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郡治所大利县,始毕可汗率领十几万突厥大军,对着这座孤城发起了猛攻。
在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下,突厥士兵很快蜂拥杀至了城头。
定襄郡郡守被无数突厥兵围杀,一路退到了城头角落边缘。
他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突厥人,再看向城墙下铺天盖地的突厥大军,脸上爬满绝望。
此刻他浑身浴血,身后仅跟着残余的几十名将士,人人甲胄布满刀痕,脸上溅满暗红的血污。
“郡守大人,城墙破了,咱们咱们该怎么办?”一名年轻士兵声音发颤,带着哭腔。
他的手臂被箭矢贯穿,鲜血顺着衣袖不断滴落。
郡守听着年轻士兵带哭腔的问话,面色惨然,声音沙哑:“看来,咱们是等不到陛下的援军了。事己至此,我等唯有为大隋尽忠!是本郡守无能,连累了你们!”
话音落时,他眼中再无半分犹豫,只剩赴死的决绝。
身后将士听着这话,原本慌乱的神色渐渐凝定,连那手臂中箭的年轻士兵,也咬牙攥紧兵器,强行稳住颤抖的身形。
“随我杀!”
郡守提刀率先冲去,身后十几名将士紧随其后,朝着围上来的突厥士兵发起决死冲锋。
刀光剑影交织,喊杀声转瞬即逝,不过片刻,这十几名大隋将士便尽数倒在血泊中,连郡守也未能幸免。
一名突厥万夫长盯着郡守的尸体,反手一刀斩落其首级,拎着发髻转身就下了城墙,面上露出邀功的急切。
“吱呀——吱呀——”
定襄大利县的城门缓缓打开,始毕可汗勒马立于城外,望着眼前这座残破却曾顽强抵抗的城池,眉头微蹙。
他竟没想到一座小小的定襄城,守军反抗会如此激烈,在十几万大军围攻之下,竟硬撑了整整一天。
正思索间,万夫长己跑到近前,高举着首级喊道:“可汗!这是定襄郡守的首级!城内隋军将士己被我等斩杀殆尽!”
始毕可汗垂眸看向那颗首级,即便死后,这郡守脸上仍带着视死如归的决绝。
他的脸色骤然一冷,声音带着草原可汗的狠厉:“把这首级挂在城头上,让所有人都看得见!”
顿了顿,始毕可汗的目光落回眼前这座刚被攻克的大隋城池,声音冰冷:“至于城内的大隋百姓,你立刻带兵尽数斩杀!本可汗要屠城,让周边所有大隋城池看看,敢反抗我突厥的,就是这个下场!”
“我等领命!”
万夫长眼中瞬间闪过残忍的光,躬身领命后转身去调兵。
很快,密密麻麻的突厥士兵涌入定大利县城门。
没过多久,城内就传出了百姓的哭喊、求饶与兵器劈砍的闷响,那些凄厉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在残破的城郭上空回荡。
被定襄郡守派往雁门关求援的信使,在归途上奔波了两天。
行至半途时,他却忽然勒住马,前方尘土漫天,无数百姓扶老携幼,正疯了般往南方涌。
哭喊声、喝骂声搅成一团,每张脸上都刻着逃难的慌乱与惊恐。
信使心中一紧,伸手抓住个跑得踉跄的老丈,声音发颤:“老丈!这是怎么了?难道定襄郡出事了?”
老丈喘着粗气,脸上满是惊魂未定的惨白:“定襄没了!被突厥人占了!郡治大利城都被屠了啊!郡守大人的首级,就挂在城门楼上示众,突厥人见人就杀,再不走,命都没了!”
“屠城郡守首级”
信使如遭雷击,双手猛地松开老丈,身形踉跄着后退半步。
他脑海里瞬间闪过雁门关内的景象,杨广那金碧辉煌的行宫,殿上天子对定襄安危的漠不关心,宇文述厉声呵斥他“多言”的嘴脸。
原来,他拼死求援换来的,不是援军,而是家乡被屠、郡守惨死的结局。
信使望着前方向南奔逃的人群,又抬眼望向远方定襄的方向,眼中最后一点对大隋的念想彻底熄灭。
他缓缓闭上眼,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滚落;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一片死寂的冰凉。
猛地掉转马头,他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决绝:“这大隋的官,不做也罢,我尉迟恭,从此不再为它效力!”
话音落,他从怀中掏出象征大隋将士身份的令牌抬手狠狠一扔。令牌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没有半分留恋,尉迟恭夹紧马腹,头也不回地策马向着马邑郡方向奔去。
定襄郡沦陷的消息迅速席卷北疆各郡,连带着郡治大利城被屠的惨状传开,本就遭突厥大军猛攻的五原、榆林两郡,顿时陷入更深的恐慌。
五原郡的城头上,通守张长逊捏着斥候送来的军情,脸色惨白。
他本就不是死忠隋廷之辈,如今面对突厥数万骑兵日夜猛攻,城防早己岌岌可危,定襄郡守战死、全城被屠的前车之鉴像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
“我己率兵抵抗两日,算尽了通守的本分,对得起大隋了”
张长逊喃喃自语,眼底最后一点抵抗的念头被求生欲彻底压下,“我还不想死。”
没有半分犹豫,他转身对身边亲兵厉声道:“传令下去,城上竖起白旗!”
片刻后,一面白色降旗缓缓升上五原郡城头,在风中无力飘荡。
张长逊亲自自缚双手,领着几名心腹将领打开城门,一步步走向城下的突厥大军,躬身投降。
随着五原郡通守张长逊献城投降,其麾下各城失去主心骨,未做过多抵抗便被突厥大军尽数占领。
而夹在定襄、五原两郡之间的榆林郡,瞬间暴露在二十万突厥大军的兵锋之下。
城内恐慌情绪早己蔓延,守军看着城外日益密集的突厥营帐,听着定襄屠城、五原归降的消息,根本无心抵抗。
百姓更是家家户户紧闭门窗,收拾行囊准备逃难,整个榆林郡乱作一团。
此时,原本因罪被流放至榆林的前禁军将领郭长林,见隋廷己无半分庇护之力,当即抓住机会聚众。
他先是带着心腹突袭郡府,斩杀了仍想抵抗的榆林郡通守,再以“降突厥可保性命”为由,裹挟城中百姓与部分动摇的守军。
做完这一切,郭长林效仿张长逊,亲自站在城门楼上挥手示意。
片刻后,榆林郡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他领着降众走出城郭,向着城外的突厥大军俯首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