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座上的杨广笑意盈盈地望着众人:“各位爱卿,杜尧立此大功须得重赏!”
“何况他还有救驾之功尚未封赏,如今辽东城己克,断不能再耽搁了。
说着,杨广转头看向身旁的裴矩,“裴爱卿拟旨。”
裴矩忙整冠肃衣,取过内侍递来的黄绢。
御座上杨广的声音朗朗落下:“云麾将军杜尧,忠勇冠世,救驾于危厄之际,克辽东城于指掌之间。今承命镇抚辽东、整军经武。”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继续开口:
“特命其为辽东道大总管(正二品),征东将军(正三品),持节都督辽东诸军事,统辖定辽卫及辽东境内兵马;
兼任辽东太守(从三品),总领民政;
进封柱国(从二品),赐辽东郡公(从一品),食邑千户;
加左光禄大夫(从二品)、开府仪同三司,许自置幕府僚属。”
大殿内群臣听闻杨广对杜尧的封赏,脸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可听到“辽东道大总管”与“许自置幕府僚”的封赏时,众人仍是心惊不己,暗道皇帝对杜尧委实太过信任。
左列首位的宇文述脸色阴沉,咬牙出列启奏道:“陛下,杜尧虽立下战功,然年仅十九,如今骤然授于这般高位。他日若再建功勋恐落得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之境啊!”
“放肆!”杨广用力一拍身前案桌,双目中露出寒光,“杜尧在辽东城下舍身挡在朕身前,这等救驾之功,岂是年岁能衡量的?!”
袍袖怒挥间,指向殿内悬挂的辽东地图,厉声呵道:“辽东城破,正是朕运筹帷幄、将令严明之果!”
“你说封赏过重,莫非是暗指朕前两征高句丽皆徒劳无功?”
话音顿住,殿内气氛凝重。
杨广缓步走下御阶,冕旒晃动间阴影压向伏跪的宇文述,语气冰冷:“还是说你觉得朕连赏罚分明的分寸都没了?”
宇文述听着杨广暴怒的话语,把头低得更低了。
杨广凝视他片刻,见他不再反驳,冷哼一声挥袖返回御座。
望着殿内默不作声的文武百官,他转头对裴矩再次道:“裴爱卿,在圣旨中告知杜尧,朕赐他专征之权,许他于辽东境内自募壮丁编练新军,凡事便宜行事,择机光复辽东其余各城。”
裴矩执笔的手微微一震,墨滴在明黄绢帛上晕开细小的涟漪。
这道旨意一下,意味着杜尧在辽东将拥有统辖全境的募兵、练兵、用兵之权,更兼接掌民政事务,俨然成了割据一方的辽东王。
殿内的宇文述头垂得更低,握紧的手心与手腕暴起的青筋,尽显心中的愤怒。
但面对掌控大隋的天子杨广,他不得不低头隐忍。
对杜尧的封赏完毕后,帝座上的杨广见殿内群臣并无反对,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裴卿,你速速整理宣旨队伍,将这道圣旨尽快送交杜尧。”
说着,他望向殿外语气微沉:“若不是东都洛阳正被叛军围困需尽快平叛,联真想亲自前往辽东犒劳杜爱卿。”
话落,对着殿内群臣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散去。
等群臣退去后,杨广的心情不再像先前那般急躁。
杜尧攻克辽东城的战果令他感到慰藉,而对方奏折中的陈词更让他挣足了面子。
如此一来,即使他率领军队灰溜溜地回到洛阳,单凭攻克辽东的战绩也足以向朝中大臣交代了。
另一边,辽东城府衙内,这几日驻守于此的杜尧每日都能收到苏定方等三位郎将的奏报。
看着奏报内容杜尧心情大畅。
自斩杀乙支文德、攻克辽东城后,鸭绿江以西辽东境内的高句丽城池无不望风而降,即便偶有抵抗也迅速溃败。
今日他又收到了苏定方派将士送来的一封奏报。
看着将士递来的奏报,杜尧略感诧异。
从这段时间收到的奏报来看,鸭绿江以西的辽东境内本应再无高句丽占据的城池。
心有疑惑的他展开奏报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原来苏定方在攻克辽东全境后仍不满足,竟率部越过鸭绿江向平壤方向进军,一举攻克距平壤仅一百多里的大城山城。
大城山城乃平壤西部的重要门户,苏定方攻占此城后,平壤城内掌权的泉子游必然有所动作。
须知平壤此时驻有近八万高句丽大军,若泉子游遣重兵来攻,单凭苏定方麾下五千府兵根本抵挡不住。
况且杜尧也不欲过早剿灭高句丽,他手中的兵力有限,即便灭国也无足够兵力驻守,只会白白消耗自身实力。
念及于此,杜尧当即对亲卫下令:“传我将令,着一员郎将率领城外一万府兵前往大城山城归苏定方调遣。令他守住此城即可,切勿再向东冒进!”
亲卫抱拳领命,转身离开大堂。
杜尧望着其背影暗自叹息,只希望泉子游能压住怒火,别大动干戈。
转头看向大堂悬挂的高句丽舆图,目光落在冒仓山山脉时心中一动,那里的山寨中可还扣押着泉子游的儿子泉太祚和孙子泉盖文呢。
“就当平息泉子游的怒火,先把他孙子送回去吧。”杜尧喃喃自语着走出大堂。
他招来一名定辽卫将士,吩咐其速往冒仓山寨,通知刘子威将寨中泉子游的孙子泉盖文送回平壤。
至于他的儿子泉太祚,杜尧仍将他留在手中,若无泉太祚作为人质,冒仓山山寨铁定遭到泉子游重兵围剿。
又过了数日,杜尧派去光复辽东其余州城的两名郎将率大军返回辽东城。
此次他们每人都带回了在攻克辽东各城时收拢的数百至上千不等的隋军溃兵。
因杜尧此前下令将溃兵悉数带回,他们出发时各领的人马不仅未减,反而每支队伍都增加了数千人。
大堂内,两名郎将一脸兴奋地向杜尧禀报道:“将军,辽东之地现己悉数克复!”
“敢问将军可否趁势继续东征,一鼓作气歼灭高句丽?”
杜尧看着两眼兴奋的郎将面露无奈:“两位稍安勿躁。如今本将手中兵马虽精但兵力不足。即使剿灭高句丽也无力尽收其地。”
“你等不是带回了数千溃兵吗?近期抓紧时间整编充实定辽卫,本将要让定辽卫在三个月内拥有五万能征善战之士。”
两名郎将听后眼中虽掠过一丝遗憾,但想到杜尧如今大肆增兵的举措,知道剿灭高句丽乃迟早的事,遂提起精神拱手领命而去。
就在杜尧攻克了辽东全境、着手整编定辽卫之际,杨广从涿郡派来的宣旨队伍终于抵达了辽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