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茵,分析这些生物。”
陆沉沉声开口。
在岩浆湖这种地方,任何一种活物都不能用常理去揣度。
【正在比对数据库】
【名称:熔岩蟹】
【类型:二级变异生物】
【威胁等级:低】
【特性:外壳由火山岩构成,物理防御极高,能承受2500c高温。拥有领地意识,靠近其凄息地三十米范围内可能引发攻击。主要食物为炎核果及岩壁上的特殊矿物。】
一连串的数据出现在屏幕上,陆沉仔细看完,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威胁等级低,意味着只需要付出极低的代价就能捕捉它们。
“让周围的铁狼保持警戒,但不要主动靠近。另外,再派两台铁狼出去,彻底检查一遍附近的山体岩缝,确保没有其他潜藏的生物。”
在开采完所有火灵晶粹之前,他不想节外生枝。
两台铁狼脱离了正在回收晶粹的队伍,迈开四足,沿着山壁开始进行更为细致的扫描。
主屏幕上,那些熔岩蟹依旧在慢悠悠地爬行,偶尔用巨大的螯钳夹起一颗掉落的炎核果,慢条斯理地送进嘴里,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不远处的钢铁造物。
十几分钟后,克莱茵的报告再次响起。
【主人,周边五百米范围内未发现其他高威胁生命体征。】
“很好。”
陆沉的手指在控制台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视线重新落回到那些悠闲的熔岩蟹身上。
既然没有别的威胁,那这些大螃蟹……
“领主大人,这东西……能吃吗?”
诺凌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
在荒原上,任何稳定的肉食来源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陆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克莱茵。
“分析食用价值。”
【正在对比现有数据】
【熔岩蟹的肌肉组织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并摄入特殊矿物,纤维粗糙,能量蕴含极高,但不易消化。
其甲壳内侧的软组织富含一种特殊的活性蛋白,能够温和地刺激细胞再生与强化,长期食用可提升生物体基础素质。】
【食用建议:不建议直接烧烤或煎炸,高温会破坏活性蛋白。
推荐采用低温慢炖的方式,以中和其组织内的高热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价值。
已生成推荐食谱:清炖蟹羹。
提升基础素质!
看到这几个字,陆沉的心跳都快了一拍。
何止是能吃,简直是大补。
这意味着,这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一种战略资源!
如果方舟号上的每一个人都能通过食用这种螃蟹来强化身体,那么无论是面对丧尸还是其他敌人,他们的生存能力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下有螃蟹吃了。”陆沉心情大好。
方舟号上的食物不算差,但基本可以说是千篇一律。
如今有了新的食物来源,怎能不欣喜。
“分出两台铁狼,去抓几只回来。注意安全,别硬碰硬。”
【好的主人】
一台正在待命的铁狼接到指令,小心翼翼地朝着一只落单的熔岩蟹靠近。
那只熔岩蟹似乎察觉到了震动,停下进食,两只巨大的眼柄转向铁狼的方向,发出一阵威胁性的“咔咔”声。
铁狼没有退缩,机械臂猛地伸出,抓向熔岩蟹的背甲。
“铛!”
一声金属脆响。
熔岩蟹的反应速度超乎想象,巨大的岩石螯钳闪电般抬起,狠狠夹住了铁狼的机械臂。
控制室的屏幕上,可以看到机械臂表面瞬间出现了一道清淅的凹痕。
“这家伙力气不小。”
陆沉挑了挑眉,立刻调整了战术。
“一台正面吸引注意,另一台绕后,用索网进行捕捉。”
两台铁狼立刻开始配合。
一台在正面不断移动,在熔岩蟹面前晃来晃去,吸引它的全部注意力。
另一台则悄无声息地绕到它的侧后方,腹部舱门打开,一张闪铄着金属光泽的大网猛地弹射而出,将那只还在和诱饵较劲的熔岩蟹罩了个严严实实。
熔岩蟹剧烈挣扎起来,六条腿在合金索网上疯狂乱蹬,但索网越收越紧,最终将它牢牢捆成了一个粽子。
有了成功的经验,接下来的捕捉变得顺利许多。
很快,三只被捆得结结实实的熔岩蟹就被铁狼运送回了方舟号。
……
当晚,方舟号的食堂里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海鲜香气。
那是一种混合了海鲜的鲜美和某种果物清香的味道,只是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餐厅当中,几乎所有方舟号原来的成员都在这里。
“都尝尝吧,看看这岩浆里长出来的螃蟹是什么味道。”陆沉率先拿起勺子。
蟹肉入口,并不象想象中那般粗糙,反而异常的鲜嫩,几乎是入口即化。
浓郁的鲜美滋味在味蕾上瞬间炸开,伴随着一股暖流滑入胃中,然后迅速扩散至四肢百骸。
原本因为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而产生的疲惫感,竟在这股暖流的冲刷下消散了大半,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
“克莱茵,分析我的身体数据。”。该生物的血肉中含有能强化身体素质的特殊活性因子。】
克莱茵的报告适时响起,证实了陆沉的感觉。
“所有人,都尝尝。”陆沉放下碗,眼中闪铄着兴奋的光芒。
很快,餐厅里便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
看着众人惊喜的反应,陆沉的心思已经活络开来。
这熔岩蟹的价值,甚至不亚于刚刚到手的火灵晶粹!
