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子敢跟陛下公然叫板,可见其性子之刚烈,加上太子在夏州所做之事,可见其手段之高明。
他们这帮贞观老臣,没有任何一人能够压制得住太子。
不过他作为国舅,太子若是顺利登基,自己肯定还会待在权力中心,只不过没办法独揽大权罢了。
至于另外一个嫡皇子李泰,此子气量狭窄性子刚烈,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长孙无忌一人静静地在前院站立,首到看到一众子嗣回来才呢喃道。
“得派人去太子麾下做事才行!”
“让谁去比较好?”
他一共有12个儿子,其中嫡长子长孙冲担任宗正少卿,也是最有出息的一人。
至于其他的一众儿子中规中矩,并没有脑子灵活之人。
思索许久。
长孙无忌低声呢喃道:“就派老三长孙濬去夏州吧!”
想清楚后,长孙无忌朝第三子长孙濬招了招手,等他走过来后并嘀嘀咕咕交代起来。
长孙濬听闻父亲派他去夏州,他心里自然一百个乐意。
这段时间长安上下全都在传夏州的消息,他早就对夏州心生向往,想去那等边塞之地看一看瞧一瞧。
夏州。
庄园大堂内。
李承乾的身上披着一件厚厚的雪白狐裘,他一边烤火,一边看手中的一封手谕。
大堂中间位置。
通事舍人来济禀报道:“太子殿下,陛下担心大唐拒绝薛延陀和亲后,夷男会做出危害边疆子民的事。”
“陛下希望您能派遣大军到灵州,保护好灵州的百姓。”
听到来济的话,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
现在距离薛延陀和亲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而且夷男会带领十余万大军南下灵州,必须做好万全的防备之策。
不过夏州如今盾兵8万,灵州有大军3万,完全能够将夷男震慑住。
顿了顿。
来济接着禀报道道:“陛下还问您,有没有降低纸张价格的办法。”
“而且陛下还派遣50名造纸匠到夏州,让他们接受殿下您的差遣。”
降低纸张价格?
看来还得革新造纸术,把纸张的价格降低一点才行!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你回去跟陛下复命,就说这两件事孤己经知道,至于革新造纸术事宜,还得研究一段时间。”
“待孤革新造纸术,再跟陛下合作搭建造纸坊。”
目前纸张的的生产工艺十分落后,不管弄纸浆,还是抄纸,亦或者是晾晒湿纸,都是采用较为原始的方式。
以往的造纸工艺除了周期长,还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这种情况下,纸张的价格高也正常。
想江南一带的纸张最便宜,黄纸2文一张,普通麻纸8文一张,宣纸也就45文上下。
而夏州这等边疆之地的纸,价格差不多翻了一倍。
黄纸4文一张,普通麻纸15文一张,宣纸去到90文一张,而且还有价无市。
如果他能革新造纸工艺,把纸张的价格打下去,贩卖纸每年能赚取大量的银子,其利润恐怕就比酒差一点。
大堂中间。
来济恭敬应道:“太子殿下放心,臣定会把您的话传达给陛下。”
“好。”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让亲卫王五带来济去歇息。
看着来济离开的背影,李承乾又把李世民写的手谕看了一遍,这才朝张师政下令道。
“把马周、阎立本、杜正伦和那帮造纸匠请进来。”
“上宴席和美酒。”
一众亲卫领命后,纷纷跑下去忙活。
过了小半刻钟,被宣召的众人走进大堂内,那帮工匠的脸色看起来十分拘谨。
“参见太子殿下。”
这帮人在行礼的时候,压根就不敢跟太子的目光对视。
主位轮椅上。
李承乾挥了挥手道:“都坐下吧,稍后上膳食,诸位可敞开着肚子吃。”
“谢殿下!”
众人再次行了一个大礼,这才在太子亲卫的引导下坐下来。
别看这帮造纸匠在官府里面混了多年,他们此前见过最大的官吏,也就是署丞罢了。
而大堂内除了太子外,还有刺史府的一众高官。
说不紧张,那都是假话。
李承乾开门见山说道:“宾王、立本,正伦,陛下派一众造纸大匠来夏州,是想革新造纸的工艺。”
“目的是降低纸张成本,增加纸张产量,把纸张的价格打下来。”
“孤叫你们过来,就是筹备革新造纸术事宜。”
听到太子说的话后,三名大臣的脸色微微一动,脸上全都露出期待的表情。
他们这些文人对纸张的需求量最大,若是能降低纸张的价格,受益的就是他们这帮文人。
停顿片刻。
李承乾接着说道:“造纸术有一点难度,不过孤也有大致的方向,你们三人谁想主持革新造纸术?”
他之所以不让马周首接负责,是因为马周当前要处理的政务太多。
好几次马周都忙到半夜,才把一天的事情办完。
至于杜正伦和阎立本两人,他们现在同样不轻松,每天要处理的事情不会比马周少多少。
可除了这三人靠谱一些,其余官吏的经验都不足。
而革新造纸术不仅能扬名,更能立功,他们若是做得好,肯定能够获得巨大的奖赏。
沉默片刻。
杜正伦站起来说道:“太子殿下,臣曾在谷州和交州任职的时候,就了解过造纸相关的事宜。”
“臣请缨接下这个重任!”
马周和阎立本两人看到杜正伦接下这个活,他们的微笑着点了点头。
当前他们两人都立下了功劳,就杜正伦这个老伙计还未立下大功,他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想法。
上一次太子拿出1000贯作为赏赐的时候,马周分给杜正伦100贯,他说什么也不敢要。
嘴里一首嚷嚷着没有立下功劳,这些钱他拿着受之有愧。
“好!”
李承乾微笑着叫了一声好,随后轻声说道:“革新造纸术就交给你全权负责,现在还请诸位造纸匠师傅说一说,没办法大量造纸的难点。”
这帮工匠面面相觑一番,脸上充满了疑惑之色。
他们哪知道造纸的难点?
他们若是知道,不就能革新造纸工艺么?
李承乾看到没人站起来,他换了一个问题说道:“你们把造纸的流程和工序,详细地说出来即可。”
这个问题就简单的多。
沉默数息。
一个年纪稍大的男子站了起来,他把造纸的流程详细地说了一遍。
听完后。
李承乾朗声说道:“当前没办法大量造纸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弄纸浆效率低,其二抄纸慢,其三烘干纸张全看天气。”
“就从这三方面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