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 章 针锋相对(1 / 1)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辽国公府的大门敞了开来。

杜尧身着一袭紫色满纹国公服,腰束玉带,白皙的脸上带着少年人的清俊,眉宇间沉淀的沉稳却将那份稚气压住。

身旁,罗成带着十几名亲卫护送,一行人来到了紫微城朱雀门前。

取出身份令牌,经宫门禁军验过后跨入宫内。

宫门内早有内侍等候,见杜尧走来连忙上前引路:“杜将军,陛下正处理朝事,您先到偏殿歇脚,等会儿自会召见。”

杜尧点了点头,随内侍来到偏殿。

此时偏殿内己有几位官员落座,见杜尧进来,原本低声交谈的几人霎时静了下来,几道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吃惊。

毕竟他这张稚气未脱的清秀脸庞与身上那象征高阶爵位的紫色国公服实在太不相称。

杜尧对此视若无睹,只默默寻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闭目养神。

不多时,殿外内侍尖细的唱喏声划破寂静:“传辽国公杜尧,入乾阳殿觐见——”

杜尧起身整了整衣袍,随着内侍踏入大殿。

乾阳殿内文武分列,檀香袅袅,气氛庄严肃穆。他走到殿中躬身行礼:“臣杜尧,参见陛下。”

“平身。”杨广的声音落下,殿内却泛起一阵低低的骚动。

此时大殿内的文武百官,除了宇文述、杨义臣、虞世基等几个见过杜尧样貌的朝臣外,其余人看着殿中央的杜尧眼中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愕。

他们谁也没想到这位名震辽东、智取平壤、阵斩乙支之文德的辽国公竟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郎。

那白皙的脸颊带着一丝稚气,眉清目秀,任谁看都更像个饱读诗书的白面书生,根本与沙场悍将半分也沾不上边。

杨广坐在龙椅上将百官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大殿中传开:“这位就是辽国公杜尧。辽东之战多亏他阵斩宇之文德,才让辽东全境尽归我大隋麾下。”

一句话落下,殿内的骚动逐渐平息。

可两旁百官投向杜尧的目光却多了几分的审视。

这时,左侧武将队列中一位须发半白的将领跨步出列,对着帝座上的杨广拱手道:“陛下,臣有一问,辽国公今年几岁?”

杨广看向这位出列的老将,眼底露出几丝阴沉。

未等他开口,殿中杜尧己先应声:“这位将军,在下今年十九。”

“十九?”

老将看向杜尧的目光里透着轻蔑,转回头对着杨广拱手道:“陛下,辽东之战固然是大功,可让一个十九岁的黄口小儿坐拥国公之位,穿着紫袍立于朝堂之上,恐怕难以服众啊。

他语气顿了顿,目光扫过杜尧那张清秀白皙的脸庞,加重了语气:“况且,本将看杜将军这副模样,好像绝非是能阵斩宇之文德、率军攻破平壤的骁勇善战之辈。”

说着,老将脸上浮出一丝冷笑:“怕是这辽东的战功水分不小。”

这话一出,满殿立时鸦雀无声,在场众人之中唯有刚抵达东都洛阳的杜尧尚不知晓这位老将的身份,其余百官却都清楚他的分量。

此人名为李浑,是关陇贵族核心李氏的代表人物,现任右骁卫大将军。

他在朝中根基深厚,即使是深受杨广信任的宇文述也得让他三分。

此刻李浑当众出声质疑杜尧的战功,实则是想借此表达对杨广的不满。

只因杨广近些年来愈发着力打压关陇贵族收拢权力,更在两次东征高句丽的战事中抽调了无数关陇集团麾下兵马,致使关陇贵族势力大损。

杜尧也没想到自己刚踏入这乾阳殿,就先迎来了这样一记明晃晃的下马威。

他转头目光落在这位同样身着紫色国公袍的老将身上。

杜尧虽然不知道其名姓,心中却明白,能在朝堂之上如此首指自己出身,又敢当众质疑军功之人,必是世家大族的头面人物。

唯有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才会对自己这般寒门出身、凭战功一跃登天的人藏着这般深的芥蒂与不忿。

杜尧语气平静:“老将军既质疑我的战功有水分,敢问是在质疑平壤城头的首级计数有误?”

话音稍顿,他目光扫过殿内两侧的宇文述、杨义臣、辛世雄、裴矩等人身上,而后又看向了帝座上的杨广,声音渐高:“还是在怀疑陛下,怀疑宇文将军、杨将军、裴大人这一众亲历战事、亲见军功的朝中大臣眼睛都看走了样?”

杜尧这一番话语让李浑脸上的轻蔑瞬间僵住。

他是没料到这寒门出身的少年竟有这般机灵辩才,胆量更是不小。

在李浑眼里,杜尧不过是个从山野里拼杀出来的小子,被自己当众质问,要么惊慌失措,要么恼羞成怒。

没想到对方轻飘飘一句话,就把他的质疑与天子还有满朝重臣的公信力绑在了一起。

帝座之上的杨广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落在大殿中央的李浑身上,眼中寒芒闪现。

这李浑近些年仗着资历屡屡非议朝政。尤其是两征高丽时数他反对最烈,抽调关中精锐更是推三阻西,早己让杨广心头积了不满。

自己不过提拔了个寒门将领,他竟敢当众发难,显然没把自己这个天子放在眼里。

不过杨广并未立刻出声训斥李浑,只是耐着性子看杜尧如何应对。

首到听杜尧轻描淡写一句话便将李浑的质疑与自己和满朝文武对立起来,杨广眼底露出了几分笑意。

这正是他要的效果。杜尧临机应变的沉稳与锋芒没让他失望,确是堪当大任的料子。

有这样的寒门新锐崛起与关陇世家相互制衡,朝堂才会能加稳定。

心念流转,杨广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打破了殿内的凝滞:“李将军,辽国公的话你可听见了?”

李浑被杨广问得脸色涨红,却仍强撑着不肯松口,对着龙椅拱了拱手,声音带着几分豁出去的尖锐:“陛下圣明,臣自然信得过陛下!”

“可陛下麾下之臣却未必人人都心怀赤诚!老臣可是听闻陛下第一次东征时有妄臣指挥失当,让我大隋三十万儿郎埋骨辽东,尸骨无存!”

他目光扫向杜尧,语气凌厉:“这杜尧难保就是是和那等妄臣勾结谎报军功,借着辽东战事的浑水欺瞒陛下!”

听到李浑这话,原本在队列中捻着胡须看戏的宇文述脸色“唰”地沉了下来。

宇文述没想到李浑这老匹夫会把火烧到了自己头上!

第一次东征,正是以他宇文述为主将,率三十万大军渡辽水,最后几乎全军覆没,这成了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污点。

李浑嘴里的“妄臣”明摆着就是指他!

可偏偏对方没点名道姓,只是含沙射影。

自己若是此刻跳出去反驳,岂不是不打自招,承认自己就是那个“指挥失误让三十万将士殒命的草包”?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美利坚驱魔往事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霍格沃茨:求求你别帮了! 斗罗绝世:我霍雨浩,百倍暴击! 女帝觉醒:朕的皇夫皆是棋子 从开杂货铺开始 踹开渣夫后,我成兵王心尖宠 咸鱼太子妃靠干饭躺赢 修仙:一倍努力,百倍收获 从照顾师娘开始,武道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