要知道在医疗用品这类物资,目前陆沉在荒原上完全没有看到任何可以补充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熔岩蟹这种可以提升身体素质的食物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身体素质越好,在荒原上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大。
“克莱茵,记录熔岩蟹的生存环境数据。”
陆沉看着屏幕上那片还在活动的蟹群,目光变得灼热。
起身离开餐厅,不久之后陆沉的声音在通信中响起。
“林黍,希宁,来控制室一趟。”
通信频道里,两人的回应很快传来。
没过多久,林黍和希宁一前一后地走进了控制室。
“领主大人,这么急着叫我们过来,是开采出问题了?”
希宁率先开口,最关心的还是开采工作。
“开采很顺利,叫你们来,是另一件事。”
陆沉没有卖关子,直接调出了几份资料,投放在主屏幕上。
屏幕被分割成几个局域,分别是熔岩蟹的生物数据、炎核果、炽烟草和沸水莲的植物特性,以及那片岩浆湖周边的山体环境仿真图。
“我想在方舟号上,复刻一个这样的环境。”陆沉的手在屏幕上划过,将那几个独立的资料框选在了一起。
“一个……小型的、可控的高温生态圈。”
控制室里安静了一瞬。
林黍的眼睛先是茫然,随即慢慢亮了起来。
她凑近屏幕,仔细看着那些植物的资料,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您的意思是……把熔岩蟹、炎核果、炽烟草还有沸水莲,一起进行养殖和种植?”
“没错。”陆沉点头,“熔岩蟹以炎核果为食,炎核果的生长需要高温和特殊矿物,而养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又可以被沸水莲和炽烟草净化。这是一个完整的、可以自给自足的生态链。”
“如果能成功,我们就能拥有一个小型的综合生态农场,还能获得炎核油这种高效燃烧剂,甚至能解决一部分船内的空气净化问题。”
陆沉的构想很大胆,但逻辑却清淅无比。
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完美方案。
“这可以实现!”林黍的语气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这几种作物需要的生态环境基本接近,熔岩蟹的生存环境也和他们差不多”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希宁泼来的一盆冷水打断了。
“恐怕不是个好主意。”
希宁双手抱在胸前,走到屏幕前,伸手指了指熔岩蟹资料上那个醒目的数字。
“领主大人,你看这里。”
她指着蓝图上那些空置的舱室,又敲了敲屏幕上那片暗红色的山岩仿真图。
“方舟号目前没有哪个舱室能承受2500c的高温。就算我们用火灵晶粹和特殊合金重新建造一个养殖舱,能源消耗也是个天文数字。”
希宁的手指在能源分配图上划过,一条红色的仿真能耗线飙升到了顶端。
“为了维持这个小型综合农场,我们至少要分出三分之一的能源。这意味着在非战斗状态下,我们的护盾系统都无法保持全功率运转。一旦农场的能量循环出现问题,或者外壳出现一道裂缝……”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那后果不言而喻。
一个移动的火山在方舟号内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明白你们的顾虑。”
陆沉的反应很平静,他早就料到了会有这样的质疑。
“我需要你们做的,是基于我们现有的技术和材料,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
创建一个理论模型,计算所需要的空间、能源消耗、材料强度,以及最重要的安全隔绝方案。”
他看向林黍。
“先从生物习性开始研究,看看有没有办法在降低生存环境温度的条件下,让它们正常繁衍。
或者,选育出对环境要求不那么苛刻的品种。”
他又转向希宁。
“你那边,也开始做一些技术储备。
比如小型的、模块化的超高温隔绝材料,低能耗的局部环境仿真系统。
先从实验箱开始,我需要的是可行的方案,不是一步到位。”
听到这番话,希宁和林黍都松了口气。
将一个庞大而疯狂的构想,拆解成一个个可以执行的小目标,这才是她们熟悉的领主。
“我明白了,我会先尝试培育耐低温的炎核果,作为改良它们食谱的第一步。”林黍立刻有了方向。
“我会把这个项目添加技术储备列表,优先级……就排在二级城市组件后面吧。”
希宁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很好。”
陆沉看着屏幕上已经接近600单位的火灵晶粹储量,敲击扶手的手指停了下来。
“克莱茵,打开城市面板。”
-----------------
城市名称:方舟号移动城市
城市内核:1级
组件:1级机械工坊,1级卫生角组件,1级空气过滤设备,1级加工厂,1级链刃,1级雷达,1级生产工厂,1级水培农场,1级滤水设备,1级“脊峰号”城市组件,1级“灵犀号”
食物:淡水13万单位,1级作物清心稻谷11482单位,1级作物紫宁土豆5321单位,1级作物甘蓝3719单位,1级作物辐光薯3159单位
资源:1级铁矿5921单位,1级铜矿4390单位,1级锡矿4219单位,1级镍矿4029单位,1级硝石3287单位,2级晶钢834单位,2级锰钢632单位,3级火灵晶粹587单位
-----------------
看着城市面板上的资源信息,陆沉还是有些头疼的捏了捏眉心。
虽说方舟号一直以来秉持的想法都是直接按照要塞的标准来建造,但现在看来不管是零级还是一级的荒原局域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哪怕不久之前他们刚刚几乎挖空了整座北部矿山,短短时间内方舟号矿石资源消耗也已经掏空了接近一半的仓库。
“还是得抓紧时间进入二级局域,找高级资源点啊。”
摸了摸下巴,陆沉看着方舟号的升级须求。
毫无疑问,岩浆池这一资源点解决了现在方舟号最大的问题。
能源系统有火灵晶粹、医疗系统有熔岩苔藓、维生系统有沸水莲。
虽说不能保证长期稳定,可也足够撑到他找到补充药品的时候了。
而且,陆沉还想试试沸水莲能不能用来净化污浊晶核。
如果可以净化,方舟号能源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