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这都是小事情。
李承乾微笑道:“宾王,你让预订房舍的人先给5贯定金,拿到房子后每个月固定给500文,给足52个月即可。”
“多给的2个月,就当是利息。”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说道:“有钱的人也可一次性交完房款,我们也不需要收额外的利息。”
这
还能这么贩卖宅院?
马周听到这个买宅院的方式,他的脸上充满了惊愕。
原本一套房舍的价格为30贯,可按照这种给钱的方式,将士们须多给1贯。
但将士们可以提前5年住进宅院,相信不少人都乐意。
毕竟将士们现在的收入很高,平均每人一年能赚取10贯以上,而且将士们吃住都不用钱,赚多少钱就能存多少。
不出三年,他们都能买一套宅院。
沉默片刻。
马周钦佩道:“太子殿下圣明!”
这才是圣明之君啊!
太子殿下如果能让2万名士卒住上新房舍,那绝对是名留千古的大事。
而且在夏州居住的人越多,这里以后也会成为繁华的塞上城池。
就好像居住西十余万百姓的并州一样,成为北方的重城。
紧接着李承乾又询问了制盐和制家具的进度,这才让马周去忙活,他则一个人回庄园。
下午。
李承乾正在大堂内看书,忽然张师政走进来禀报道。
“太子殿下,朝廷派内侍过来了。”
“他就在前院等候。”
李世民又派内侍过来?
这么频繁?
这段时间李世民每隔十天八天,就会派内侍来一趟夏州,有时候三天派人来一次。
这种情况,以前可从未有过。
李承乾轻声说道:“请内侍进来吧。”
“诺。”
张师政领命后快步离开。
没过多久,一名中年内侍快步走了进来。
“参见太子殿下。”
“陛下让臣给您送了一封手谕。”
张师政从内侍手中接过手谕,快速将其交到李承乾的手中。
这封手谕很简短,李承乾很快就将其看完。
李承乾把手谕放下说道:“你回去跟陛下说,下个月孤会让百姓回去收割粟米,但百姓要是不愿意回去,孤也没有办法。”
跑来夏州干活的百姓,家中基本没有种多少田地。
加上他们家中有人收割庄稼,也不需要他们特地跑回去,还不如在夏州做到年底。
将近五个月的工期,最少也能带1250文回去。
那些工匠师傅,甚至能带3000文回去过年。
谁会愿意走?
内侍恭敬应道:“遵旨。”
说完正事。
李承乾轻声说道:“魏王举办的中秋诗会,如今有多少人报名?”
他在飞天酒外写下的10首诗词,至今都没有大才过来对出下句,也不知道他们想不出,还是在来长安的路上。
毕竟江南一带距离夏州很遥远,最少得走两三个月的时间。
内侍禀报道:“回太子殿下,迄今为止己有300余人报名,其中以弘文馆生和国子监的人为主,各地的士子不多。”
“诗会举办的地点在平康坊,评分的人为代检校黄门侍郎许敬宗,谏议大夫褚遂良,秘书监颜师古。”
就这么点参赛人员?
李承乾还以为这场针对全大唐的诗会,少说也能吸引几千名士子。
没想到就区区300余人,这规模也大不到哪里去。
不过评分的三个官吏倒是不错,他们都是才华横溢之人,而且在作诗一道也颇有造诣。
李承乾接着问道:“前三甲的奖赏如何设定?”
内侍连忙回道:“魁首奖赏100万文,榜眼奖赏50万文,探花奖赏30万文。”
差距这么悬殊?
难道李泰那小胖子,内定好魁首的人?
魏王府文学馆有大批的大儒,他们又提前知晓题目,经过数月的思索作诗,肯定比现场作诗的效果好。
毕竟能灵感乍现,做出千古名诗的人,当前还凤毛麟角。
“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让亲卫把内侍带下去休息。
想到李泰举办的中秋诗会,李承乾用手轻轻地敲在案几上,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过了许久。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坏笑:“得派人把诗会的赏赐拿过来才行!”
小胖子李泰举办的诗会,一共拿出300万文奖赏给前20甲,其中魁首就占了三成三。
魁首的100万文奖赏,折算为1000贯。
这笔钱都能在长安买三套大宅院,一点也不少!
李泰举办的中秋诗会题目不难猜,肯定有赏月、爱国和写景的题目。
到时候他抄几首诗,派人拿去领赏即可。
“让谁去比较合适?”
李承乾思索了一番,很快做出决定。
“就让裴炎过去!”
此人担任多年的弘文馆生,其才学被朝廷知晓,他去拿奖励不会有人怀疑。
想清楚后。
李承乾当即抄了三首诗下来,随后跟张师政下令道:“把录事裴炎叫过来。”
“诺。”
张师政领命后快步离开。
过了小半刻钟。
儒雅俊朗的裴炎,在张师政的带领下,大步走进大堂。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把宣纸交给他说道:“裴炎,魏王正举办中秋诗会,魁首的奖赏为1000贯。”
“孤对诗会的题目进行了一番分析,并想好三首诗。”
“你代孤去把这笔赏钱拿回来,事成之后孤给你15贯的辛苦费。”
什么!
太子殿下己经想到三首诗!
他跑跑腿就能拿15贯!
裴炎连忙躬身行礼道:“谢太子殿下关照,下官定不负重托,把这笔奖赏拿回来!”
看着神色激动的培训,李承乾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承乾接着说道:“裴炎,除了这三首诗的主题外,你也想想其他主题的诗,到时候用来应对突发情况。”
“只要你能作数一首诗,其他两首诗也会给你拉分。”
要是有一首诗不是他押的题目,就得靠裴炎自己想办法应对。
给裴炎15贯的辛苦费,其作用就在这里。
裴炎拱手道:“臣遵旨!”
李承乾挥了挥手道:“现在距离中秋诗会就8天时间,你明日出发回长安报名吧。”
“诺!”
裴行再次躬身行礼,这才大步离开大堂。
走出前院。
裴炎忍不住会打开纸张看了一眼,他的瞳孔猛地大张。
“这”
“三首都是千古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