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的初春带着料峭的暖意,共荣库的育苗场已热闹起来。十八个刻着万疆星图的育苗盘整齐排列,盘上的星环纹在晨光里泛着淡光,像撒了层碎银。小穗蹲在最前排的盘前,指尖轻轻拂过覆土的表面,那里有个不起眼的小鼓包,土粒正随着底下的动静微微颤动——这是万疆混育种籽的第一株新芽,昨夜星力监测仪显示,它的芽尖已顶破种壳,带着墨绿、绛红、银白、乳白四色光晕,像把浓缩的万疆霞光揣在怀里。
“星明哥,它要出来了!”她回头朝场边喊,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膝头的竹篮里放着十八色星纱布,是焰朵连夜赶制的,每块布上都绣着对应地域的符号,西域的驼铃、南疆的孔雀、东海的船锚、雪原的驯鹿……这是约定好的,新芽出土时,要用原产地的布轻轻裹住,让它知道自己的根来自哪里。
星明举着全息记录仪快步走来,镜头对准那个小鼓包。屏幕上的热成像图里,一抹鲜亮的绿色正往上拱,四色光晕在周围形成圈涟漪,与万疆星图的光谱完全吻合。“安达乐的信刚到,”他调整着焦距,“西陆混育的新芽已展开子叶,叶面一半是西陆的赤红焰纹,一半是北漠的土黄沙纹,风一吹,两种纹路会顺着叶脉流动,像在打招呼。”
话音刚落,覆土突然“噗”地裂开道细缝,露出点嫩红的芽尖,尖上沾着层晶莹的黏液,在光下折射出四色光——那是混育种籽特有的“万疆露”,星明的监测报告里写着,这露水里含着十八种地域的微量元素,能让新芽在任何土壤里扎根。
“快用西域的布!”小穗慌忙从篮里取出墨绿麻布,布上的驼铃绣纹在光下闪闪发亮。她小心翼翼地把布铺在芽尖旁,刚碰到露水,布纹突然泛起淡金,驼铃图案竟像活了似的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叮铃”声。
“是西域的星力在回应!”星明的记录仪捕捉到这一幕,屏幕上的光谱图里,西域的墨绿谱线突然高涨,与新芽的光晕形成完美共振,“阿古拉大叔说,戈壁的驼铃声能给幼苗壮胆,看来是真的!”
就在这时,第二株新芽在南疆育苗穴里破土而出,绛红色的芽身缠着细如发丝的气根,像南疆“缠树”藤的迷你版,却在气根顶端带着点东海银白藤的吸盘,刚接触到盘边的竹架,就牢牢粘了上去。“它同时长了两种根!”赶来帮忙的依拉惊呼,她的发间别着蓝花楹,花瓣落在新芽上,立刻被气根轻轻卷住,像在欢迎来自故土的问候。
依拉用绛红锦布裹住芽身时,布上的孔雀绣纹突然展开尾屏,与气根的纹路交相辉映。“小妹说,这是藤在记认故乡的模样,”她笑着说,指尖的星环纹与芽尖的光晕轻轻碰触,“你看这气根上的小绒毛,一半是南疆的防蚁刺,一半是东海的储水囊,既不怕雨林的虫,又耐得住海岛的旱,比单一品种厉害多了。”
东海的育苗穴也有了动静。银白的芽尖顶着片卷曲的子叶,像只攥紧的小拳头,刚露出土面就往盘边的水槽倾斜,根须顺着槽壁往下钻,在水里轻轻舒展,竟同时长出两种根毛——一种是东海“逐浪”藤的耐盐根,一种是雪原“踏雪”藤的抗寒根。
“周伯说得没错!”阿海举着贝壳勺往水槽里添海水,勺柄的船锚纹与芽尖的银白光晕相呼应,“混育的根既能在海里泡,又能在冰里扎,就像咱们渔家人,既能驾船闯浪,也能踏雪赶海。”他把银白绸布铺在水面,布上的船锚绣纹遇水后化成串银泡,围着根须轻轻旋转,像在护航。
雪原的育苗穴最是沉稳,乳白的新芽直到正午才慢慢探出,子叶卷成筒状,表面覆盖着层细密的绒毛,像裹了层雪。乌力罕蹲在盘前,往周围撒了把碎冰,冰粒刚接触子叶,绒毛立刻竖起,把冰粒裹住慢慢融化,化成的水顺着叶脉流到根部,在土面凝成个小小的星环。“乌力罕大叔说这叫‘融冰术’,”他咧着嘴笑,鼻尖冻得通红,“哪怕在冻土上,它也能自己化雪取水,还能把多余的水变成冰壳,挡住寒风。”
他用乳白毡布盖住新芽时,布上的驯鹿绣纹突然泛起霜花,与子叶的绒毛连成片,在阳光下闪着冰晶的光。“你看这毡布的毛,和子叶的绒毛多像,”他指着两者的连接处,“就像雪原的母鹿在给小鹿喂奶,亲着呢。”
