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统帅一声令下,
连草稿都没有起草的嘉奖令和委任状,在短短十分钟内便成为一份正式文件,摆在校长的办公桌上。
后者看完后,赞许道,
“写的不错,把我们国府军之气节表达了出来,
就按这个来吧,你们准备一下,在江城开启全城广播,
再明码通电全国宣读。”
“是!”
何部长诚惶诚恐的将文件拿下去,叹了口气,
他看了陆抗的履历,六天前,对方还是个地方部队的中尉连长,,杂牌中的杂牌,属于路边一条的那种。
随后被任命为上校团长,立马带人进金陵城支援。
说实话,保安团团长,给上校算是给高了的,这个军衔颇有种有给陆抗【壮行】的意思。
而如今,六天,从一个中尉升到少将!
如此快的晋升速度,如何不让人眼红啊。
要知道开战以来,战死的连长、团长有多少?数都数不过来。
校长给陆抗一下升到了少将,虽说对方肯定不可能活着享受到这份殊荣,
但这无疑开了个不好的头。
别的部队亦是这般壮烈,就问你给不给吧?
何部长最后感慨道,
陆抗这小子确实各方面都仿佛恰到好处一样。
金陵作为华夏首都,数天内被攻破,委员长忍着屈辱发表沦陷讲话。
德意志调停因战败同样失去继续下去的意义,
国民和军队士气低迷,华夏抗战前途微茫。
在这个时候,金陵竟仍有坚守力量,还能从里边传出消息,
保安团手上的装备又引起了德意志外交大使的关注。
调停重新开始有望,民众抗战信念被激起,
种种巧合下,有了这次的晋升命令。
当然,陆抗的那句“不负委员长之栽培”,应该是没起到作用的,
嗯,一定是这样。
半个小时后,江城的广播传来一道严肃的播音腔音调,
“下边临时进行一道广播,广播内容将由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静之何部长为我们宣读。
重复一遍,下边”
听到这,游行的民众顿时安静下来,纷纷抬头向头上的大喇叭看去。
“怎么回事?鬼子打过来了?”
“不能吧,不是说还在金陵吗?”
“何部长亲自讲话”
“各位江城同胞,华夏同胞,以及各海外侨胞,国际人士。
先生们,女士们,下午好,我是何静之。”
大喇叭内,传出何部长低沉的声音,
“下边,我们将面向全国宣读对陆抗团长,及其率领的全体将士在金陵城坚守的伟大壮举,予以表彰,并宣读对陆抗的晋任命令。”
稍微缓了缓,他继续说道,
“此次抗战绵亘五月,敌方最初企图,实欲不战而屈我。
我方所以待敌者,始终为战而不屈;不屈则敌之目的终不能达。
诚然金陵失陷,然我忠勇将士,于金陵废墟之中,仍坚旗抗战,
此等气节,惊天地而泣鬼神!”
“为彰此亘古未有之忠烈,兹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
特于晋授陆抗为陆军少将师长,所部升为新编【陆军第一一一师】!”
所有参战将士,皆荣列该师序列!此师番号,将永载史册,以为我华夏民族不屈之象征!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
念完嘉奖令后,何部长补充道,
“望我华夏军民,奋勇杀敌。
敌之武力终有穷时,最后胜利必属于我。”
‘轰!’
广播刚念完,接上收听的人们便如同开了沸水一般,开始激烈讨论起来。
“我了个乖乖,少将!
多少军人穷极一生都达不到这道坎啊”
“可不是嘛,淞沪、金陵那些阵亡的将士难免有失偏颇”
这样的声音刚出来,便被旁人瞪了一眼,
“怎么,你有本事,你也一个团守三天去,
然后向委员长讨功劳。”
“是啊,没看照片吗,人陆抗多年轻啊,便牺牲在金陵。”
不管支持或是反对,这一下,全国都知道空缺的一一一师番号,有了它的师长。
陆抗,这位只在广播上刚结识的团长,被任命为少将师长。
“哈气!”
借助虎式坦克的威力,已顺利突围至城外的陆抗猛地打了个喷嚏,疑惑道,
“我这也妹着凉啊,咱突然打喷嚏呢?”
忽然!
脑海中的系统传来一阵轻轻的提示音,但却让陆抗当场呆立在原地。
【职务系统激活】
【检测到宿主当前为“师长”。
炮兵团四营三连,配置105黄蜂自行榴弹炮12门,150野蜂自行榴弹炮6门,105lefh18榴弹炮16门,sfh150榴弹炮8门。
装甲团下辖三营,每营四连,每连分别配置17辆豹式坦克,17辆四号坦克,14辆虎式坦克,
全团共计187辆坦克(含指挥车)。
师直属单位有侦察营、防空营、突击工兵营、装甲歼击营(配置75 pak40自行反坦克炮)、
警卫连、通信营、医疗大队、后勤补给大队。】
看着长长的一排列表,陆抗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德意志机动作战力量的巅峰体现之一,
该师的后备兵源不是从新兵补充的,而是汇聚了当时能提供的所有精良装备和优秀兵源,
此刻一同由系统补充到了陆抗这。
之前种种做的一切有了直观的回报,不就是为了打鬼子吗?
“孙明远,准备一下,今晚给鬼子来顿狠的!”
“团长,现在是敌人在进攻”
“废什么话,到了这个关头,咱不会别的,就会进攻!
噢对了,我现在是师长了”
(继续三更,老果做到了!免费的小礼物送一下给陆师长可以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