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在阵地上的 673 团士兵还在抵抗,有的躲在断墙后射击,有的抱着鬼子同归于尽。
淮河的水几乎被染成了红色,漂浮着尸体和残破的棺木,寒风里,只剩下零星的枪声和鬼子的叫喊声。
此时51军主力其中114师342旅一部,正由旅长牟中炎的率领下,
朝淮河北岸的小蚌埠镇疾驰赶来。
林间的小路上,牟中炎站在路边,一旁的参谋不停地让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战士们虽然穿着棉衣,但衣服的棉花不说足够吧,
也可以说聊胜于无。
这就是如今国府军和鬼子交战的对比,可谓是从军、经、政、资源利用等全方面落后于它们。
漫山遍野跑动的,几乎全是两条腿的步兵,
隔老远才能偶尔看到一门炮被拉过去。
牟中炎忧心忡忡,时不时看向淮河的方向。
“报告旅座,前线有消息。”
一匹快马逆着跑动的队伍而来,
不等马停稳,便匆忙一跃而下,快速走至牟中炎身旁,耳语了几句。
“什么!”
刚听完,后者露出一脸震惊之色,随即很快收敛。
他想都不想,快速翻身上马,朝身旁指挥着队伍的副官说道,
“让弟兄们再加快些脚步,出事了。”
在催促之下,他们很快来到晏公庙前,正好碰上一股追击而来的鬼子分队,
双方一个照面,没有过多磨叽,当场抬枪便射。
解决完这股小股部队后,也惊起了庄内的鬼子,
屋顶上刚架设好的重机枪,对着开阔地朝他们疯狂扫射。
牟中炎来不及侦察,当即命令道,
“命令一营从侧翼迂回,二营正面强攻!”
牟中炎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参谋喊道,
“告诉一营营长,不惜一切代价端掉鬼子的重机枪阵地!”
一营的士兵猫着腰,沿着河堤的斜坡往新庄摸去。
鬼子的炮火很快复盖过来,炮弹炸起的泥土还溅了牟中炎一身。
他抹了把脸,一把推开想要上前劝阻的副官,
专心致志的观察眼前的战况,便看见二营的士兵已经冲到了村口,和鬼子展开了白刃战。
一名战士被鬼子的剌刀捅进了肚子,却反手抱住鬼子,把匕首插进了对方的喉咙,两人一起倒在地里。
这样的场景,在村口、村中央四处上演。
激战到傍晚,新庄和梅园子终于被夺了回来。
牟中炎站在新庄的村口,看着士兵们清理战场,地上躺满了日军和342旅战士的尸体,雪被血染成了暗红色。
他掏出烟袋,刚想点,通信兵跑了过来,
“旅座,军部来电,于军长让您今晚组织敢死队,务必夺回全部丢失阵地!”
牟中炎点点头,郑重地回复道,
“回电,342旅就算拼光了,也会先拿下丢失阵地。”
淮河南岸的日军指挥部里,第十三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正对着地图发脾气。
他转身看着像鹌鹑一样的泽田重德,说了一句一模一样的话,
“八嘎!难道没了飞机,勇士们就不会打仗了吗?
攻占一个小小的淮河阵地,竟然让你损失了两个大队?!”
荻洲立兵傻眼了,若是按照这个伤亡情况发展下去,就不是他们包111师饺子,
而是考虑该怎么撤退了。
泽田悲催的恢复道,
“师团长阁下,那几架重暴击机把楼炸了之外,还炸了一个我们的炮兵阵地,
导致炮火没有原先充足,这才。”
“八嘎,这都是你无能的借口!
你知道华中方面军的整体战略,务必要连通两岸,给李德临造成强大的军事压力,
方才好实施我们的歼灭计划。
继续强渡淮河,要是再失败,你就剖腹谢罪!”
泽田重德赶紧鞠躬,
“哈衣!属下一定完成任务!”
待泽田走后,荻洲立兵看着淮河两岸的布局图,喃喃道,
“51军,于孝候。”
把泽田叫过来,除了单纯痛骂一顿外,
还因为他们在内部的特高课组员弄到了第五战区的情报,
于孝候的51军作为第五战区临时组建的第三集团军,要在淮河一带几十公里的地域布防,
仅凭他们两个师的兵力,如此分散,是万万抵挡不住他们的进攻的。
但如此强的抵抗意志,还是震惊到了他。
如今他迫切需要知道第五战区的意思,是阻敌于淮河南岸,还是
第五战区司令部,
指挥室内人流涌动,四处都是接打电话,拿着电报的参谋人员,
李德临看着手上最新的电报,沉默不语,眉头紧皱着。
徐燕谋看出了他的心事,尤豫着上前说道,
“德公,先前我们打了两个胜仗,却是有些低估鬼子了,
没想到。”
李德临摆了摆手,
“这事是我考虑不周了,我光想着111师的战力,
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
李德临出神的看着窗外。
“是啊,我们堂堂一个战区,论装备,似乎还抵不过一个师。”
徐燕谋苦笑的摇摇头,看向李德临手上的电报,
二人的如今沉重的心情,便是来源于这份电报。
“51军尽管接管了淮河北岸一带的防线,
但他们人少,装备也少。
且一路长途跋涉,刚到战场不是进行防守,反而是组织了一场又一场的进攻,
这才重新夺回了淮河北岸的防线。只是如此一来,他们的伤亡太大了。”
李德临点点头,
“更关键的是,如今战场上,我们只见到了日寇的十三师团,
他们的一一六师团在哪,要干什么,我们都不清楚。
仅仅面对一个十三师团尚且如此困难,要是一一六师团也要过江,
那么我们到底要投入多少兵力,才能阻敌呢?”
李德临叹了口气,从前线传来的战报看,
日军甚至还没有出动战车部队。
幸亏在南岸守军撤退前炸毁了淮河大桥,鬼子只能紧急修复桥梁,才能将他们的重型装备弄过河,
不然,前线的情况只会更糟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这位第五战区司令,愣是找不到可以调遣的队伍。
北边需要留两个军防备华北方面军,还有一个听调不听宣的汤兵团。
南边111师被困滁州,51军已经撒出去了,
破局的方法,到底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