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来复命的李绩,在听到陛下询问的话后,他当即抱拳行礼道。
“回陛下,太子和侯君集等人己离开。”
“他们除了把魏王带走,还把驻守玄武门的虢国公,也一并带走。”
啪嗒
李世民手中的竹简掉落地上。
这逆子把青雀带走不说,还把自己的心腹爱将张士贵也带走,真是给他一点台阶就顺杆爬。
李世民沉声问道:“那逆子有没有留话?”
李绩连忙说道:“据戍守玄武门的士卒所说,太子殿下让虢国公替他立下一个大功,再把虢国公安全放回长安。”
他接着把李承乾和张士贵的对话,粗略地说出来。
听完后,李世民再次陷入沉默之中。
今天李承乾的所作所为,跟他平时的作风完全不一样,不仅态度强硬,脑子也十分好使。
难道这才是李承乾的真面目?
沉默片刻。
李世民缓缓转过身,他担心问道:“今天这一战,一共有多少士卒伤亡?”
他最担心的便是士卒的伤亡,如果死伤的人太多,明日朝会上群臣的反应恐怕会比较大。
李绩脸色古怪道:“回陛下,此战并无将士战死。”
“镇守玄武门的600人,以及戍守各个宫门的135名士卒,他们在甲胄的保护下只是受了点轻伤。
“尚药局的太医正在给士卒们包扎伤口,多休养一段时间即可。”
什么!
没有士卒死亡?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充满了惊愕。
李世民眉头紧皱:“东宫的那帮逆贼,他们的伤亡如何?”
李绩表情诧异应道:“东宫的骑兵基本都身披重甲,在甲胄的保护下,他们同样没有战亡者。”
重甲骑兵?
李世民腾地一下站起来:“东宫什么时候组建了一支重甲骑兵?”
“难道兵部一首没有察觉出来?”
这逆子还真有能耐,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藏匿着这么一支重甲骑兵,怪不得他有胆量发动宫廷政变。
要知道养一个重甲骑兵,单是在兵甲和战马上面的花销,最少都要200贯上下。
豢养1000名重甲骑兵,一年最少都要花销30万贯。
这逆子哪来这么多钱?
难道武功苏氏、京兆杜氏和汉王李元昌等人,暗中给这逆子钱财?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表情也变得无比凝重。
大殿下方。
李绩摇了摇头:“回陛下,臣亦不知晓。”
“东宫戍卫的调动不在兵部管辖内,臣也没有接触东宫和太子的机会,或许此事是太子殿下的同党协助。
连陛下都不清楚此事,他这个臣子又怎么可能知道?
他这个兵部尚书虽执掌大唐的府兵,但他的手压根就伸不进皇宫内的戍卫,更伸不进戒备森严的东宫。
李世民听到李绩撇清和东宫的责任,他微微点了点头。
朝中的一众武将,当属李靖、李绩、程咬金和尉迟恭等人最会明哲保身,他们都不敢掺和皇权的争端。
不像野心勃勃的侯君集,竟然背叛他!
原本因为李承乾谋反伤神的李世民,想到侯君集那个心腹爱将也背叛自己后,他的心情顿时变得无比沉痛。
沉默良久。
李世民挥了挥手道:“李绩,你先下去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臣先行告退。”
李绩拱手行礼后,快步离开压抑的大殿。
看着李绩离开的背影,李世民背负双手在大殿内来回踱步,他的脸色比半刻钟前好了许多。
想到李承乾今天跟他对峙的表现,李世民低声呢喃道。
“没有士卒伤亡,倒是万幸!”
“难道不杀害将士的性命,给自己留有余地,也在李承乾的谋划当中?”
“李承乾什么时候心思如此缜密?”
不知道为何,他总感觉变了一个人的李承乾,这一次去夏州能给他带来惊喜。
就在李世民沉思之时,内侍走到御台下方禀报道。
“陛下,晋王殿下求见。”
雉奴过来了?
李世民回过身,挥了挥手道:“你去跟晋王说,朕今晚谁都不见,让他回去吧!”
“这段时间让晋王别住在皇宫内,让他回去晋王府住。”
换做平时他肯定会见这个嫡子,但他今天哪有这个心思?
见到李治,他也会想到李承乾和李泰两人。
“诺。”
内侍领命后快步离开。
甘露殿外。
当李治听到父皇不想见他,还让他回晋王府住的消息后,他的表情虽无太大变动,但心里充满遗憾。
李治对内侍说道:“还请转告父皇,让父皇别动怒,注意龙体安康。”
“遵命。”内侍躬身应道。
李治抬头看了一眼漆黑的大殿,随后心思复杂地离开。
大半个时辰后。
李治在晋王府士卒的护卫下,回到位于保宁坊的晋王府。
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年轻男子,他看到李治从轿子上走下来,连忙迎上去低声禀报道。
“殿下,赵国公来了,他就在大堂内等候。”
舅舅来了?
李治皱眉问道:“李义府,赵国公来了多久?”
此人是晋王府记室参军事,也是扳倒长孙无忌,支持武媚娘的奸佞之臣。
李义府与许敬宗和崔义玄等人狼狈为奸,贬杀忠臣,协助武媚娘窃取权柄。
他现在只是八品官吏,属于不起眼的小喽啰。
李义府低声说道:“殿下,您去皇宫面见陛下的时候,赵国公便过来了。”
“下官看赵国公的神色,好像有些激动。”
舅舅神色激动?
难道想助他成为太子?
想到这个可能,李治的心头一热,他快步往大堂内走进去。
李治刚走进大堂,便朝一众侍从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没有本王的命令,谁都不允许靠近大堂三十步!”
“诺。”
几个婢女行礼后快步离开。
不等长孙无忌站起来行礼,李治率先躬身问好。
“拜见舅舅。”
长孙无忌把手中的茶杯放下,他站起来满脸笑容道:“雉奴,你方才可是去皇宫面见陛下?”
通过两人的称呼可知,他们此刻是以舅舅和外甥的身份相处。
李治点了点头:“舅舅,我听闻大哥率兵攻破玄武门,还把西哥抓住,我想到父皇会为此伤神,于是去皇宫开导父皇。”
看着乖巧孝顺的李治,长孙无忌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的三个外甥,太子荒淫无道,魏王贪婪阴翳,只有晋王的性格仁厚孝顺。
在他看来,晋王才是太子的最合适人选。
而当下,便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