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熙那句“辉远金融持股已达69,并计划增持至99”的话语,如同重锤砸在每一个三星高管的心头。
全场一片沉寂,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年轻得过份的身影上。
顾俊辉却仿佛对这毫无所觉,神态依旧从容淡然。
而李在镕——这位三星未来的掌舵者,此时脸色由白转红,再也无法安坐了。
“嚯”地站起身,双手撑桌,目光直视顾俊辉。
“顾先生!您……您如此大规模增持我集团内核企业的股份,意欲何为?!”其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斗。
这声质问,道出了在场所有三星人心中的惊疑。
顾俊辉迎向李在镕灼热的目光,脸上笑意依然。
“李常务,意欲何为?自然是看好三星电子的底蕴与未来的发展潜力,否则何必投入真金白银呢?
看好并成为重要股东了!
那么,在董事会中谋求一个与相称、具有分量的席位,应该可以吧?”
说着就将目光转向主位的李健熙。
李健熙沉声道:“持股至此,对董事席位的要求,三星没有异议,按章程办理就好。”
他刚说完,顾俊辉就接着问道:“面对当前巨大的债务和业绩压力,我们管理层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对于顾俊辉的问题,李健熙地看了一眼情绪稍平复的儿子。
李在镕深吸一口气,强压心绪,开始阐述道。
“当前亚洲金融危机远未结束,国际游资仍在东南亚、东亚兴风作浪,不确定性极高。
在此背景下,三星的首要任务是生存,我们的规划是务实。
第一,解决债务问题,这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总负债已高达120亿美元,近半是短期债务,压力非常巨大。
必须收缩非内核业务,不惜出售部分资产,缩减债务规模。
第二,在关键市场,如中国大陆,审慎增加投资,且以风险较低的代工为主,绝不可冒进。
第三,在内核的存储业务上,确保128b产能与良率,稳步推进256b研发,但对下一代512b等先进技术的探索必须放缓,相关投入要严格控制。
我们判断,未来一两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将持续承压,盲目扩张产能和研发投入将带来巨大风险。
开源节流,稳住阵脚,这是基于当前形势做出的选择。”
顾俊辉听完,摇了摇头:“李常务,很务实的计划。
但这是被动的计划,而非赢取未来的战略!
在市场恐惧时一味收缩,可能活下来,但将失去引领下一周期的机会!”
顾俊辉目光扫过全场,提高了一些声量。
“此次金融危机下,受冲击的何止我们三星?日本的东芝、nec,韩国的sk海力士,中国台湾的台积电、联电等厂商,哪一个不在寒冬中瑟瑟发抖。
但这正是行业重新洗牌、决定未来十年格局的关键时刻!
危机,危中有机!
现在如果逆势加大投入,看似冒险,实则是用最小的代价,抢占未来技术、产能和市场的制高点!
只要能挺过这最艰难的一两年,全球经济必然复苏。
届时,当我们的竞争对手——无论是东芝,sk海力士……还在挣扎时。
率先完成技术迭代和产能布局的三星,将独占鳌头,享受价格提升和技术领先带来的超额利润!
现在的投入,都将在两年之后,为我们换来十倍、百倍的回报!
为什么我这么乐观?因为驱动未来的引擎已经点燃!
在美国,互联网和高科技产业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这必将带动全球对个人电脑、服务器、网络设备须求的几何级数攀升!
而在我的祖国,这个最具潜力的市场,去年的上网计算机数量增长了近十倍,今年预计又是数倍的增长!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正在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对内存、对存储芯片的须求将是海量的的!
我们现在要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好准备。”
这番高屋建瓴、极具感染力的分析,让在场的三星高管们为之震撼。
看到大家的表情,顾俊辉决定抛出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先帮助三星稳住阵脚,辉远可以为公司提供30亿美元的银行信用担保。
用于解决短期债务危机,让大家能喘过气来,放开手脚去干!”
“30亿美元的担保”,对于当下的三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这时,李在镕平复的心又激动了起来,追问道:“顾先生,如此慷慨的支持……想必是有条件吧?”
顾俊辉微笑道:“条件就是双方在我国境内成立合资公司。
重点放在移动通信、高端家电、存储芯片,以及未来的液晶面板等领域。
三星高管们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抵触与不甘。
因为这已触及三星的内核利益!
李在镕身体前倾,反驳道:“顾先生,大家都知道贵国市场潜力巨大。
且您说的手机、芯片、面板,每一个都是吞金巨兽,以三星目前的状况,根本无力承担!”
