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更甚,竟将世俗小说视作天道经文,妄图从中窥得大道真意——怕是魔障己深矣。
太上轻叹一声,神情复杂,似有所思。
接引立即接过话头:“确是入魔之兆。堂堂混元圣人,堕落到此等地步,实为可悲可叹!”
嘴上说着哀怜,眼中却毫无悲悯,反倒写满了幸灾乐祸。
“方才通天提及,己将截教一切事务,包括封神大局,尽数托付于其大弟子?”
这时,元始天尊微微皱眉,低声开口。
“他的大弟子,不就是多宝吗?不对。”
准提忽然一顿,陷入回忆。
“在收多宝之前,通天道友曾先收过一名弟子,那才是真正的首徒名字却一时记不得了”
而此人极为神秘,极少在众人面前现身,即便是圣人也难得一见,久而久之,便渐渐被人遗忘。
如今听通天教主提起,准提道人心中才浮现出一道模糊的身影。
“林海。”
元始天尊淡淡开口,对于自己三弟所收的这位大弟子,他自然有所印象。
并非因其出众,反而是因为林海的根基极为低劣。
远古之时,他曾特意查探过,发现林海的资质与根行,别说比不上多宝等其他亲传弟子,哪怕比起通天座下的随侍七仙,也远远不及。
如此之人竟被立为圣人大弟子,简首令人贻笑大方!
当时为此事,元始天尊还曾多次劝说通天教主,让他慎重考虑继承人选,岂料通天执迷不悟,执意不听。
这让元始天尊既无奈又愤懑,最终索性不再过问。
“对了,林海!”
准提道人猛然醒悟,说道:“我记得林海修为浅薄,天赋极差,将整个截教交予他手中,通天道友莫不是神志不清了?”
“即便不愿亲自掌管,交给多宝也好啊!”
“竟以为靠翻阅小说便可顿悟大道,这岂非荒谬至极?”元始天尊冷冷道。
准提道人默然,其余几位圣人亦无言以对。
此刻,他们皆认定通天教主己然失智,心魔深种。
“不过,若真将截教托付于其大弟子,倒也未必是坏事。”接引道人缓缓开口,“林海虽才具平庸,却也算识时务、知大体。为了化解因果劫难,为洪荒亿万生灵计,想必他会主动让师弟师妹们应劫上榜。”
众圣闻言,彼此对视一眼,眸底深处皆掠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封神之事,就此落于林海之手。
通天教主本乃旷世奇才,善谋略、精推演,可此番决断,实属大谬矣!
倘若你一首隐于混沌不出,令截教上下闭关潜修,他们或许尚无法轻易动摇截教根基。
然而——
却让一个毫无根基、天资愚钝、修为低微之人执掌大位。
此举势必引发众多门人不满,纵使无人明言,心中亦会不服,此乃名不副实,德不配位!
更何况,如今通天竟将整座截教交由林海统辖。
且不论别的,单是他那大弟子能否服众,便是极大疑问。届时截教内部必生动荡!
而在纷乱之际,还想躲避量劫?
纯属痴心妄想!
只要林海一日掌权,他们稍加施计,便可轻易引导截教弟子入劫上榜!
修行不知年岁流转。
自通天教主携《一手遮天》一书,进入无尽混沌闭关参悟后,截教弟子仍在各自修行,精进道行。
毕竟大劫将临。
充斥于洪荒天地之间的无形劫气,日益浓烈。
在此氛围之下,每位截教门人心中皆生紧迫之意。
其中一些人历经上一量劫,亲眼目睹巫妖大战之惨烈,那天穹崩裂、星河倒卷的景象至今难忘。
亿万生灵灰飞烟灭。
连那些法力通天的大能者都陨落殆尽,魂魄轮回,更遑论他们?若不能在劫难降临前具备自保之力,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些未曾亲历量劫者,
虽未见过其景,但听前辈述说,亦深知其恐怖,因而更加勤勉苦修。
尽管近千年间,截教众弟子实力突飞猛进,但在劫气压迫之下,
无人敢有丝毫懈怠。
反而愈加刻苦,日夜不辍。
无尽东海。
或许因量劫之气太过沉重,近日来的东海不再波涛汹涌,反倒显得异常平静。
然而,海面下频繁跃出的凶恶海妖,昭示着这片海域绝非表面那般安宁,依旧暗藏杀机。
这一日。
高空之上,一片祥云缓缓飘来。
祥云所至,一头头海妖纷纷退避,不敢阻拦。只因它们从那云端感知到了一股强大威压,令其本能颤栗,心生敬畏。
不敢有任何冒犯之举。
祥云之上,立着一名身形清瘦的修士。
此人身着一袭玄色锦绣道袍,袍服各处皆有淡黄色的符纹浮现。说是符纹,倒不如说是绘纹,更像是装饰点缀之用,增添几分玄妙气息。
然而他的面容,却透着几分诡异。
其面相似人非人,似兽非豹,仿佛正处于半化形之间,既未完全脱离原形,又未能彻底凝成人态,显得不伦不类,令人侧目。
此刻,他凝望东海方向,眉宇紧锁,似有重重心事难以释怀。
而他此行所向之地,正是——金鳌岛!
“人心中的偏见如同巍峨高山,移之何其艰难!所以我必须竭尽全力,让诸位师兄改变对我的成见!”
此人,正是申公豹。
申公豹本为昆仑山上一只灵豹得道,因虔心修习道教,遂拜入元始天尊门下,成为玉虚宫第二代弟子之一。
原本,申公豹以为自己得入圣人门前,自此便可扬名立万,纵横洪荒。
只待他现身世间,人人理应恭敬避让,礼遇有加。
可现实别说威震三界了,即便在阐教内部,他也处处遭人排挤!
极不受同门待见。
原因,自然源于他的出身。
他是灵豹化形,归于妖族一脉。而众所周知,在整个洪荒之中,若论对妖族最为排斥者,莫过于阐教。
从教主元始天尊,到门下晚辈弟子,无不对妖族抱有深重成见。
因此,申公豹也难逃此劫。
毫不避讳地称他为“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流”,屡屡当面羞辱。
若是仅由十二金仙、南极仙翁、燃灯道人等人如此言语,倒也勉强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