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鬼子少尉咽了口唾沫,这尼玛谁在大街上造混凝土碉堡?
他慌忙下令:“把步兵炮推上来!轰平那些沙袋工事!”
防线后方,38师71旅某连连长正举着望远镜,冷静地注视着鬼子的动向。
眼看几门九二式步兵炮被推上前,炮架落地,他猛地喝道:
“迫击炮小队听令,1号标位,极速射,放!”
隐藏在掩体后的迫击炮组早已蓄势待发,炮手利落地将三英寸炮弹滑入炮管,动作干脆利落。
“发射!”
“噗!噗!噗!”
几声闷响,炮弹脱膛而出,在空中划出数道致命的弧线,几乎就在鬼子炮兵拉火索的同时,榴弹已抢先一步砸进炮阵!
“轰隆——!”
爆炸的气浪裹挟着碎石冲天而起,鬼子炮兵阵地瞬间被硝烟吞没。
眼见步兵炮在迫击炮火力下被迫后撤,鬼子少尉咬牙下令部队暂时后退,随即向联队部紧急请求炮兵支持。
面对这种层层设防的工事,他才不会让士兵白白送死。
不久,佐佐木旅团的观测气球从后方缓缓升空。
气球吊篮中的观测手举起望远镜,随即倒吸一口冷气。
从高空俯瞰,金陵城麒麟门到中山门的每条街道,都被密密麻麻的掩体工事彻底封锁,宛如一道钢铁荆棘横亘在进攻路在线。
他慌忙抓起电话,顾不得画防线图,准备先汇报一下炮击坐标。
“命令高炮团,把那个碍眼的气球给我打下来。”中山门指挥部内,林晏冷声下令。
命令迅速传至城墙高处。
城墙高处,复盖在伪装网下的德制88毫米fk高炮缓缓露出炮管,炮组成员动作利落,各就各位。
德军炮长举着望远镜,眯眼测算距离与高度,气球飘在1500迈克尔空,看似安全,却已进入高炮射界。
“目标高度1500,风速三,偏东,装定时间引信,15秒!”
装填手应声将一枚榴弹推入炮膛,金属碰撞声清脆利落。
“开火!”
“轰!”
炮身猛地后坐,炮口喷出炽热的气浪掀动尘土,炮弹尖啸着直扑天际。
炮长紧盯着弹着点,略微调整射角和时间引线,再次下令:“第二发,放!”
“轰!”
第一发炮弹在气球左下方炸开,破片削去气囊一角。
鬼子观测手还来不及惊慌,第二发炮弹已在其正上方凌空爆炸!预制破片向下扫过,气球瞬间化作一团火球,扭曲着坠向大地。
炮长拍了拍微微发烫的炮管,对副手歪头一笑:
“这种慢悠悠的老古董,可比打飞机轻松多了。”
“支那人居然配备了高射炮,”佐佐木少将放下望远镜,语气阴沉,“不过,就算没有观测气球提供坐标,照样能碾碎他们的龟壳阵地!”
他头也不回的命令:“山炮队,对支那军第一道防线实施火力复盖!”
“嗨依!”
片刻后,炮弹呼啸着砸向71旅的前沿阵地,爆炸声连绵不绝。虽缺乏精准坐标,仍偶尔有炮弹命中沙袋工事,掀起漫天尘土。
“轰隆——!”
但71旅是从淞沪战场血战至今的老兵,对鬼子炮击早已习以为常。
官兵们迅速分散,依托断壁残垣隐蔽,最大程度减少伤亡。金陵城内置筑密集,鬼子炮兵难以找到理想射击阵地,炮击虽猛烈,实际造成的损伤有限。
鬼子步兵少尉见守军被压制,立即挥刀高喊:“突击!”
鬼子步兵们趁机向前推进,却并不冒进,而是纷纷趴地构筑简易掩体,等待炮击结束,他们可不想被自己的炮弹误伤。
“冲锋!”
炮声一停,鬼子立刻跃起冲锋,企图趁守军尚未反应之际突破防线。
这一招在过去屡试不爽。
然而这一次,他们撞上了铁板。
两座混凝土碉堡内的g42机枪率先反应过来。
“嗤嗤嗤——”
独特又震耳欲聋的枪声骤然响起,子弹连成线扫过战场,将冲锋的鬼子成片撂倒。
鬼子万万没想到敌人竟然有射速这么快的机枪,其馀的鬼子慌忙卧倒还击,却被炽密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
与此同时,71旅官兵已迅速回归战位,步枪,轻重机枪一齐开火,织成一张死亡火网。
鬼子依托弹坑与残骸顽强对射,双方在狭窄街道上展开激烈交火。
在优势火力和丰富经验的支撑下,71旅成功将鬼子钉死在第一道防线前,使其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
就在鬼子步兵与夏国守军在前沿激烈交火时,鬼子炮兵悄悄将九二式步兵炮推至前沿,企图以直射火力摧毁71旅的掩体工事。
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隐蔽在废墟中的71旅观测手尽收眼底。
坐标被迅速传回后方,不仅迫击炮小队频频发炮压制,两门德制75毫米步兵炮也被推上前沿,对鬼子炮兵实施反制射击。
放眼整片街区,几乎每一处残垣断壁,每一扇破窗背后,都可能藏着一挺喷吐火光的布伦轻机枪。
密集的火力网让鬼子每推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
后方的佐佐木少将感觉有些牙疼,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撞上了一支装备如此精良,战术如此老练的夏国军队。
这火力强度,远非此前遭遇的任何一支部队可比。
想到这里,他牙就更疼了,他可是在师团部吹了牛皮,扬言“天亮前推进至中山门下”。
照眼下这局面,别说兑现牛皮,能在天亮前突破两道防线都算侥幸。
“派一个步兵小队从右侧街道迂回,侧击支那军防线!”他咬牙下令。
“嗨依!”
一支步兵小队迅速钻入小巷,试图绕至守军侧翼。
不料刚冲进一栋空置民宅,脚下猛然一震——
“轰隆!”
三名鬼子当场被炸飞,血肉模糊。
后续小鬼子惊恐后撤,嘶声大喊:
“地雷!有地雷!”
“工兵,快让工兵队过来!”
工兵小队匆忙上前,一边探测地雷一边小心翼翼推进。
谁知刚拐进下一道巷口,迎面就是一道沙袋工事和一座木质机枪堡。
掩体后守军一个班果断开火,子弹泼水般扫来,几名工兵瞬间倒地。
其馀小鬼子慌忙后撤,在军官斥骂下重新组织冲锋。
林晏展开系统地图,只见从麒麟门至中山门一带,街巷战线犬牙交错,到处都是战斗。
掷弹兵旅的军官们将麒麟门到中山门的位置分为了两个局域。
第一局域由71旅三个团固守,依托层层工事和密集火力点,以消耗战在杀伤鬼子有生力量的同时,拖垮鬼子锐气。
第二局域则由掷弹兵旅三个装备251d装甲车的掷弹兵团控守,伺机发动局部反击,凭借装甲机动,德军高超的作战素养和强大火力,对鬼子实施穿插围歼。
这段时间林晏又新增了一个725掷弹兵团,如今74掷弹兵旅总共有6个掷弹兵团,每个掷弹兵团拥有1600个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