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清晨,屈正阳是被阁楼的阳光叫醒的。
青槐巷的老房子带个小阁楼,平时堆着杂物,重生回来后,他把阁楼收拾了出来,成了自己的“秘密基地”。阁楼的窗户朝东,早上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他铺的旧地毯上,暖融融的。
他穿好衣服,轻手轻脚地下楼,爸妈和姐姐还没起,只有屈晓萌趴在沙发上,抱着玩偶睡得正香。屈正阳笑了笑,走进厨房做早饭——煎蛋、牛奶、面包片,简单却营养。做好后,他把屈晓萌的那份留在锅里温着,自己端着餐盘上了阁楼。
阁楼里摆着一张旧书桌,是屈建国年轻时用的,桌面磨得发亮。书桌上放着他的毛笔、宣纸、砚台,还有一把半旧的古筝——那是屈晓雅小时候学琴用的,后来她不练了,就扔在了阁楼。
屈正阳先坐下写书法。他倒了点墨,润了润笔,想了想,写下“守正出奇”西个字。这是他上一世练拳时师父常说的,意思是既要守住根基,又要懂得变通,放在乒乓球上也一样——基础技术要扎实,关键时刻要敢用新技术。
笔锋落下,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字迹沉稳有力,带着几分成年人的厚重。他写完放下笔,看着纸上的字,想起上一世的师父。师父是个老拳师,一辈子没出名,却教给他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要是师父还在,看到我现在这样,应该会很高兴吧。”他轻声说,心里有点发酸。
正想着,楼下传来屈晓萌的哭声。屈正阳赶紧下楼,看见小丫头坐在地上,揉着眼睛哭,旁边是摔碎的牛奶杯。“怎么了萌萌?”他蹲下来,帮她擦眼泪。
“我想喝牛奶,结果杯子摔了”屈晓萌抽抽搭搭地说,“妈会骂我的”
屈正阳捡起碎片,安慰她:“没事,哥再给你倒一杯,妈不会骂你的。”他把碎片扔进垃圾桶,重新倒了杯牛奶递给她,“快吃早饭,吃完哥教你打球。”
提到打球,屈晓萌立刻不哭了,拿起面包片咬了一大口:“真的?你昨天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哥什么时候骗过你。”屈正阳笑着点头。
吃完早饭,两人去巷口练球。屈晓萌进步很慢,总是接不到球,急得首跺脚。“哥,我是不是太笨了?”她委屈地说。
屈正阳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不笨,刚开始都这样。打球要耐心,跟哥练形意拳一样,得慢慢来。”
“形意拳是什么?”屈晓萌好奇地问。
屈正阳想了想,站起来做了个三体式的姿势:“就是这样,站桩,练力气,练平衡,对你打球也有好处。”他拉着屈晓萌的胳膊,帮她调整姿势,“你看,这样站着,是不是觉得脚更稳了?”
屈晓萌试了试,点点头:“好像是!哥,你教我这个吧!”
“好啊,每天早上站十分钟,坚持下来,打球肯定能进步。”屈正阳笑着说。他知道,站桩能锻炼核心力量和平衡感,对小孩子的身体发育也有好处。
练了一个小时,屈晓萌累得满头大汗,坐在台阶上休息。屈正阳则回到阁楼,准备练古筝。他上一世学过几年古琴,古筝和古琴指法相近,捡起来不难。他坐在古筝前,拨了拨琴弦,声音清脆悦耳。
他试着弹了首《渔舟唱晚》,刚开始指法还生涩,弹了几遍就流畅起来。琴声从阁楼飘出去,落在巷子里,邻居张阿姨路过,抬头朝阁楼喊:“正阳,你还会弹古筝啊?真厉害!”
屈正阳笑了笑,没说话,继续弹奏。琴声悠扬,带着几分闲适,把周末的慵懒都融进了音符里。他弹了大概半小时,听见楼下传来开门声,是屈建国和李慧兰回来了。
“正阳,你在楼上干嘛呢?”李慧兰喊他。
屈正阳下楼,看见爸妈手里拿着个大袋子。“妈,买什么了?”
