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李记
陈同坐在椅子上,平静的喝着茶。
眼前的李奉西和李镜宁双目圆睁,他对此毫不意外,毕竟这事要搁在他头上他也得激动好一会儿。
大家虽都住在应天,可皇宫能是谁想进就进的?
更别提小两口进宫是为陛下和皇后娘娘做烧饼羊杂汤了。
这做完以后,还能是原来的李奉西和李镜宁?
可当李奉西和李镜宁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第一句话就把陈同吓掉凳了:
“额,我们能不去吗?”
“噗通”
陈同艰难的从凳下爬起:
“什么?不去?”
李奉西尴尬的点了点头。
这下轮到陈同双目圆睁了:
“为什么啊?”
“你知道这个机会有多难得吗?”
“我们醉仙楼的师傅为了争这个机会,都打起来了!”
李奉西皱着眉头,不知道该怎么跟陈同解释。
总不能在陈同面前把朱元璋喷一通吧?
汝闻,人言否?
“废话!当然要做的好吃了!”
“不然让你们进宫干什么?”
李奉西和李镜宁相视一望,面色越发凝重:
“那问题就来了,我们要是做的好吃,把朱元璋吃高兴了,我和小宁姐就不能离开应天了。
“否则朱元璋要是还想吃,找不到我们,一定大发雷霆!”
陈同听到这,己经开始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这不是好事吗?”
“那可是陛下,被陛下需要,可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
“别的不说,单说给你们的赏赐,就不是我们醉仙楼能比得。”
李奉西摇了摇头:
“我不需要他的赏赐,我只求和小宁姐平平安安的携手此生。”
陈同无语了:
“只是进宫做个烧饼羊杂汤而己,能有什么不平安的?”
“好,就算出了什么事,不还有秦王殿下照应你们吗?”
“殿下这几日没来,只是因为太忙了,他并没忘记那天晚上跟李兄你结拜之事,否则这样好的机会殿下也不会特意留给你们两口子了。”
“他可是己经在太子殿下面前亲口保证过,你们做的烧饼和羊杂汤乃是天下一绝,太子才准许你们明日进宫。”
“说不定这会儿连陛下都知道了,正期待你们的烧饼羊杂汤是什么味道呢。”
“你们要是不去,且不说置殿下于何地,光你们自己,都犯了欺君大罪啊!”
李奉西心中一沉:
“既然如此,看来我和小宁姐是不去也不行了。”
“不过陈兄你看这样好不好?明日,我和小宁姐与我们醉仙楼的师傅们一起进宫。
“烧饼羊杂汤我来做,他们给我打下手,保管让陛下和皇后娘娘吃的满意。”
“可真要到了赏赐的时候,这赏赐让师傅们去领,我和小宁姐就待在御膳房。”
“我们没见过世面,若是上了殿,不知礼数,惹得陛下不快,那就不好了。”
陈同无法理解李奉西这番话,话中的意思当然理解,可话外的深意他就不能了。
“你是在躲着陛下吗?”
“如果陈兄是这样以为的话,那么我是。”
陈同笑了:
“我们都巴不得见陛下一面,你却躲着他,你不会后悔吗?”
“这可是你这辈子唯一一次能见到陛下的机会,错过可就不再来了!”
李奉西负手而立,他心在红旗下,岂会盼天子?
“烂泥扶不上墙也好,狗肉上不了席面也罢。”
“我李奉西虽是大明朝的百姓,可并不是他朱元璋的臣民!”
陈同瞳孔一缩,这个人真是疯了,连这种话都敢说?
既然如此,那是不能让李奉西上殿面君,否则能不能活着回来都难说。
“好吧,你既执意如此,那就按你说的办。”
“反正都是我们醉仙楼人领赏,我这就回去跟师傅们说,你们今晚也早些歇息。”
“明日寅时,你们就得进宫做准备了。”
言罢,陈同就匆匆离去。
李镜宁这下是真没心情奋笔疾书了:
“爹一定跟这件事有关系对吧?”
李奉西想着今日离去前朱元璋和朱标对他说的那些话,原本是莫名其妙,但若是跟这件事联系在一起,那么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你爹若不从中作梗,朱樉怎么可能想到让我们进宫给他爹他娘做烧饼羊杂汤吃?”
“小宁姐,我们这次怕是真躲不过去了。”
“如果我没有猜错,此次进宫,给朱元璋和马皇后做烧饼羊杂汤只是其一。”
“岳父大人的真正用意,是想把我们介绍给朱元璋和马皇后,而这恰恰说明,朱元璋和马皇后也知道岳父大人和你失散的事。”
“这么看来,你爹的身份不一般啊!”
“能跟朱元璋和马皇后关系这般亲近,还带兵打过仗,卧槽,难道他是徐达?”
“完了,这下连朱棣也躲不过去了。”
李镜宁黛眉一挑,李奉西只跟她说过朱元璋是个怎样的人,没跟她说过朱棣是个怎样的人。
“燕王也要躲吗?他也不是好人?”
李奉西撇了撇嘴,他何止不是好人!
“一切都等明天再说吧。”
话虽如此,可这个夜晚,两人都没有睡着,也并未睡在自己的房间。
而是在一楼打个地铺相拥到第二天,当然,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就算李镜宁愿意,李奉西也没有那个心情。
自从来到大明就发誓不跟老朱家扯上关系的他,还是不得己的扯上了。
就这样,胡思乱想加腹诽着,寅时悄然来到。
待大门被轻轻叩响,陈同的声音传来,一夜未睡的李奉西和李镜宁当即起身。
简单洗漱之后,二人便打开大门,门外除了陈同,还有醉仙楼一众师傅。
跟小两口一样,醉仙楼的师傅们也是一夜未睡。
不过师傅们是一想到明日就要进宫给朱元璋和马皇后做烧饼羊杂汤就兴奋的睡不着,李奉西和李镜宁则是愁得睡不着。
好在正因为此,做烧饼羊杂汤所需之物师傅们全都备齐,也用不着李奉西操心了。
对李奉西的态度师傅们也很恭敬,毕竟是醉仙楼的三位股东之一。
再加上要不是李奉西慷慨相让,他们也捞不到这次进宫做御膳值得一辈子吹嘘的机会,故而一行人,除了小两口耷拉着脑袋,所有人都是高高兴兴的前往东华门。
一路之上,行人不少,寅时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三点,天还漆黑,可己经有不少人家亮起灯火。
显然,不止朝廷对国母归来这事看得很重,应天城的百姓们亦是如此,才这个时辰点就自发的准备迎接了。
从这就能看出马皇后的深得人心,比朱元璋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但百姓再准备也不可能比朝廷准备的隆重,李奉西等人来到东华门时,整个东华门外,成群结队的侍卫们走来走去。
足以亮瞎人眼的灯火将偌大的东华门照耀得金碧辉煌,也就在这时,一道不善的目光落在了李奉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