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整,门铃准时响起。周复健师提着他的器械包,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与往常不同,他今天手里还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和几个小型传感器。
“顾先生,早上好!”周复健师声音洪亮,目光敏锐地落在顾怀笙身上,迅速捕捉到他眉宇间比昨日更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看来昨天的活动,消耗不小。”
顾怀笙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没有多言。
周复健师也不废话,直接进入正题:“今天我们不做常规训练,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身体功能评估。我需要更客观的数据,来调整下一阶段的康复计划。”他示意顾怀笙站到客厅中央一片空地上。
评估开始了。周复健师先是让顾怀笙完成了一系列标准动作——不同方向的抬手、抬腿、躯干前屈后伸、旋转,仔细观察着他动作的流畅度、幅度以及任何代偿性的姿势。
“停!”周复健师突然叫停了一个侧抬腿的动作,眉头微蹙,“顾先生,您在用腰部的力量代偿臀中肌的发力,这样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对您的恢复不利。”他上前一步,用手精准地按住顾怀笙的臀部侧方,“感受这里发力,对,慢慢来……”
顾怀笙按照他的指引,重新尝试。动作变得异常艰难,目标肌群的无力感暴露无遗,额角瞬间渗出细汗。但他紧抿着唇,眼神专注,努力去感知和控制那微弱的肌肉收缩。
接着,周复健师拿出了那些传感器,贴在顾怀笙背部、腹部和腿部的关键肌群上。“我们测一下肌肉激活程度和耐力。”
平板电脑上显示出实时跳动的肌电图波形。顾怀笙需要根据指令,维持特定肌肉的等长收缩。
“腹横肌,收紧,保持……对,很好!”
“臀大肌,发力,坚持住……”
“背部竖脊肌,放松,不要过度参与!”
周复健师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口中不断发出指令和反馈。顾怀笙沉默地执行着,汗水很快浸湿了贴身的运动服。背后的伤口区域在持续的发力下,闷痛阵阵袭来,某些深层肌肉因为过度紧张而微微痉挛。
周谨站在一旁,看着平板屏幕上那些远低于正常值的肌肉激活水平和快速下降的耐力曲线,又看着老板苍白脸上不断滚落的汗珠和极力维持稳定的身体,心头沉重。数据不会说谎,老板的身体状况,距离真正的康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估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当最后一个测试项目结束,周复健师取下传感器时,顾怀笙几乎站立不稳,周谨立刻上前扶住他,让他在沙发上坐下。
周复健师看着平板上的综合数据报告,表情严肃:“顾先生,我必须坦诚地告诉您。您的基础力量和神经控制有进步,这是好事。但核心肌群的力量和耐力严重不足,肌肉失衡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臀部和深层腹肌。这是您背部疼痛反复和站立行走容易疲劳的根本原因。”
他指着数据图上的几个低谷:“昨天的公开活动,虽然您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支撑下来了,但从生理层面看,是一种透支,导致了今天肌肉的过度疲劳和紧张。接下来一周,我们需要降低训练强度,以放松、拉伸和低强度的激活训练为主,让身体得到恢复,否则容易引发新的损伤。”
顾怀笙靠在沙发上,闭着眼,剧烈地喘息着,汗水沿着下颌线不断滴落。他没有说话,只是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周复健师看着他这副模样,语气放缓了些,带着鼓励:“康复不是直线上升的,有平台期,甚至有暂时的倒退,这都很正常。重要的是倾听身体的声音,尊重它的节奏。您已经创造了奇迹,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
他收起平板,开始教授几个针对性的放松和拉伸动作:“这些动作,您今天每隔一两小时就要做一次,尤其是久坐之后。我明天再来,根据您今天的恢复情况调整计划。”
送走周复健师,公寓里恢复了安静。
顾怀笙依旧靠在沙发上,没有动弹。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汗湿而疲惫的脸上。
评估的结果,像一盆冷水,浇熄了昨日亮相带来的短暂亢奋。
现实赤裸而残酷。他的身体,远未达到他期望的状态。
挫败感,如同冰冷的藤蔓,再次悄然缠绕上来。
但他缓缓睁开眼,望向窗外明净的天空,眼底深处那簇火焰,并未熄灭。
只是变得更加冷静,更加……有耐心。
他知道,真正的强大,不仅仅是能在聚光灯下挺直脊梁,更是能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里,默默忍受痛苦,遵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将破碎的身躯,重新锻造。
康复师的评估,敲响了警钟,也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的路,他将继续走下去。以更科学的方式,更坚韧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