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返前线营地的瞬间便被熟悉的紧张氛围取代。空气中弥漫的焦土味和隐约的能量波动,无声地宣告着战争的永恒在场。四人甚至还没来得及将洗净的衣物归置妥当,一份装帧精美、加盖着帝国军本部与奥术评议会联合印章的厚重文件,已经由一位神情肃穆的传令官亲手递交到莱恩手中。
这份文件的重量超乎想象。莉莉接过附件清单时倒抽一口冷气——那上面罗列的单位番号密密麻麻,几乎涵盖了裂痕位面所有主力军团和独立作战单位。维克多快速浏览着正文,指尖在羊皮纸上轻轻敲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联合印章…看来你的‘小发明’已经惊动了帝都最高层。他们终于意识到,光靠堆砌人命和传统法术,填不满裂痕位面这个无底洞了。”他的语气带着惯有的嘲讽,但眼神凝重,“莱恩,你现在是他们眼中扭转战局的关键,也是无数传统势力眼中的靶子。”
艾伦沉默地站在莱恩身侧,目光扫过文件上那些陌生的机构名称和繁复的条款,最后定格在莱恩脸上:“要怎么做?”
莱恩逐字逐句地阅读着命令。他的【驱散板】(含简化战地版)、【共鸣震爆陷阱】及其布设规范、针对“织法者”的“节点穿刺”战术,被正式列入帝国裂痕位面战区标准作战条令。文件要求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批量生产配套装备,并在全战线强制推广。任命他为此新成立的“前线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总负责人,授予相应权限,但也明确了严格的时限和考核指标。
压力如同实质般落在肩头。这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灵光一现,也不是小范围的特种作战,而是要将他的理论、他的发明,植入帝国这台庞大而有时略显僵化的战争机器中,让它成为标准动作,成为肌肉记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被放大成灾难性的后果。
然而,当他看到文件中“旨在有效降低伤亡,提升整体作战效能”的字样时,一种更深沉的慰藉冲淡了不安。他所有的挑灯夜战,所有的冒险实验,不就是为了让更多像“灰隼”小队那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吗?现在,帝国将这个机会和平台正式交到了他手中。
“我们分头行动。”莱恩抬起头,眼神已然坚定,“莉莉,后勤协调和资源调配是基础,规模远超以往,需要你重新规划。维克多,与各军团对接、应对帝都方面的关注,以及…防范可能的阻力,拜托你了。艾伦,培训中心的秩序和安全是保障,尤其是初期,可能会有各种心态的人前来。”他看向伙伴们,“我们需要编写标准教材,建立核心教官团队,改造培训场地,迎接第一批学员…时间很紧。”
没有犹豫,四人立刻投入这场新的“战役”。
莱恩的实验室变成了一个奇特的混合空间。一半依旧堆满实验器材和能量记录水晶,另一半则被长条桌和堆积如山的文件占据。他召集了原“节点穿刺”小组的骨干——包括沉稳的巴克斯和那位进步神速的年轻学院法师埃里克,以及几位军方指派的、经验丰富但起初对新技术将信将疑的符文教官和战术顾问,组成了教材编撰核心小组。
编撰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观念的碰撞。莱恩坚持理论先行,认为只有理解原理才能灵活应用;而一位来自第三军团的老牌战术教官霍克则主张“傻瓜式”操作流程,认为前线士兵没时间理解深奥的能量频率。争论时常发生。
“士兵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共鸣震爆能生效,他们只需要知道怎么埋设才能炸死那些鬼东西!”霍克教官声音洪亮,指着莱恩绘制的能量节点图,“这些弯弯绕绕的线,只会让他们头晕!”
莱恩没有动怒,他调出了一段前线记录影像,画面中,士兵因为错误估计了陷阱影响范围,布设过密,导致部分陷阱相互干扰失效,反而让虚灵找到了渗透的缝隙。“霍克教官,”莱恩平静地说,“如果他们明白能量场叠加的原理,就会知道需要保持最小安全间距。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避免无谓的牺牲,才能应对战场上的突发状况。”
他接着展示了另一段影像,一支小队利用对【驱散板】秩序场范围的精确理解,成功在狭窄坑道内构筑了交替掩护的移动防线,挡住了虚灵的突袭。“看,理解原理,不仅能避免错误,还能创造新的战术。”
影像和数据的说服力无可辩驳。霍克教官沉默了片刻,粗声粗气地说:“那就把理论部分写得再简单点!用他们能听懂的大白话!”
