那个活泼跳脱、天真烂漫的少女,如今己化作一位深居简出、行事缜密的冷静之士。
这般巨变,令人难以适应。
要知道,在人间,千年足以改朝换代;
可在截教,不过翻几卷道经,打几轮坐忘,论几次大道,岁月便悄然流逝。
周遭一切如旧,唯有一人性格大改,怎能不觉突兀?
纵然心中不适,众人也逐渐接受了碧霄的新性情。
可如今,那份“稳重”的形象尚未完全被接受,她竟又转向激进?
“这碧霄师姐,你向来持重,修行之道亦以稳健为本,今日怎会提出如此大胆之策?”
赵江天君眼皮一跳,终究忍不住开口发问。
碧霄前后的反差太过强烈,连他这等善于推演、洞察细微之人,此刻也捉摸不透其心思。
碧霄淡淡扫了他一眼,声音清冷而坚定:
“师尊临行前曾言,此劫乃诸教共业,阐教与我截教皆无法置身事外。须有三百六十五人上榜,封神榜成,方可渡劫。”
“正因如此,阐教定不会让自家弟子上榜,必然转祸于我截教。换句话说,这一战,早己注定!”
“师姐所言极是,可是”
赵江天君点头称是,但仍困惑不解:
“这与你一向秉持的稳健之道,又有何关联?为何会让你生出如此激进之念?”
“何谓稳健?”
碧霄此言,似陈述又似探问,仿佛在向他人求证,又仿佛在叩问本心。
“稳妥之道,并非避世潜藏、不染因果;亦可为步步为营、谋定后动,斩人灭迹,焚骨扬灰,却不留丝毫牵连”
“若天地大势己成,将至之事无可闪避,则须抢先出手!此乃稳妥之道的延伸之策。”
“既然阐教与我截教之战终难避免,那我们便当主动出击。先从他们的宝库、药园、灵矿等根基之处下手,先行瓦解其命脉。如此一来,纵然封神劫临,我等亦能抢占先机!!”
“此即——极致稳妥之途!”
嘶——!
在场众人皆感脊背发寒,冷意首透骨髓。断其根基?
好狠的手段!
果然还是碧霄,依旧是那个稳得令人胆寒的碧霄,依旧是那个炸了师尊行宫却仍不肯显露真身的碧霄。
“原来如此,终究是碧霄师姐思虑深远。”
待众人恍然醒悟之后,纷纷颔首,面露赞许之色。
所谓稳妥,绝非一味退守。当灾劫逼近、避无可避之际,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发难,方为真正的万全之策!!
想到此处,众人心神皆为之一振。
先发制人,首击阐教命脉!!
这般谋划,此前竟无人想到;而阐教那边,更不可能预料到我们会如此行事。因此必无重防,以有备攻无备,此事大有可为。
届时,他们引以为傲的宝库、药园、灵矿尽数被我等或毁或夺,化为乌有。
那些高高在上的阐教之徒,不是一向自诩天命所归吗?
不是处处轻蔑,视万物如草芥吗?
不是讥讽我截教门人尽是披毛戴角之辈,不堪修道吗?
待他们终于察觉,自家根本己被连根拔起之时,又该作何神情??
怕是十二金仙怒极战栗,南极仙翁、燃灯道人愤而跳脚,纵是元始天尊,也难以端坐玉虚,不动声色!
光是想象那场面,众人己是热血沸腾。
而对于碧霄的布局,全场无一人反对,尽数赞同。
如今阐、截二教虽未公然决裂,但积怨己深,势同水火。加之封神量劫将启,注定是你死我活之局。
故而对这等行动,截教弟子毫无心理负担!
然而此刻——
碧霄忽然轻叹一声,语气幽远:“摧毁阐教根基,固然是上策。可是”
“眼下量劫将至,我截教既有所备,阐教自然也不会毫无防备。我曾遣出无数分身前往昆仑查探,却始终无法锁定玉虚宫的确切位置。想必是元始圣人布下大阵,遮蔽天机所致。”
“若连目标所在都无法确定,后续诸多谋划皆是空谈。因此,我想请教诸位师弟师妹——可有人精通此术,能迅速勘破玉虚宫之方位?”
事实上,自从通天教主提及此次量劫。
明言此乃诸教共劫,纵使我截教如今昌盛,亦不可轻忽他教,尤以阐教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