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李记烧饼铺
为了让朱元璋写好检讨书,朱标贴心的为自家老父亲掌灯。
虽然灯火通明下,洪武大帝脸上的苦闷更清晰可见,但李奉西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视而不见。
一边在脑海中筹措着检讨书,一边缓缓开口道:
“致心爱的镜宁。”
“心爱?”
执笔的朱元璋打了个冷颤:
“这也太肉麻了。”
朱标当即道:
“不肉麻啊爹,镜宁难道不是您心爱的女儿吗?”
朱元璋看着眼下空白的纸张,只觉得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要泛起来:
“是当然是,可把这话写在纸上总觉得”
没等朱元璋把话说完,朱标就焦急的催促道:
“哎呀爹,您就写吧,听奉西的准没错,他跟镜宁从小一起长大,肯定比我们了解镜宁。”
朱元璋苦涩一叹,他现在也后悔了,嘴怎么就那么欠,把女儿惹生气了?
只能强忍着不适,提笔将“致心爱的镜宁”写在空白的纸张上。
浑然不觉一旁为他掌灯的朱标看到这,笑得别提有多开心了!
然后父子二人就听李奉西再度道:
“由于咱犯了一个十分愚蠢的失误。”
“十分愚蠢?”
朱元璋眉头紧皱:
“咱怎么愚蠢了?还十分?”
李奉西面露无语:
“您到底写不写?怎么我说一句您反一句?”
朱元璋不满的看着李奉西:
“你说的不对咱写什么?”
“李奉西,咱是答应写罪检讨书,但你不能趁机糟践咱啊!”
李奉西据理力争:
“谁糟践您了?您就是犯了一个十分愚蠢的失误!”
“不信您问大舅哥。
朱元璋转头看着朱标,朱标毫不犹豫:
“是不怎么明智。”
一对二,朱元璋能怎么办?只能将这句话写在纸上。
李奉西和朱标亲眼看着朱元璋写完这句话,才继续道:
“导致镜宁你生咱气了,咱现在特别的后悔,请你原谅咱。”
这句话李奉西刚说完,朱元璋就写完了,毕竟按这个语势接下来就该收尾了,哪曾想李奉西话锋一转:
“为什么呢?因为爹年纪大了,脑子不好,所以才犯了那个十分愚蠢的失误。”
“啪”的一声响,朱元璋撂笔不干了:
“你就是在糟践咱!”
朱标一边捡起笔递给朱元璋,一边点头道:
“确实有点用词不当,这样爹,您听我的,把脑子不好换成老糊涂,这样就行了。”
朱元璋死死的盯着朱标:
“你也在糟践咱!”
太子驸马相视一望:
“没有啊爹(岳父大人),您想多了。
“没有个屁!”
朱元璋拍案而起:
“你脑子不好,你老糊涂,咱为什么要那样问镜宁?”
“是,咱承认,咱那个问题问的是不妥,可咱身为镜宁的爹,想确认自己女儿是不是因为报恩才跟你李奉西在一起的,就算说不上合理合理,也能论个情有可原吧。”
“可你们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检讨书?连解释都没有一句,只知道认错,这能行吗?”
李奉西平静的点了点头:
“能行。”
朱元璋自然不信:
“能行个屁!”
李奉西幽幽一叹:
“您说您要解释,可解释就是掩饰啊!”
“女人生气时,是不会听您解释的,您解释的越多,女人越生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男人只能认错,认错态度越诚恳,才越有可能让女人消气。”
“更何况这件事本就是您不对,您要不信,等您写好了,我把检讨书给小宁姐看您就知道了。”
此话一出,朱元璋还没说什么,朱标先悟了。
“奉西,精辟!”
“精辟啥?他是屁精!”
朱元璋很不服气。
朱标无奈一笑:
“不管如何,只要镜宁能消气不就行了?”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一眼朱标和李奉西,才重新拿起笔:
“好,咱倒要看看管不管用?”
“要是不管用,咱再跟你们算账!”
李奉西和朱标相视一望,苦笑着摇了摇头,之后又补充了几句,稍加润色,一封检讨书才终于从朱元璋的笔下生成。
李奉西看完检讨书,确认无误,上楼将检讨书顺着李镜宁房间的门缝塞进去,便果断下楼。
三个男人就这样在楼下焦急的等待着,等到楼上传来“咯吱”一声开门响,李奉西立马微笑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双目圆睁,也悟了!
朱标更是拿起纸笔,将李奉西刚才那番话凭记忆一字不落的写下来,自此奉为人生哲理。
不过当李镜宁走下楼,三人就立马装成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李镜宁俏脸微红,也装作无事发生,但却拿起汤勺,给朱元璋盛了一碗羊杂汤。
羊杂汤本就绝美,又是自家女儿亲自给盛的,这么说吧,朱元璋喝这碗汤时是哭着喝的。
是啊,汤都盛了,叫爹还会远吗?
朱标和李奉西看到这,伸手拍在朱元璋的肩膀上,三个大老爷们相视一笑,家和万事兴。
朱标趁机拿起《西游记》,对李镜宁道:
“镜宁,奉西写的这本书爹和我都看了,真的,不止我,爹也很喜欢看。”
见李镜宁诧异望来,朱元璋坚定一点头:
“对,这本书可以说是咱这辈子看过最好看的小说了。”
“闺女你要不信,尽管问,只要是这上面写的,咱都能对答如流。”
李镜宁心中一暖,摇了摇头:
“不用了,我相信您,爹。”
朱元璋一愣,看着眼前的李镜宁,瞳孔都张开了:
“你你叫咱什么?”
“爹!”
李镜宁美眸含泪的又喊了一遍,然后转头看着朱标:
“哥。”
朱标眼圈红了:
“嗯,哎,妹。”
朱元璋更是眼泪首流,即便泪水“啪嗒啪嗒”全掉进了手中的羊杂汤,朱元璋也将这碗羊杂汤一饮而尽,然后张开双臂,将李镜宁揽在了怀中。
李镜宁没有丝毫不愿,当她看到朱元璋给她写的那封检讨书,她的心就被朱元璋的父爱融化了。
毕竟李镜宁要不是他的女儿,朱元璋身为一国之君怎么会写罪己诏?
即便李镜宁现在还不知道她爹的身份,那封检讨书朱元璋写的也太卑微了。
这说明朱元璋为了她这个女儿可以放弃很多,包括人父的尊严和君王的原则,可这一切都归功于谁呢?
“奉西,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驸马教皇帝写的这封检讨书,让皇帝的家完整了。
正因为此,即便李奉西面露尴尬,还是被朱元璋强硬的揽在怀中,朱标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笑得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