编撰工作在这样的磨合中推进。莱恩负责核心理论框架和最难部分的执笔,他力求精准又不失简洁;埃里克等年轻法师负责将复杂公式转化为直观图表;巴克斯则从士兵视角提出修改意见,确保实操步骤清晰无误;霍克等传统教官则负责将语言打磨得更加符合军队用语习惯。《标准驱散板应用与维护手册》、《共鸣震爆陷阱布设与反制要点》、《“节点穿刺”战术理论与训练指南》三本教材的初稿,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后逐渐成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营地边缘一片相对开阔的区域,正在莉莉的统筹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展现出惊人的组织能力,协调工兵部队平整土地、搭建大型工棚,调动后勤物资运输桌椅、讲台、训练器材。她根据莱恩提出的需求,将培训中心划分为几个功能区:最大的主工棚用于理论讲授,侧面相连的几个工棚分别用于符文刻画实践、陷阱布设模拟,而最外围则专门划出一片区域,布置了能够模拟“织法者”能量场干扰环境的特殊训练场。
维克多则活跃在另一个无形的战场。他利用新获得的身份和人脉,与各军团指挥部进行前置沟通,筛选首批受训人员名单,确保派来的都是有一定基础、接受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同时,他密切关注着帝都奥术评议会对技术推广的反应,并巧妙地利用海森伯格家族的影响力,化解了一些来自传统武器制造商和保守派军官的潜在阻力。他的帐篷成了信息交汇的中心,各种或明或暗的消息在此过滤、分析,确保推广计划能顺利进行。
艾伦带着一队精心挑选的士兵,负责培训中心的警戒和秩序维护。他高大的身影和沉稳的气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他不仅防范可能的外部威胁,也密切关注着受训人员内部的动态,及时化解小摩擦,确保培训环境的安全与专注。
十天后的清晨,第一批三百名从各军团抽调的技术军官和资深士官,带着行李和介绍信,抵达了已然焕然一新的培训中心。他们年龄各异,军衔不同,眼神中混杂着好奇、期待、审视,甚至是一丝因被打断原有任务而产生的不耐烦。他们聚集在主工棚外,等待着那位传说中年轻得过分、却已获得银星勋章和少校军衔的“总负责人”出现。
莱恩穿着一身熨烫平整的少校常服,左胸佩戴着银星勋章,走上了讲台。面对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和无数道目光,他深吸了一口气,能听到自己心脏有力的跳动。他没有选择居高临下的站位,而是站在了讲台侧面,让自己的视线能与学员们平行。
“诸位,”他的声音通过扩音符文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带着一丝初时的紧张,但很快稳定下来,“我知道你们来自不同的部队,有着不同的经历。有人可能习惯了用战锤和利剑说话,有人可能精通传统的元素法术。把你们召集到这里,不是因为你们之前的做法是错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敌人——虚灵——正在进化。”
他开门见山,没有空泛的套话。他身后的巨大投影水晶亮起,开始播放一段段精心剪辑的前线影像:士兵被能量侵蚀的痛苦表情、【共鸣震爆陷阱】引爆时虚灵成片湮灭的画面、“织法者”扭曲空间的恐怖景象,以及最后“节点穿刺”成功时能量场崩溃的震撼瞬间。
真实的战场记录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工棚内鸦雀无声,所有学员都被影像中的生死瞬间和战术奇迹所吸引。
“我们在这里要学习的,不是要取代你们原有的技能,而是为你们提供新的工具,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莱恩的目光扫过全场,“【驱散板】能保护你和你的战友免受能量侵蚀;【共鸣震爆陷阱】能让土地本身成为我们的盟友;而‘节点穿刺’战术则证明,再强大的敌人,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发现并攻击这弱点的知识和勇气!”
他的话语逐渐充满了力量:“我们在这里分享的,不仅仅是几项技术,更是一种信念——人类的智慧、知识和严密的配合,能够战胜看似不可匹敌的个体力量!我们的目标很简单:让更多的人活着回家!”
“活着回家”这简单的四个字,瞬间击中了所有学员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短暂的寂静后,雷鸣般的掌声爆发出来,最初的那些审视和疑虑,在这一刻化为了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渴望。
莱恩的“教官”生涯,在这样一个充满共鸣的开端中正式启动。
接下来的日子,莱恩成了前线最忙碌的人。他的日程表被莉莉安排得密密麻麻。上午,他在主工棚进行大课理论讲授,深入浅出地解析能量频率、秩序场、节点同步性等概念,结合动画演示和实物拆解,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可视可感。他善于举例,常常用士兵们熟悉的比喻来解释复杂原理,比如将能量共振比作“找到让敌人自己心跳失调的鼓点”,将节点干扰比作“同时剪断支撑帐篷的多根关键绳索”。
他的课堂互动性极强,鼓励提问,甚至欢迎质疑。有时会遇到来自某些精锐军团、心高气傲的军官提出刁钻问题,莱恩从不回避,或是用更严密的理论推导解答,或是坦诚某些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这种务实和开放的态度,反而赢得了更多尊重。
下午,他穿梭于各个实践工棚。在符文刻画区,他耐心纠正学员们的握笔姿势和魔力输出节奏,亲自示范如何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稳定勾勒符文线条;在陷阱布设模拟场,他带着学员们实地演练,讲解如何根据地形、风向和敌军可能来袭方向,优化陷阱阵列的布局,如何利用环境进行伪装;在最复杂的“节点穿刺”战术训练区,他亲自指挥示范小组,在模拟的能量干扰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协同瞄准与脉冲齐射训练,不厌其烦地强调同步性的重要,纠正每一个细微的节奏偏差。
他的嗓音日渐沙哑,眼底经常带着血丝,批改考核试卷和训练评估报告常常到深夜。但每当看到一名原本对符文一窍不通的士官成功独立刻画出稳定发光的【驱散板】;看到一名军官在模拟场上设计出精妙的陷阱组合;看到一个小队在战术演练中成功完成一次完美的“节点干扰”,让模拟能量场轰然崩溃时,莱恩脸上露出的欣慰笑容,驱散了他所有的疲惫。
他看到自己心血的结晶,正通过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们,像无数颗充满生机的种子,被带往战线的每一个角落。他仿佛能看到,不久的将来,更多的阵地上亮起秩序场稳定的微光,更多的陷阱在虚灵脚下无声地绽放死亡,更多的“织法者”在精准的节点打击下化为虚无。这种知识转化为广泛力量、惠及整个战线的景象,带给他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远比银星勋章的光芒更加温暖和持久。
当然,推广并非一片坦途。偶尔会有思想僵化的老兵抵触新事物,认为这是“奇技淫巧”;也曾有学员因理解偏差,在返回部队后的初步实践中闹出笑话甚至小的事故。但在莉莉强大的后勤支持下,问题装备得到及时更换;在维克多巧妙的情报运作和危机公关下,负面消息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在艾伦维持的稳定秩序和莱恩团队及时派出的技术支援小组的帮助下,操作失误被迅速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