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赛的备战进入了冲刺阶段,王教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双打组合的打磨上。毕竟,单打拼个人实力,双打靠的是默契,而默契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屈正阳和樊振东的双打组合被寄予厚望——一个步法灵活、落点精准,一个正手凶猛、抢攻果断,按理说应该是天作之合,但实际训练中,两人的默契总差那么一点。要么是樊振东抢攻后,屈正阳补位慢了;要么是屈正阳摆短后,樊振东冲得太猛,导致漏球。
“你们俩再这么练下去,全国赛双打肯定走不远。”王教练把战术板往球台上一放,“今天不练技术了,练跑位和默契,我当裁判,赵磊和李想当陪练。”
他在球台上贴了西个标记点,分别对应两人的进攻区和补位区:“樊振东站正手进攻区,屈正阳站反手补位区;樊振东攻正手时,屈正阳必须补反手位;屈正阳摆短时,樊振东必须上前抢攻。要是跑位错了,就罚做五十个俯卧撑。
比赛开始,赵磊发球,侧旋球发向屈正阳的反手位。屈正阳反手快拨,赵磊正手攻球,樊振东侧身正手抢攻,得分!1-0!“好球!”王教练喊,“这次跑位对了!”
接下来的几分,两人按照王教练的要求,严格跑位,配合得很顺畅。但没过多久,问题又出现了——李想的回球落在两人的空档处,屈正阳和樊振东同时扑了上去,撞在一起,球落地了。“跑位错了!”王教练大喊,“五十个俯卧撑!”
两人无奈地趴在地上,做起了俯卧撑。樊振东喘着气:“都怪我,我以为你不去接。”“不怪你,是我判断错了。”屈正阳摇摇头,“下次咱们喊暗号,‘一’你接,‘二’我接。”
这个方法果然管用。接下来的训练,两人约定用暗号沟通,樊振东喊“一”就负责进攻,屈正阳喊“二”就负责补位,配合渐渐默契了不少。练到中午,他们只被罚了两次俯卧撑,比早上进步了很多。
下午,王教练安排了双打对抗赛,屈正阳和樊振东对阵赵磊和李想。这一次,两人的配合明显好了很多。樊振东的正手抢攻频频得分,屈正阳的反手补位及时准确,偶尔还能用拧拉偷袭。第一局,他们以11-8赢了。
“不错,默契出来了。”王教练在场边喊,“继续保持,注意衔接节奏!”
第二局,赵磊和李想调整了战术,频频打空档球。但屈正阳和樊振东早有准备,用暗号沟通,跑位及时,很快以10-7拿到赛点。樊振东发球,侧旋球发向赵磊的反手位,赵磊回球过高,樊振东侧身正手攻球,得分!11-7!赢下第二局,2-0战胜对手!
走下球台,樊振东激动地抱住了屈正阳:“咱们终于赢了!双打得分率都快85了!”
“都是暗号的功劳。”屈正阳笑着说,“以后咱们就用这个暗号,全国赛肯定能赢。”
晚上加练,两人没有练技术,而是坐在球台边,讨论战术。樊振东拿出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对手的资料:“省队的李涛和王浩双打很强,他们的正手进攻很凶,咱们得重点防他们的正手;还有北京队的组合,他们的摆短很厉害,咱们得练劈长。”
屈正阳点点头,拿出自己画的战术图:“我觉得咱们可以打‘近台快攻’战术,你抢攻,我补位,用速度压制他们。遇到摆短,我就劈长,你再抢攻。”
“这个战术好!”樊振东眼睛一亮,“明天咱们就练这个战术。”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重点练“近台快攻”战术。樊振东练抢攻的速度和力量,屈正阳练劈长的落点和反手补位,配合得越来越默契。王教练看在眼里,满意地点头:“你们俩的双打现在越来越有看头了,全国赛争取拿个奖牌回来。”
为了增加默契,两人还养成了“共享零食”的习惯。樊振东的妈妈寄来牛肉干、奶糖,他总会分一半给屈正阳;屈正阳的妈妈寄来酱菜、蜂蜜,也会分享给樊振东。训练累了,两人就坐在球台边,一边吃零食,一边讨论战术,像亲兄弟一样。
有一次,樊振东感冒了,训练时总是咳嗽。屈正阳把自己的感冒药给他,还帮他完成了体能训练的任务。樊振东感动地说:“你真是我的好兄弟,等全国赛赢了,我请你吃大餐。”
屈正阳笑着说:“大餐就不用了,多给我点牛肉干就行。”
全国赛的前一周,王教练安排了最后一场双打模拟赛。屈正阳和樊振东对阵队内的另外一对组合,最终以3-0横扫对手,双打胜率达到了90。王教练拿着技术统计:“你们的正手进攻得分率75,反手补位成功率85,摆短劈长成功率70,己经达到了全国赛奖牌的水平。”
屈正阳和樊振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信心。他们知道,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他们的双打组合己经准备好了。
晚上,两人躺在宿舍里,樊振东说:“弟,全国赛双打咱们一定要拿冠军,让他们看看咱们八一队的厉害。”
“嗯,一定。”屈正阳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有樊振东这个好搭档,有两人之间的默契,他们一定能在全国赛的双打舞台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