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内
田见秀拄着长刀,站在东门城楼上。他面容枯槁,眼窝深陷,望着城外明军连绵的营火。
"田爷,"一个满脸菜色的老营兵颤声道,"弟兄们实在撑不住了。昨日又饿死了几十人,马匹也快杀完了"
田见秀沉默良久,忽然问道:"你说,若是开城投降,周遇吉会守信吗?"
那老营兵愣了一下:"听说听说周总兵军纪严明,在汝宁时对降卒还算宽厚"
就在这时,城外突然传来震天的炮响。田见秀猛地抬头,只见无数火流星划破夜空,朝着城墙呼啸而来。
"敌袭!全军戒备!"他声嘶力竭地喊道,但回应他的只有守军惊慌失措的哭喊。
潼关行辕,深夜军议
陆铮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亲兵掌灯入内,呈上一封密信。
"督师,周总兵八百里加急。"
陆铮拆信细看,脸上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他立即披衣起身:"传曹变蛟、诸位参将来见。"
不过一炷香功夫,众将齐聚行辕。
"洛阳己破。"陆铮将军报放在案上,"田见秀自尽,余部尽降。周总兵正在整肃城防。"
帐中顿时一片哗然。曹变蛟激动地站起身:"督师!此时正该乘胜追击,一举扫平关中!"
陆铮抬手止住众人的议论:"急什么?传令周遇吉,稳固洛阳防务,安抚百姓。
另,命史可法加快收复郑州,与洛阳形成犄角之势。"
陆铮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黄河:"李自成新败,军心涣散。但我们若逼得太紧,反倒会让他们同仇敌忾。
不如缓缓图之,先巩固河南,再图关中。"
西安闯王府
李自成颓然坐在虎皮椅上,听着牛金星诵读洛阳失守的急报。堂下众将鸦雀无声。
"田见秀将军自焚殉城,三万将士或死或降"牛金星的声音越来越低。
刘芳亮猛地捶案而起:"闯王!让末将领兵东出,与官军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李自成苦笑一声,"拿什么决一死战?洛阳一失,东出之路己断。
官军据险而守,我们难道要去撞潼关的铁壁吗?"
他环视众将,见人人面带饥色,不由长叹:"传令各营,收紧防线,死守潼关西线。另派人去汉中联络张献忠,就说就说我愿意与他结盟。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牛金星急道:"闯王!张献忠狼子野心,与他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啊!"
"那你说怎么办?"李自成猛地站起身,双目赤红,"等着官军一步步把我们困死在这关中吗?"
周遇吉骑马行走在洛阳街头,看着士兵们正在清理废墟,分发粥粮。几个老者跪在路旁,老泪纵横:
"将军将军终于来了"
周遇吉下马扶起老人:"老人家请起。从今往后,洛阳重归王化。
朝廷己下旨,免除三年赋税,大家都能安心过日子了。"
他转身对随行官员吩咐:"立即清查户口,分发农具种子。春耕在即,耽误不得。"
"将军,"一个文官犹豫道,"城中存粮不多,若是全都发放"
"先紧着百姓。"周遇吉斩钉截铁,"军粮我再想办法。传书给史巡抚,请他尽快调拨粮草。"
北京紫禁城,早朝时分
当洛阳光复的捷报传至朝堂,满殿文武尽皆动容。首辅李标持笏出列,声音哽咽:
"陛下,太后!洛阳光复,中原大势己定!此乃陛下洪福,将士用命!"
珠帘后传来周太后欣喜的声音:"陆爱卿运筹帷幄,周遇吉等将士浴血奋战,皆是大明的功臣!
传旨,犒赏三军,阵亡将士厚加抚恤!"
兵部尚书趁机奏道:"陛下,如今中原渐定,是否该考虑抽调兵力,加强九边防务?辽东那边"
"此事容后再议。"李标打断道,"当务之急是稳定中原,恢复民生。传令各省,妥善安置流民,尽快恢复生产。"
退朝后,李标与钱龙锡并肩而行。
"首辅大人,"钱龙锡低声道,"陆铮在潼关权势是否太过?如今又光复洛阳,只怕"
李标停下脚步,正色道:"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钱阁老,眼下最重要的是天下安定,其他事情,暂且放下吧。"
春风拂过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似乎也给这个古老的帝国带来了一丝新的生机。
然而在这看似明朗的局势下,暗流依然在悄然涌动。
潼关
烛火摇曳,陆铮与曹变蛟对坐在地图前。窗外春雨渐沥,更显帐内寂静。
"督师,"曹变蛟压低声音,"刚收到的密报,李闯派使者往汉中去了。"
陆铮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张献忠?"
"正是。看来李闯是真走投无路了。"
陆铮放下笔,若有所思:"张献忠在蜀地自立,岂会真心助他?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传令各部,加强戒备。另外让夜不收盯紧汉中方向。"
曹变蛟迟疑道:"督师,若是二贼真联手"
"那就让他们来。"陆铮转身,目光锐利,"正好一网打尽。"
江南苏州,绸缎庄密室
几盏清茶冒着热气,围坐着几位衣着华贵的中年人。为首的是苏州织造太监冯孝先,他轻轻叩着桌面:
"诸位都看到了,陆铮在北方连战连捷,如今权势熏天。若是让他彻底平定流寇,下一个要整治的,怕就是咱们江南了。"
一个胖商人擦着汗道:"冯公公,如今江南赋税己加了三成,商贾们苦不堪言啊。再这样下去,只怕"
"怕什么?"冯孝先冷笑,"他陆铮能打仗,难道还能不要银子?江南若是乱了,看他的大军吃什么!"
另一个瘦高个士绅低声道:"听说朝中己有不少大臣对陆铮专权不满。不如我们"
几人凑近低语,烛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如鬼魅般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