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眯着眼看了看,嘴上却埋怨道:“知道啦,啰嗦!吃这么久也不见多大用处,净浪费钱!早说了我身体硬朗着呢,不用吃这些劳什子……”
周辰立刻板起脸,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阿嫲,这话可不对!医生的话必须听!咱们按时吃药,把身体调理好,才能长命百岁,看着重孙子满地跑呢!”
老太太被孙子逗笑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好好好,知道你是心疼阿嫲。阿嫲肯定按时吃,你放一百个心。快去忙你的吧,这眼瞅着就过年了,家里家外多少事等着你张罗呢。今年啊,来家里走动的人肯定比往年多。”
周辰笑着应和:“那是,您孙子我现在也算是个‘名人’了,想来套近乎的自然不少。”
老太太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人来是好事,但你心里得有杆秤。除了真心实意的家人朋友,好些人啊,他们凑上来巴结你,不见得是为你着想,指不定是看你发达了,想从你这捞点好处,或者……是心里怕你,才不得不讨好你。这其中的道理,你得拎得清。”
周辰认真地点点头:“阿嫲,您放心,这些我都懂。谁是真心的,谁是场面上的,我心里有数。”
“唉,我就知道我乖孙儿是个明白人。你大堂哥他要是有你一半的明白,也不至于……”老太太说到一半,摆了摆手,“算了,不提他了,你快回去吧。”
“哎,那我走了,阿嫲。”周辰挥挥手,轻轻带上了院门。
从老太太家回来,周辰只觉得一阵疲惫袭来。这跑去市里一趟,来回奔波,还要处理各种人情世故,确实耗费心神。
回到家,看了看摇篮里咿呀学语的孩子,又帮着苏桃桃做了些劈柴、挑水的力气活,便感觉眼皮打架,索性躺到床上,几乎是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直到傍晚时分,才被厨房里传来的饭菜香气和锅碗瓢盆的轻微碰撞声唤醒。他起身走到厨房,看见苏桃桃正在灶台前忙碌,柔和的灯光勾勒出她专注的侧影。周辰心里一暖,赶紧洗了手过去帮忙。
接下来的日子,年味越来越浓。周辰忙着去镇上最后一次大采购,将过年需要的各式年货置办齐全。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院子里的晾衣杆上,都挂满了成串的咸鱼、油光发亮的腊肠和熏得焦黄的腊肉。
在缺少冰箱的年代,这些易于保存的腌臜制品,是南方渔村过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空气中弥漫的咸香,就是最地道的年味。
按照祖辈传下来的习俗,写春联、贴福字、里里外外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周辰一家也沉浸在这忙碌而喜庆的氛围中,洒扫庭除,张贴红纸,将家里布置得焕然一新,准备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
忙完这些杂事,十多天一晃就过去了,距离除夕只剩下一周。学校放了寒假,村子里顿时比往常喧闹了许多。之前和周正的同学们都去上学了,村里显得冷清,如今孩子们像出了笼的小鸟,满村子疯跑。
这天上午,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周辰出门一看,只见以周正为首的一群半大孩子,正用长竹竿挑着鞭炮,一边跑一边放,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冒险的光芒。周正手里还捏着一根点燃的香,显然是他爹周雄给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