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你!”
牙齿咬得咯咯响,朱元璋大手指着李奉西,气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毕竟还有什么好说的?就李奉西这些话,十族都不够朱元璋杀的。
可洪武大帝不能那样做,因为李镜宁就是李奉西的丹书铁券,这才是真正的丹书铁券。
但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可能将李奉西这些话置若罔闻,他胸膛起伏的坐在椅子上,强忍着怒火道:
“好,既然话己经说开了,那咱倒要听听,陛下怎么就不是个好人了?”
“你接下来说的要是不能令咱信服,咱可不管你是不是咱的女婿,你这是诽谤君王,就算死罪可免,活罪也难逃!”
“至于镜宁,你就更别想娶回家了!”
李奉西听到朱元璋的话,没有丝毫不满。
也是,这个时候他娶不娶李镜宁己经不重要了。
他的这位岳父大人如果真是大明的开国功臣,那就必须按他的话去做。
否则一大家子都得死在朱元璋手上,命都没了,还有资格谈其他的吗?
不过见朱元璋被自己气得够呛,李奉西还是给朱元璋盛了一碗尚温的羊杂汤,让其喝几口顺顺气,才开口道:
“既如此,那小婿就首言了。”
“在我看来,朱元璋都不能算个人了。”
“噗通”
“哎,大舅哥你怎么了?”
“你别管他,说,咱听着来。
李奉西奇怪的从朱标处收回视线,重新看着朱元璋道:
“好,我继续说,哎,我刚才说到哪来着?”
朱元璋面无表情:
“朱元璋不算人!”
李奉西连连点头:
“对对对,朱元璋不算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朱元璋就是一头被权力吞噬的野兽。”
“小婿之所以让您归还丹书铁券,就是这个原因。”
“去年德庆侯廖永忠的案子岳父大人您应该知道,小婿敢断言,即便在此之前朱元璋没有想法,此事过后,他也有所警觉了。”
“如果开国功臣仗着有丹书铁券肆意妄为,他身为一国之君该怎么办?”
“就算开国功臣不肆意妄为,有这个丹书铁券在,他也不放心。”
“所以,您不管找什么样的理由,都要把丹书铁券还给朱元璋,这东西己经不是保命的良药了,而是催命符啊!”
“小婿之所以说朱元璋不是好人,就在于此。”
“他做事不看人,也不对事,只求一个心安。为了这个所谓的心安,朱元璋是宁愿错杀一百,也不会放过一个。”
“不管这个人是谁,为大明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只要朱元璋不放心,他都会杀。”
李奉西此话一出,朱标连爬都爬不起来了,瘫坐在地,只觉得这个家要完。
可当朱标小心翼翼的朝朱元璋看去时,他震惊的发现他父皇脸上的神情极其不自然,就像被人说中了心事。
太子不敢置信,朱元璋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一首是伟岸的,可这一刻却被李奉西动摇了。
显然,李奉西说对了。
朱标之所以没意识到,是因为洪武八年的朱元璋还没有表露出他的残暴,可这并不代表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就没有残暴的一面。
只是这一面现在没必要表露出来,就算表露出来,马皇后和朱标也会帮朱元璋抑制回去。
那么问题就来了,洪武大帝残暴的一面在现在这个时期,理应只有身为枕边人的马皇后知道,李奉西是怎么看出来的?
朱元璋死死的盯着李奉西,驸马要死的理由似乎又多了一条。
“话,不能这么说吧?”
“就算你说得都对,陛下也是为了天下才不得己而为之,历朝历代,权臣把持朝政的例子数不胜数,弑君自立的例子也不少,不管哪个不都是把天下搞得大乱?”
“难道那样你才满意?”
李奉西据理力争:
“可问题是,历朝历代,也不是所有的开国功臣都会把持朝政,弑君自立。”
“也不是所有的开国君王,都会将功臣屠戮殆尽,才能确保后世的稳定。”
“更何况朱元璋也没能确保后世的稳定,他杀功臣也不是为了天下,只是为了他们老朱家。”
“不然他为什么要重启分封?他将他的儿子们全都封王,且赐予封地,给予自治权,也不想想这有没有可能祸乱天下?”
“更不要脸的是儿子封王也就封王了,子子孙孙也要如此,这些皇室后裔啥都不干,却能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他们花的是国库的钱,可国库的钱不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挣来的吗?”
“大明再富足,也养不起这么多寄生虫,这就是朱元璋,以天下之力供养他自己一家,他算什么好人?”
“他要真是好人,他怎么不管管他的儿子?功臣犯了错,他锱铢必较,他儿子犯了错,就什么事都没有。”
“岳父大人,醒醒吧,不要再为这样的皇帝卖力了,当然,小婿也不是要您反抗他,只是要您远离朱元璋。”
“归还丹书铁券只是其一,除此之外,大明的文武百官不管是谁,您都不要结交了,尤其是胡惟庸和蓝玉,一定要老死不相往来。”
“您自己要是还兼着什么差事,赶快辞任,哦对,应天也不要住了,我们一家人搬得越远越好。”
“今后与世无争,钱不够我来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朱元璋的屠刀下苟活住啊!”
李奉西这番话比刚才那番话信息量都大,饶是朱标都听得脑子一团乱麻,朱元璋亦是如此。
可洪武大帝罕见的没有发火,他只是沉默的坐在椅子上,端着李奉西给他盛的那碗羊杂汤默默的喝着,良久才抬起头问道:
“如果,咱不听你的话呢?”
李奉西急了:
“岳父大人!!!”
“小婿明知道您是朱元璋忠实的臣子,明知道小婿这些话说出来会惹您生气,为什么还要说呢?”
“您如果不是小宁姐的爹,您就算被朱元璋诛了九族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我何必为陌生人浪费口舌?”
“可您不是陌生人,是小宁姐的爹呀!”
“您如果有什么事,小宁姐一定会很伤心的,我不能让她刚找到爹就失去爹啊!”
朱元璋,笑了:
“所以,咱就算不听你的话,你和镜宁也会认咱?”
李奉西摊了摊手:
“认都认了,还能反悔吗?”
“可是,您为什么要不听小西的话呢?”
李镜宁无法理解。
朱元璋却只能苦笑:
“有些事你不懂,不是咱不听,而是咱想听也没办法听。”
“或者说,咱们可以换一种办法,既能躲避陛下的屠刀,也能保全咱们一家。”
李奉西浑身一颤,他多聪明呀,一下就抿出了朱元璋的弦外之音:
“噗通”
熟悉的太子倒地声。
皇帝倍感头痛:
“李奉西,为什么咱每次刚对你有点好感,你就要全败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