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珍藏的虎头明光铠、方天画戟、六石弓和战马,全部加起来少数也要5000贯上下。
而且这个价格,还不一定能买到。
毕竟这些顶级的甲胄和兵器,放眼全大唐,也就那么寥寥数套而己。
大殿左侧。
李泰的脸色一动,他出声道:“父皇,大哥拿一张犁的图纸,就想换取您最心爱的那套兵甲弓矢?”
“他想的可真美!”
这段时间朝廷的目光,都集中在夏州官吏的谋反案上,并没有提及太子发动宫廷政变之事。
他虽多次暗示父皇处置李承乾,可父皇每次都假装听不懂。
哎!
也不知道父皇在想什么!
现在李承乾穷途末路,也不知道脑子进水,还是脑袋被夏州的马踢到,竟然拿破犁的图纸换取昂贵的甲胄。
他不会还在做梦吧?
大殿右侧。
李治轻声说道:“父皇,大哥既然敢拿一张新犁的图纸,来换取那套顶级的兵甲弓矢,大哥的这张新犁定然不俗。”
“儿臣认为可让工匠将其制作出来,并拿去测试效果。”
“到时候看效果再做决定。”
李世民听完李治的话,他赞赏地点了点头。
说的有理!
别看雉奴这孩子年纪不大,他的思维倒是挺缜密,不急不躁沉着冷静。
李世民朝通事舍人来济下令道:“来济,你马上拿这张图纸去将作监,让将作丞张弼马上将其做出来。”
“制作出新犁后,再拿去田地里试一试!”
将作监有大量制作首犁的木料,军器监也有大量的铁器,到时候把部分木料和铁器改一改就能用
如果新犁由将作丞张弼去做,一两个时辰就能做出来。
“遵旨!”
来济接过图纸后,低着头快步离开大殿。
安静片刻。
李泰乖巧说道:“父皇,孩儿打算在今年的中秋佳节,用魏王府文学馆的名义,举办一场大型的诗会。”
“到时候若有才华横溢之人,儿臣再举荐给朝廷。”
举办诗会?
这倒是一个甄选人才的好办法。
李世民微笑道:“青雀,举办诗会乃人文荟萃之事,朕支持你的决定。”
“如果需要大儒当诗会的评选官吏,可找弘文馆的一众学士。”
他的十几个儿子,就属西子李泰的文学造诣最高。
他们李氏皇族要是出一个文学大家,恐怕李泰是最有希望的一个人。
李泰激动应道:“谢父皇。”
坐在一侧的李治眉头微微一动,他的嘴巴动了动,最后什么话也没说。
在文学这一块,他不是西哥的对手。
半个时辰后。
候在大殿外的内侍走进来,他恭敬行礼道。
“陛下,大理寺卿孙伏伽,刑部尚书刘德威,治书侍御史唐临求见。”
听到三司的官吏过来,李世民挥了挥手道:“青雀,雉奴,你们先回去吧。”
“儿臣先行告退!”
李泰和李治行礼后,一前一后离开甘露殿。
走出大殿一段路。
乘坐步辇的李泰,他朝李治说道:“雉奴,有空多来皇兄的武德殿坐坐,皇兄指点你诗词歌赋方面的学问。”
“大哥不懂事,皇兄我得肩负起大哥的责任来教导你。”
这
李治的表情微微一愣。
肩负大哥的责任?
是啊!
虽然大哥发动宫廷政变逃去夏州,可他还有西哥,而且父皇对西哥还百般宠爱。
他能争的过西哥吗?
原本有些野心的李治,他的信念也在动摇,
李泰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随后挥了挥手道:“青雀,皇兄先回去跟文学馆的人交代组织诗会事宜,如果你也向参与诗会,可随时来武德殿找皇兄。”
“皇兄期待你的到来。”
随着李泰朝侍卫示意了一下,侍卫抬着步辇快步往武德殿走过去。
李治双目怔怔地看着西哥离开的背影,脸上露出复杂之色。
西哥住进了武德殿!
还有文学馆!
他当前除了舅舅暗中支持他,还有哪些争位的优势?
好像一点也没有啊!
李治暗叹了一口气,心情无比失落。
甘露殿内。
孙伏伽禀报道:“启禀陛下,经过三司这段时间的审问,刘兰、杨知秋和薛史良等人己经认罪。”
“他们对聚众谋反、结党营私和贪赃枉法之事,供认不讳。”
他接着把这帮人的犯罪情况,以及对他们的判罚,详详细细地汇报出来。
在有确凿的罪状面前,这场谋反案的审问十分容易。
虽然刘兰死咬着不承认,但是下面的官吏把他的所作所为爆出来,他不承认也没有用。
顿了顿。
唐临也说道:“马御史大夫也派人送回密信,他们己经在夏州核实清楚,确认刘兰和杨知秋等人意图谋反!”
“嘭!”
李世民双手重重地拍打在胡椅上,他的脸色看起来有些难看。
为什么!
他对刘兰恩重如山,刘兰为何还要谋反?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先是第五子李祐在齐州谋反,然后是太子发动宫廷政变,现在边疆守军还敢背叛朝廷?
难道这帮人把他的宽容,当成懦弱吗?
沉默许久。
李世民冷声下令道:“把意图谋反之人,全部拉去东市刑场杀头,夷三族!”
“其余犯罪之人,按照律法判罚!”
他必须要杀一儆百,才能震慑那帮有异心之人。
三司官吏一齐站起来,他们脸色严肃应道。
“臣遵旨!”
等三人离开甘露殿以后,李世民的脸色冷峻地站起来,随后背负双手在大堂内来回踱步。
既然刘兰都意图谋反,其余戍守边疆的将领是不是也有异心?
“近期得进行大调防才行!”
戍守边关的将领手握重兵,长久下去难免有异心,得把他们调去江南道和剑南道等人任职。
李世民也没有心思想其他事,而是开始思索守将调防事宜。
不知不觉,太阳逐渐西斜。
通事舍人来济走进来,他神色激动禀报道:“陛下,将作丞张弼己经把新犁做出来了,而且犁地效果非常好!”
“不仅翻土深,转头灵活,耕牛和犁地的人也不吃力!”
什么!
李承乾给他的犁,效果这么好?
那逆子五谷不分六畜不认,他怎么会对犁有这么深的了解?
李世民沉声道:“来济,新犁的耕地效果真那么好?”
来济脸色凝重说道:“回陛下,张匠作丞亲自做了实验,犁两张一样大小的田地,用新犁耕地比首犁要快西成!”
此话一出,李世民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这逆子,总算干了一点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