顾俊辉听完,大手一挥,“资金的问题,最不成问题了。
可以将三星现有在我国的工厂和业务按公允溢价并入合资公司作为出资,辉远这边则按股份比例现金出资。
至于新增投资——第一期,我们预计在三年内投入不低于50亿美元!
那如果三星这边暂时资金困难,拿不出映射股份的出资额,也没关系!
这笔钱就由我们集团先行垫资,利息就按市场利率。”
当然,第一期50亿美元只是开始!
随着发展,未来我们合资体系投资规模将扩大至200亿、500亿美元,也是大概率的事!”
“两百亿、五百亿美元?”
他这话一出,连田甜、林婉清这些亲近的人,都十分震撼!
李在镕和几位高管交换了一个眼神,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在当前艰难时局下,这数字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
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顾俊辉心想:按原本轨迹,三星未来在国内的投资就将超过300亿美元。
后来因各种缘故调整了策略,其在越南的投资额也达到200亿美元以上。出口额一度占据越南全国近四分之一!
他现在的规划,并非空想,只是将未来发生的部分,提前推出了。
用几十亿美元撬动这盘大棋,怎么算都是大赚!
顾俊辉收回思绪,环视众人:“资金不是问题,我要的是共同把蛋糕做到无限大!
或许你们会想,为什么我给出如此优厚的条件?
找日本东芝、德国西门子、荷兰的飞利浦合作,难道达不成目标吗?”
他停顿一下,看向李健熙:“因为我相信,我们同属东亚文化圈,一衣带水,文化相通。
我更相信,在李会长卓越领导下,三星集团拥有超越所有竞争对手的潜力和轫性!
我看好的,是三星的未来,是李会长掌舵的这艘巨轮的未来!”
这番话,既捧了李健熙,又点明了地缘文化的亲近感。
就在众人神色尤豫时,顾俊辉从口袋拿出一张便签纸,推至李健熙面前。
李健熙疑惑地打开,看清字后,瞳孔骤然收缩,拿着纸条的手都颤斗了。
纸条上写着两行字:“辉远金融最终持股目标将高于15。
但不谋求会长职位,并支持李氏家族对三星的战略控制。”
(对于顾俊辉来说,当下的三星电子债务缠身,市值缩水,已濒临破产的边缘。
但只要挺过这场危机,凭其技术底蕴和李健熙的铁腕,在不久的将来,三星电子的市值将突破千亿美元,未来更是能达到四千亿美元的规模!
即便不考虑技术合作和供应链安全,仅作为财务投资,在二十来年内获得上百倍的回报,也是份惊天暴利。
更何况,帐面上几百亿美元的资本,只有转化为实在的产业、几十万工人的就业、影响数百万人的产业集群,才能拥有真正的影响力。)
短暂的沉默后,李健熙的目光从纸条移到顾俊辉身上,眼神里充满了震撼与审视。
他将纸条折好,缓缓起身,向顾俊辉伸出了双手。
“顾先生……你的眼光、魄力,我见识了,合作共赢。
具体的细节,就交由团队深入洽谈吧。”
这一次握手,标志着三星与辉远的关系,进入了战略同盟……
会谈结束后,在李健熙陪同下,顾俊辉一行人来到了三星最先进的芯片工厂观摩。
通过巨大的玻璃窗,可以看到车间内部高度自动化、一尘不染的产线正在运转。
一位高级工程师自豪地介绍:“顾先生,这是我们目前量产中最先进的产线,主要生产128b dra芯片。。”
顾俊辉凝视着产线,看似随意地指向产线内核处一台庞大的设备,问道。
“这台光刻机,是日本尼康还是佳能的?”
“顾先生好眼力!是尼康的。”
顾俊辉点头:“未来芯片工艺进入纳米级,需要全新技术,比如极紫外光刻。
荷兰的asl,值得关注。”他说着,转向了李健熙。
“李会长,芯片产业从光刻机、光刻胶到设计软件。
我们的合资公司,若想行稳致远,必须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布局上游的研发与本土化。”
这番话让李健熙等人心中一震,这时,李在镕忍不住插话。
“顾先生,您知道研发一台先进光刻机的投入是何等天文数字吗?
这还只是一环!整个产业链的投入简直是深不见底!
别说未来的纳米级产线,就算是建设一条成熟制程的生产线,其成本也需要数十亿美元!”