育苗场的另一边,焰铁正带着学徒搭建新的星力棚。棚架用十八种金属合铸,西域的墨铁做立柱,南疆的赤铜做横梁,东海的银砂镶边,雪原的寒铁做底座,连接处缠着万疆的混合藤条,刚抽的新叶在风里轻轻摇晃,叶片上的星环纹比育苗盘里的更清晰。“这棚得比原来高五尺,”他抡着锤子固定节点,火星溅在新芽上,被万疆露化成细小的水珠,“要让万疆来的信使远远就看见,长街的混育苗长得有多精神。”
焰朵提着竹篮送来新蒸的星麦糕,糕上的星环印模是用十八种木料刻的,咬一口能尝到西域的沙枣甜、南疆的椰香、东海的鱼鲜、雪原的奶香。“给每个育苗盘旁放一块,”她把糕摆在十八角石桌上,石桌的星纹被晨露浸得发亮,“李婶说这叫‘以食养苗’,让新苗在长街的土里扎根时,也能尝到万疆的滋味,心里踏实。”
午后的风突然变大,十八个育苗盘里的新芽同时往中间倾斜,子叶展开的角度完全一致,像在跳场整齐的舞蹈。银羽鸟群与万疆信使鸟同时飞来,翅尖沾着各地的花瓣,西域的沙枣花、南疆的蓝花楹、东海的浪花瓣、雪原的雪绒花,在育苗场上空织成流动的花帘。
领头的银羽鸟落在星明肩头,信筒里的贝叶纸带着十八处地域的印记,边缘还沾着点戈壁的沙、雨林的泥、海岛的盐、雪原的冰。安达乐的字迹在风里轻轻颤动:“万疆各地的混育苗均已破土,西域的芽能在沙暴里闭合叶片,南疆的芽会跟着萤火虫的光调整生长方向,东海的芽遇台风会自动缠紧船板,雪原的芽在极夜时能自己发光——它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万疆的智慧能融成一体。”
“快搭星力连廊!”焰铁扔下锤子招呼众人,“让长街的新芽与万疆的苗连起来,看看它们能不能说上话!”
学徒们立刻展开星力传导线,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育苗场与万疆星轨图。当电流通过的瞬间,十八株新芽突然剧烈震颤,子叶上的四色光晕同时亮起,在半空汇成个巨大的星环,环上的十八颗星与万疆星图严丝合缝。
“它们在共鸣!”小穗的声音带着哭腔,她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十八条曲线像十八条河流,在星环中心汇成片湖泊,“你看这频率,和西域的驼铃声、南疆的竹琴声、东海的浪涛声、雪原的雪橇声一模一样!”
暮色降临时,万疆的全息影像已通过星力连廊投射在育苗场上方。西域的混育苗缠着焰钢架,叶片在沙暴里开合自如;南疆的苗抱着绞杀榕,气根随着萤火虫的轨迹编织成网;东海的苗绕着桅杆,根须在浪里划出银亮的弧线;雪原的苗钻透冻土,雪绒叶在极夜里亮如星辰……十八处的影像在星环中旋转,最后与长街的新芽完美叠合,像幅活的万疆共生图。
阿砚站在星环下,看着孩子们用十八色布条给新芽搭起小棚,布条在风里飘得像面小旗。万疆混育志》,在新页上写下:
混育种籽破土,芽携墨绿、绛红、银白、乳白四色光晕,根具十八域特性:西域抗沙、南疆防蚁、东海耐盐、雪原抗寒……星力连廊通万疆,新芽与各地苗共振,光晕汇成星环,与万疆星图吻合。
新苗破壤,非独为展新貌,乃为证万疆之智可相融;星环连众,非独为显其广,乃知共荣之真谛,在于让每种特质都找到存在的意义,让每处土地的经验都能滋养他人,如这混育的芽,带着万疆的根,却能在任何地方长出独有的风景。
待其成藤开花,便是万疆同心的新证——共荣之花,从不是复制的模样,而是万疆智慧交织的万千可能。”
笔尖落下时,银羽鸟群与信使鸟带着新芽样本腾空而起,翅尖的光与星环的光晕连成一片,像条贯通万疆的银河。育苗场的新芽已展开第一片真叶,叶面上,西域的驼铃、南疆的孔雀、东海的船锚、雪原的驯鹿……十八种符号沿着叶脉流动,最终在叶心汇成颗闪亮的星,像在说:万疆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