“给你买的新球拍,还有胶皮。”屈建国把袋子递给她,“王老师说你这次比赛有希望,得用个好点的球拍。”
屈正阳打开袋子,里面是个红双喜狂飙龙5的球拍,还有两块狂飙3的胶皮。他眼睛一亮,这可是专业级的球拍,市价要一千多块,对普通家庭来说不算便宜。“爸,这太贵了”
“不贵,只要你能打好比赛,这点钱不算什么。”屈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下午我带你去球馆粘胶皮,顺便找个教练帮你看看动作。”
屈正阳心里一暖,点点头:“谢谢爸。”
下午,屈建国带着屈正阳去了市里的“星光乒乓球馆”。球馆很大,有十几个球台,不少人在练球。屈建国熟门熟路地找到球馆老板,也是他以前的学生,叫周涛。
“周涛,帮我儿子粘下胶皮,再帮他看看动作。”屈建国笑着说。
周涛三十多岁,以前是省队的运动员,退役后开了这家球馆。他打量了屈正阳一眼,笑着说:“叔,这就是你说的要去打联赛的儿子啊?来,先跟我打几局,我看看水平。”
屈正阳拿起新球拍,试了试手感,重量正好。两人站好位置,周涛先发球。他的发球很刁钻,侧上旋球,落在正手短球位。屈正阳上前一步,用正手挑打,球速很快,落在对方反手位。
周涛愣了一下,赶紧侧身攻球,屈正阳滑步到反手位,用反手快撕回球。几个回合下来,周涛越来越惊讶,他没想到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动作这么标准,发力这么顺畅,尤其是步法,比很多专业训练的孩子都稳。
“好球!”周涛喊了一声,打出一个正手弧圈球,力量很大。屈正阳早有准备,退后半步,用正手快带把球回过去,正好落在对方的空档。
打完一局,周涛停下动作,看着屈正阳:“你这动作是谁教的?发力很有特点,不像是野路子。”
屈正阳心里一动,赶紧说:“就是自己看比赛学的,偶尔琢磨一下发力。”
周涛点点头,没多问,开始帮他粘胶皮。“你的正手发力很好,有点‘鞭打效应’的意思,反手也不错,就是衔接还差点。”他一边粘胶皮一边说,“这次联赛,三中的张磊是夺冠热门,他的正手弧圈球很凶,你跟他打,要多打他的反手,别跟他拼正手力量。”
“我知道,我爸也跟我说了。”屈正阳点头。
粘好胶皮,周涛又跟他练了半个小时,重点纠正他的衔接动作。“你看,打完正手要立刻回位,步法别乱,这样才能应对下一个球。”他手把手地教,屈正阳学得很快,没多久就掌握了要领。
离开球馆时,天己经黑了。屈建国骑着电动车,屈正阳坐在后面,手里拿着新球拍。“周涛说你很有天赋,要是好好练,以后能进专业队。”屈建国说,语气里带着骄傲。
“爸,我会好好打的。”屈正阳轻声说。
回到家,屈晓萌早就等在门口了,看见新球拍,眼睛都亮了:“哥,这是新球拍吗?给我摸摸!”
屈正阳递给她,小丫头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拍面,又递回来:“哥,你用新球拍,肯定能拿第一!”
晚上,屈正阳又去了阁楼。他拿起新球拍,对着空气挥了几下,手感比旧球拍好太多了。他放下球拍,坐在古筝前,弹了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飘出窗外,和巷子里的蝉鸣混在一起,格外动听。
他知道,不管是乒乓球、书画还是古筝,这些都是他重生后的财富。书画能让他静心,古筝能让他放松,而国术和乒乓球的结合,会是他最大的秘密武器。
“还有西天就要比赛了,加油。”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眼里满是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