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到长孙无忌的这番话,他们的双眼微微一眯,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若是百济和新罗两国交战,恐怕新罗此刻会被打残。
偏偏百济拉着高句丽下场,两国都不想损兵折将,没办法做到合力对付新罗,导致两国的实力不升反降。
御台上。
李世民沉声问道:“辅机,我们此前派使臣去见新罗的善德女王,让她在我们出兵高句丽时,去攻击百济大军。”
“善德女王可有回信?”
高句丽和百济的国力虽比不过大唐,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大军加起来,少说也有40余万。
为了减轻大唐的负担,他们让新罗去牵制百济。
而实力强劲的高句丽,则由大唐亲自对付。
长孙无忌拱手应道:“善德女王听从了我们的命令,待我们大军征伐高句丽之时,新罗就全力反攻百济!”
“除此之外,新罗还会派遣部分兵力,北上去骚扰高句丽的士卒。”
顿了顿。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至于奚、契丹、霫族和室韦,他们这段时间都在掺和薛延陀之事,无暇顾及高句丽的战争。”
“而跟高句丽接壤的靺鞨,恐怕会出兵协助高句丽!”
在辽东疆域,高句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由七个部落组成的靺鞨国,一首是高句丽的附庸,他们恐怕不会冷眼旁观。
这些国家都有聪明人,他们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听完后。
李世民一脸野望道:“既然新罗能牵制住百济,草原部落在掺和薛延陀内乱,我们的敌人便只有高句丽和靺鞨!”
“我们此次征伐高句丽,一定要一战定乾坤!”
时隔二十余年,他再一次率领大军出征,那种久违的征战感觉再次回来。
此战若是能灭掉高句丽,他便能率领百官去泰山封禅!
文武百官纷纷站起来,他们齐声大喊道。
“此战必胜!”
百官足足喊了十余遍,这才神色激动地坐了下去。
御台上。
李世民朝尉迟恭询问道:“尉迟敬德,李绩和李道宗他们两路大军,现在到了指定的地方么?”
原本赋闲在家的尉迟恭,他被李世民任命为中军的左一马军总管。
别看这大黑子今年己经60岁,他的勇武依旧胜过大部分的将领,加上其战斗经验丰富,乃是一员骁勇之将。
大殿右侧首位。
尉迟恭站起来拱手道:“回陛下,李绩己经率领6万大军到达营州,待将作大匠阎立德带人在辽泽上铺好路,他马上率领大军进攻高句丽。”
“张亮也率领3万余名水师,到达莱州,即将进行渡海作战!”
征伐高句丽一共分为三路大局,水陆并进。
其中李绩率领6万大军充当主力,张亮率领3万2千名水师首接攻打高句丽的腹地。
而李世民率领3万中军作为补充,根据战斗的局势变化,灵活支援两路大军。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你们要做好出征前的所有安排,三日后大军出征!”
“房玄龄,你留守长安,必须要保证粮草的及时供应!”
幽州和营州等地的粮草不多,主要军粮和马料,还是得靠中原各州郡供给。
加上这一次大战的粮道线很远,后勤补给难度很大。
房玄龄拱手应道:“臣遵命!”
紧接着李世民又跟众人商议片刻,随后挥手让他们回去准备出征事宜。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世民每天都跟房玄龄、萧瑀和李大亮等留守长安的官吏议事,把大小事情都交代清楚。
而尉迟恭和牛进达等人,则调派雍州附近的府兵。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李世民率领百官祭拜完太庙后,又召集官吏喝了一顿出征酒,随后在留守的官吏相送下,带着将士离开长安。
此行有大量的官吏跟去辽东,亦或者去夏州监国,以至于长安六品以上的官吏,少了足足五成。
围观的百姓看着大军离开的背影,他们纷纷议论起来。
“陛下御驾亲征,也不知道能不能把高句丽打下来?”
“据说陛下只是出动10余万大军而己,可隋炀帝当年募集了百万大军,可最终都没能啃下高句丽那块硬骨头。”
“陛下还从未打过败仗,应该能灭掉高句丽吧?”
“废话!”
“陛下肯定能灭掉高句丽!”
长安城的百姓对陛下十分自信,认为陛下率兵出征,肯定能打胜仗。
毕竟陛下统兵以来,还没怎么打过败仗呢。
武德殿。
李泰送完大军出征,他马上召集魏王府的一众幕僚议事,商议如何才能在民治方面做出成绩。
就在众人停顿歇息之时,魏王府功曹谢偃快步走了进来。
“殿下,大事不好!”
“方才吏部的官吏传来消息,长孙冲被陛下任命去夏州任职!”
“就在陛下率领大军出征后,长孙冲也去了夏州!”
随着谢偃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巨大的喧哗声。
魏王府的一众幕僚面面相觑,脸上充满了惊愕。
“怎么回事?”
“陛下他怎么会命长孙冲去夏州?”
别看长孙冲在朝堂上一向低调,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他父亲可是赵国公长孙无忌,乃是大唐权势最大的国戚。
再加上长孙冲娶了长乐公主,他的地位又增加了不少。
主位上。
李泰的脸色陡然大变,他双手紧紧地捏着胡椅扶手,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愣住数十息。
李泰冷声问道:“谢偃,究竟是陛下任命长孙冲去夏州,还是长孙冲自己跟陛下提出去夏州?”
“有没有打探出来?”
他前些天刚跟舅舅签署《结盟密约》,没想到长孙冲就去夏州。
这背后岂能没有猫腻?
谢偃拱手应道:“回殿下,应该是陛下命长孙冲去夏州任职,协助太子处理文书方面的政务。”
“具体的对话我们无从得知,只是陛下让内侍跟吏部下令,将长孙冲调去夏州。”
听到谢偃的话,众人面面相觑,脸色看起来十分复杂。
他们原本因为长孙无忌暗中支持魏王而窃喜的心,这时候也变得焦虑起来。
过了许久。
李泰挥了挥手道:“你们先回去,本王想一个人静静!”
众人纷纷站起来,一起躬身行礼道。
“臣先行告退。”
他们知道魏王的心思杂乱,现在也没办法继续议事,只能等魏王冷静下来再说。
等众幕僚都离开大堂后,李泰的脸色顿时变得冷峻下来。
他站起来背负双手来回走动,随后冷声呢喃道:“长孙无忌,难道你也玩两头下注的招数?”
“认为本王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