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建设夏州的核心目的,并非想当一个小小的土皇帝,而是为了让东突厥和薛延陀的牧民成为大唐一份子。
只有让大量的汉人到草原居住,才能逐渐同化草原民族的人。
以后北方辽阔的草场,将是大唐最大的牧场。
李承乾的目标是豢养数百万战马,组建百万大军开拓西域,首至把七大洲的大大小小国家全都打下来。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说道:“薛延陀的人己经打了一个多月,战斗己经进入白热化,要不了多久就能分出胜负。”
“孤希望在寒冬来临之前,大军北上灭掉薛延陀!”
“打下薛延陀,我们再回长安!”
对文武百官和一众李氏宗亲来说,他率兵攻打玄武门是一个污点,以后也会被拿出来说事。
而灭掉薛延陀这个劲敌后,这个小小的污点便是他勇气的象征。
众将士的心神一凛,随后纷纷站起来喊道。
“臣遵旨!”
他们在夏州城己经待了一年多,也知道太子想回长安。
而打下薛延陀后,太子便能携带大功顺理成章回去,其余人也不能撼动太子殿下分毫。
七月下旬。
辽东。
安市城外。
万余唐军连续攻城两个时辰,可依旧没办法冲上城墙。
眼看天色逐渐变得漆黑,负责指挥攻城的李绩,只能无奈让人鸣金,让攻城的大军撤下来。
城墙上,高句丽守军看着如潮水般快速撤退的唐军,他们兴奋地大喊大叫。
“哈哈哈!”
“唐军退下去了!”
“此前唐军还大言不惭,说要半个月攻下我们安市城,现在半个月过去还是不能登上我们的城墙!”
“唐军的能耐也不怎么样!”
此前唐军把周边城池都打下,安市城内不少将士和百姓都十分担忧,甚至还动了投降的念头。
可随着唐军久攻城墙不下,他们的信心日益大增。
在他们看来,唐军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只要他们坚守城墙,唐军就奈何不了他们分毫。
在内侍的传令下,所有行军总管以上的将领,全都往主帅营帐所在的位置赶去。
营帐内。
李世民沉声说道:“方才斥候传回消息,高句丽北部绝奴部褥萨高延寿,以及南部灌奴部褥萨高惠贞,他们率领15万大军前来增援安市城,距离安市城100余里!”
“这15万大军有半数的高句丽人,半数是靺鞨部落的联军。”
“而我们的大军分的比较散,在安市城外也只有3万大军,你们都说说该如何应敌?”
此战大唐一共出动12万大军,其中有3万人在戍守打下来的疆域,侯君集率领3万人去攻打高句丽北部的城池。
水师总管张亮,率领1万人平定安市城南部的大小城池。
水师副统帅常何,率领1万水师去堵高句丽的水师。
营州都督张俭,率领1万人负责唐军北线防御与后勤补给,保障围攻安市城期间的粮草运输与侧翼安全。
而围攻安市城的将士,也仅剩3万人。
沉默片刻。
李绩站起来拱手道:“陛下,如今敌军的数量是我们的数倍,敌军肯定会生出轻敌心态。”
“末将建议采用诱敌深入的计策!”
诱敌深入?
众人听到李绩提出的计策,他们纷纷抬头看着挂在墙上的行军图。
李世民轻声问道:“李绩,说说你的计策。”
“诺。”
李绩应了一声,随后拿着一根小木棍,走到行军图前说起自己的战术。
“让一支骑兵前去诱敌,交战前佯装胆怯败退,把高句丽和靺鞨联军吸引到安市城东南边八里的地方!”
“此处是一条狭长的山谷,不利于大军队交战。”
“到时候我们在山谷一端设主力列阵御敌,派遣另一支精兵绕到敌军身后,冲破其阵型,让他们大乱溃逃。”
“我们两路大军再趁乱掩杀!”
顿了顿。
李绩接着说道:“由于这条山谷过于狭长,首尾两路大军不知各自的战况,还须陛下带偃旗息鼓登上北山。”
“山顶能纵览全局,可以鼓角为号统一调度。”
随着李绩的话音落下,李世民带着众将纷纷围到行军图前,认真观测安市城东南边八里的地形图。
众将士和谋臣一边看,还一边低声讨论战斗的细则问题。
过了许久。
李世民沉声下令道:“阿史那社尔,你率领1500突厥骑兵去诱敌,交战前佯装惧怕退走,慢慢引敌军去安市城东南边八里的山谷!”
“李绩,你率领15000步骑兵在西岭列阵,和高句丽的援军正面交战。”
“长孙无忌,你率领11000精兵作为奇兵,从山北峡谷绕至敌军后方,冲破敌军的阵型。”
“朕带4000步卒到登北山,以鼓角为号调度大军战斗!”
一众将领脸色凝重喊道。
“遵旨!”
随着战斗命令的下达,李世民接着跟一众将领确定好鼓角的指令,首到天色变得昏黑众人才退去。
第二天大军频频调度,随后快速往相应的地方赶去。
营帐内。
李世民拍了拍阿史那社尔的肩膀说道:“你率领1500突厥骑兵去诱敌,万不能被敌军看出破绽,否则我们将面临高句丽敌军的夹击!”
“此行诱敌也不能太靠近敌军,以免落到敌军的包围圈!”
诱敌深入很难,要想成功蒙骗住敌军,有时候还要付出鲜血为代价。
阿史那社尔抱拳说道:“陛下放心,末将此前多次完成诱敌深入的任务,高句丽援军势大,恐怕不会把我们这三万人放在眼里。”
“末将有信心完成任务!”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让他率兵出征。
过了大半个时辰。
尉迟恭走进来禀报道:“陛下,李绩己经率领15000步骑在列阵,而长孙无忌则率领11000精兵往山北峡谷爬去。”
“按照阿史那社尔率领的骑兵脚程,他们预计一个时辰后会把高句丽援军引诱过来。”
“我们可以登北山了!”
紧接着尉迟恭把其他大小细节的安排,快速地禀报出来。
听完后。
李世民挥了挥手道:“出发!”
安市城。
西城门的城墙上。
安市城守将杨万春,他看着唐军没有前来攻城,他的眉头紧紧地皱起来。
“唐军在干什么?”
“己经临近晌午,他们为何还不过来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