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钟,梁振国就来到了轧钢厂门口。
一眼他就看到了又在看大门的邓海华。
“邓兄弟,开开门,我来报到了!”都是见过两次面的老熟人了,所以梁振国首接朝他喊道。
“好嘞。”邓海华嗓门很是响亮,利索地打开门,然后自来熟地搂着梁振国的肩膀说道:“科长和我说了,以后由我来带带振国兄弟。所以这段时间咱们是搭档了。”
黄科长这安排,似乎有些欠妥啊?
“哈哈哈,那就麻烦邓兄弟了。”但梁振国还是很给面子地笑道。
“对了邓兄弟,怎么我每次来都是你看守在门口的?”
“唉。”显然这是问到了邓同志的伤心处了,“都是科长心胸狭隘啊,之前有事找科长时,我喊的声音稍微大了那么一点点,可能吓到了他,就被他打发来看一周的大门。”
邓海华又叹了口气,又说道:“不过今天可不是我守大门的,是科长说你今天可能来,让我带你去劳资科报到,领衣服等等。还有带你去住处,今天你就好好安顿,不用来厂里了。”
“明天来就有事干了,最近我们保卫科可忙了。”邓海华最后压了压声音。
梁振国眉毛一挑,不是,看邓海华这么认真,看来事不小啊,他是一来就来大活了?
不过眼前还是安顿好再说。
两人来到劳资科,梁振国拿出工作指标和介绍信,很顺利地办理了入职,一入职他才知道,他现在领的是最低级30级的工资,一个月23块。。
也不知道是不是吹牛。
拿了轧钢厂保卫科的工作证件,又和邓同志去仓库领了两套蓝色的制服,还有鞋子。
听说还有冬季的衣服,不过不是现在领。
领完工作制服,就没什么了,保卫科是有配枪的,不过不能带枪回家,当然,除非有任务。
所以邓海华就带他首接离开轧钢厂,首奔安排他住处的街道办。
邓海华并没有坐他的自行车,而是推着他自己的车子出来,麻溜地往那处街道办去,一路上弯弯绕绕,显然很是熟悉这段路。
两人并排着骑,邓同志主动说:“我家也在这边,所以我熟得很,有什么不懂的随便问我。”
“行。”有问题梁振国自然不会客气。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交道口街道办,也就是他们的目的地。
“两位小同志你们有事吗?”
“婶子,我们是轧钢厂保卫科的,这个是我们科新入职的梁振国同志,上周厂里申请安排的住房就是他的,我们来领钥匙和登记。”
这时候邓海华很是靠谱,似乎也不是第一次来了。
“行,我来查查。”跟邓同志说话的办事员大婶转头去查询,隔壁的房门恰巧打开。
“杨主任!”
里边出来一个中年妇女,办事员大婶见状喊道。
“嗯,两个小同志是来办事的?”杨主任随口问道。
“对,给这个梁振国同志登记住处,听说安排好了,我现在看看。”
杨主任闻言顿时看向梁振国,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啊。
思索一番,杨主任就记起了是上次轧钢厂来给还没入职的保卫员申请住房,还要宽敞一些的。
而且巧的是,轧钢厂刚来申请,她晚上回去的时候,自己男人就又跟自己说如果有个叫梁振国的同志申请住房,稍微分好点的位置。
听说是孙所长让他帮忙说的。
当时她就有些好奇这梁振国是谁。
似乎有些关系,但又不像大院子弟,毕竟大院子弟也不用到这等分房子住了。
梁振国见杨主任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表情,好像认识他?不过不解归不解,梁振国露出招牌式的微笑,对着杨主任点点头,然后也跟着那大婶喊道:“杨主任。”
“小同志你好,虽然第一次见,但我听孙所长提过你,你和孙所长应该认识吧。”
梁振国了然,原来是从孙大爷那知道的他,至于孙大爷为什么和街道办主任提过他,他心中有数,只能在心里暗暗感激。
“我是认识孙大爷。”
杨主任笑着点点头,那就没错了。
“小吴,小同志是安排在南锣鼓巷东不压桥胡同那的12号院,你看看,没问题就给他登记一下。”
杨主任早就安排好了,轧钢厂和孙所长一起来跟自己要个方便,而且又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不是犯错,所以这个面子还是会给的。
“好的杨主任。”
“小同志就等她安排吧。”杨主任又对梁振国说道。
“好,谢谢杨主任。”梁振国感激道。
杨主任微笑点点头,在外面拿了些资料,便回去了办公室。
没多久,梁振国和邓海华拿着钥匙离开了。
“振国兄弟,你还认识一个所长啊,而且还和人家杨主任相识,那你咋还给厂里多送肉呢,你让你那所长大爷打个招呼,这房子的事就能办妥了。”
邓海华不解,他刚也看出,杨主任说的那个孙所长肯定和她打过招呼了。
所以我这肉白送了?
不过他不可能主动去麻烦人家孙大爷的,毕竟又不是亲大爷。但这次孙大爷帮的忙他记心里了。
心里想着,但梁振国嘴上说道:“没事,我现在也是咱们厂的人了,为厂里做贡献,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是咱们年轻人该做的事!”
邓海华顿时一脸佩服地看着梁振国,“振国兄弟思想觉悟真高!”
梁振国被他得有些不自在,指了指前面。
“邓兄弟,看路啊。”
“哦哦。”
两人年纪相差不大,从来不缺话题聊,加上邓同志似乎就是个话痨,一路上巴巴个不停,虽然吵得他脑瓜子嗡嗡的,但还是让他对这一片区域了解不少。
很快两人就到了南锣鼓巷,这里梁振国虽然没来过,但可是听过不少次啊!
对于这里,他还是相当好奇的。
以前他第一次听说南锣鼓巷时,还是在情满西合院的电视剧上。不过他刚问了邓同志,南锣鼓巷并不存在剧中所说的满是人才的95号院。
交道口街道办离南锣鼓巷并不远,两人骑车很快就到了他以后要住的东不压桥胡同。
虽然还没进大杂院,但对于这个便利的地理位置,梁振国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