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用曲辕犁耕地比首犁快西成!
这么夸张!
百官听闻李世民的话,他们纷纷仰起头,双眼首勾勾地盯着御台上的新犁。
愣住数十息。
太子少詹事张玄素率先站起来说道:“恭贺陛下得此神犁,此乃江山社稷之福,亦是天下万民之福!”
“太子殿下圣明!”
虽然太子对他不礼遇,但是张玄素仍然全力护着太子。
过了数息。
太子左庶子李百药也站起来:“殿下心系百姓,革新出此神犁,从此百姓耕种稻田和开荒,亦无忧也!”
“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有了张玄素和李百药的带头,东宫的一众属官纷纷站起来大声祝贺。
他们先是肯定太子的功绩,再祝贺陛下和大唐社稷。
紧接着杨师道、高士廉、李靖、李绩、萧瑀、李道宗和唐俭等中立大臣,他们也站起来恭贺道。
“太子殿下圣明!”
“陛下圣明!”
这帮忠心大臣心里清楚,太子之位不会这么快决定出来。
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也不知道太子之位花落谁家,魏王?晋王?还是太子地位不变?
魏王府和晋王府的幕僚愣住片刻,他们也纷纷站起来跟着一起喊。
只不过他们脸色,看起来无比复杂。
特别是野心初显的长孙无忌,他原本支持晋王登基的心思,也在这一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太子可能不会被废!”
“支持晋王还有意义吗?”
随着这个念头的冒出,长孙无忌的心绪卷起滔天巨浪。
至于魏王府的一众幕僚,他们的心仿佛塞进一个大拳头,显得无比沉重。
“难道还有变故?”
“发动宫廷政变的太子,不可能有机会吧?”
“可陛下态度不明啊!”
他们这些天喝过多场庆功宴,准备庆祝魏王被立为太子。
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他们显然喝早了。
御台上。
李世民听到百官对嫡子李承乾的夸赞,他的脸上也充满了喜悦的笑容。
自从李承乾误入歧途后,百官很久没有夸赞过他。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诸位爱卿,都坐下吧。”
纵览百官不同的神色,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动,不过脸色依旧保持着淡然。
过了数息。
李世民朝工部尚书杜楚客下令道:“杜楚客,工部要尽快把曲辕犁推广出去,让江南诸道、剑南道和岭南道的刺史,派工匠去教导百姓制作新犁!”
“若有官吏怠慢,严惩不贷!”
当前大唐农业最发达的地方,为河南道、河北道和关内道,这些地方人口密集,人工开掘的水渠众多。
其次是淮南道和江南道,这两地水热充足。
农业最落后的地方为山南道、陇右道、剑南道和岭南道,这些地方气候恶劣,地形复杂,却人口稀少。
有了贞观犁的加持,相信江南诸道也能发展起来。
工部尚书杜楚客持着笏板站起来,他脸色严肃应道。
“臣遵旨!”
安排好重大事情,李世民也没有继续多说。
他站起来说道:“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李靖、李绩和萧瑀,你们随朕去两仪殿议事。”
“退朝!”
商议边防将领的调防问题,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甚至他还要派遣监察御史和探子,前去边疆暗查那帮官吏和将领,究竟有没有反心。
“恭送陛下。”
在百官的恭送声中,李世民背负双手大步离开太极殿。
魏王府的一众幕僚面面相觑,他们眼神交流一番后,默契地往武德殿走过去。
武德殿内。
李泰看到一众幕僚走进来,他的右眼皮猛地一跳,心里顿时涌现出不好的预感。
“怎么回事?”
“为何本王会心神不宁?
“不会跟李承乾那个瘸子有关吧?”
想到李承乾嚷嚷有解决马蹄磨损的办法,还有昨天上呈给父皇的新犁,李泰的心里也冒出一抹担忧。
就在李泰愣神之时,一众幕僚走到大殿中间行礼道。
“参见魏王殿下。”
李泰收敛心神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联袂过来武德殿,可是有要事禀报?”
他的脸上,还保持着一抹淡然的微笑。
韦挺犹豫一番,随后低声禀报道:“启禀殿下,太子殿下上呈一张新犁给陛下。”
“此犁名为曲辕犁,将作监的人通过耕作对比,发现曲辕犁耕地比首犁快西成。”
“如今陛下龙心大悦,恐取消废太子之心!”
这一道消息如同惊雷,顿时炸响在李泰的心神上。
这这怎么可能!
李承乾那个瘸子捣鼓出来的新犁,竟然真的发挥出奇效!
他的身边究竟出了什么能人!
李泰想到自己昨日当着父皇的面,讥讽李承乾那个瘸子上呈的新犁,他胖嘟嘟的脸色便感到火辣辣的痛。
大意了!
不该妄作结论啊!
自从李承乾那个瘸子发动宫廷政变以后,便不能用以前的认知去看待他,得转变思路才行。
愣住许久。
李泰长呼一口气,他朝一众幕僚下令道:“你们私下谋划,派遣一名探子潜伏在李承乾的身边,本王要随时掌握他的一举一动!”
派遣探子到太子身边?
难啊!
刘洎脸色为难道:“殿下,如今太子身边只有侯君集、杜荷和赵节等一众党羽,婢女和侍从都没有带去,安插探子恐怕难以实现。”
“派人去夏州倒是没问题,但没办法掌握太子的具体情况。”
太子身边的人都是心腹,他们派人过去如何能成事?
至于派商旅去夏州,又接触不到秘密消息。
其余一众幕僚纷纷低头思索,脸色看起来无比凝重。
高台上。
李泰沉声说道:“李承乾派人献新犁给父皇,为了拿父皇珍藏的虎头明光铠和方天画戟,可见李承乾招募到身材高大魁梧的将领!”
“你们搜罗一名还未出仕的魁梧男子,花重金将其收买,再派他去太子身边。”
好计策!
众人听到李泰的提议,他们的眼神一亮。
送美人给太子或许没用,但送魁梧俊朗的男子,说不定好男风的太子感兴趣!
众人纷纷大拍马屁道。
“殿下高明!”
李泰的嘴角微微一抽,他脸色有些不喜说道:“以后你们呼贤明即可,不必呼高明二字!”
呃
众人表情一愣。
他们快速思索一番,很快明白其中的原因。
“太子名叫李承乾,字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