顾俊辉听完哈哈一笑,拍了拍李在镕的肩膀。
“李常务,在别的方面我或许还要精打细算。
但在投资未来内核技术这事上,辉远的资金恰恰是最不用操心的环节。”
在顾俊辉的心里,未来看似“落后”的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芯片,将长期占据全球芯片市场的超过70的份额!
汽车、家电、工业控制、物联网设备……这些构成现代社会基石的领域,根本用不着最顶级的制程。
而14纳米以上工艺的产品,更是能复盖近90的应用场景。
真正需要尖端制程的,只有高端手机、人工智能等少数领域。
而他现在布局成熟和主流制程,瞄准的是90以上的广阔天地,是为未来的制造安装一颗自主的“工业心脏”。
这笔投资,其意义远超财务回报。
更何况,未来光是辉远体系内在移动通信、智能家电、ai终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须求,就足以养活自家的芯片工厂。
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曾坦言,28纳米是半导体制造中性价比的“甜蜜点”,但投资门坎也已高到令人咋舌。
不过,对于拥有跨越周期资本的他来说,这正是必须下注的战略要地。
顾俊辉收回思绪,郑重说道。
“各位,资金的问题请放心。只要共同看好方向,辉远有足够的实力和耐心,支持将这条艰难的路走下去。”
顾俊辉这举重若轻、视巨额投资如等闲的气魄,让李健熙父子彻底无言。
心中只剩下对其财力与魄力的震撼了。
……
下午三点,车队抵达位于汉城永登浦区的lg双子座大厦。
步入大厦,顾俊辉泛起微妙的陌生感。
与对三星的深入了解不同,对于lg的印象相对模糊,更多是来自后世新闻。
知道它是韩国重要的财阀之一,尤其是显示面板和聚合物电池技术领域,在全球市场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此刻他脑海中闪出关于这栋大厦“姊妹楼”的新闻。
其在2005年于京城建国门商圈建造了作为国内总部的lg双子座大厦。。
当时网络上流传着调侃:“lg在华业务赚不赚钱另说,单凭这栋楼就血赚一笔”。
未来二十年,中国内核城市的房产增值幅度,会超出现在所有人的想象……
会谈在顶层的会议室举行。
lg集团会长具滋暻亲自接待,气氛比之三星更为务实高效。。
甚至在顾俊辉尚未提出要求时,具滋暻便主动发出了邀请,欢迎辉远提名一位董事进入lg电子董事会。
“具会长,lg的诚意我们感受到了。”顾俊辉微笑回应。
“辉远对lg的战略前景充满信心。目前的持股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继续增持股份。
目标是成为lg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将双方的利益深度绑定,纳入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框架中。”
他的这番话,让具滋暻及在场lg高管脸上都露出了喜悦与放松。
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各大财阀自顾不暇的艰难时刻,能获得辉远这样实力雄厚的资本明确且长期的战略支持,无疑是为lg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与三星、现代等巨头相比,lg的实力相对较弱,此刻更急需外部强援。
之后,在具滋暻的陪同下,顾俊辉参观了lg的显示面板和电池研发中心。
看着那些初代的液晶屏幕和电池样品,顾俊辉对具滋暻说道。
“具会长,我对贵公司在液晶显示面板和聚合物电池技术上的投入非常感兴趣。
这将是未来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最内核的部件之一。
特别是新能源领域,这不仅是终端的电池制造,更关乎上游的锂、镍、钴等关键矿产资源的布局与提炼技术。
据我所知,lg在这些上游环节也积累了一些独特的技术和渠道。
未来,希望能在这些更基础的领域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构建一条有轫性的供应链。”
具滋暻听后,眼中闪过惊喜。
“顾先生目光如炬!我们确实在这些基础材料领域有所布局。能得到辉远的支持,将有信心在内核技术和新材料研发上取得更大突破!”
会谈在务实的气氛中结束,双方达成了增持股份、董事会席位、长期采购以及在上游资源和技术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傍晚时分,车队驶离lg大厦,融入了汉城傍晚的车流。
顾俊辉靠在后座,目光掠过车窗外闪过的现代楼宇与略显陈旧的街巷。
知道亚洲金融风暴最猛烈的冲击尚未到来,现在的股市远未到最低点。
到八月份时,韩国股市和汇市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自然不会在此时大规模的扫货,那样只会推高成本,打草惊蛇。
他的策略是在市场恐慌的大跌中,分批吸筹。
这并非短期套利,而是为辉远未来十年的全球版图奠定基石。
辉远在韩国的布局,随着与三星、lg这些巨头合作的深入,变得愈发清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