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周,林舟过得规律而充实。
白天研究《密令》的剧本。
揣摩周瑾这个复杂角色在乱世中的挣扎与坚守。
傍晚时分,林舟会去菜市场逛逛。
挑些时令菜蔬,偶尔买一尾活鱼,自己下厨做两个小菜。
他享受着这种掌控自己生活的节奏,仿佛又回到了重生之初,只是心境已大不相同。
与程清颜的交流也并未中断。
那分别后,她罕见地主动发来信息。
不是关于代码,而是一张夕阳下西湖的随手拍。
象素不高,构图也随意,配文只有两个字:“好看。”
林舟看着手机屏幕上那抹晕染开的暖橘色,笑了笑,回复:“下次带你去宝石山,那里的落日更美。”
他没有催促项目,反而时不时分享一些杭州的角落。
清晨雾气未散的龙井茶园,河坊街刚出笼的定胜糕,甚至只是窗外路过的一只圆滚滚的橘猫。
程清颜的回复依旧简短,但不再是冰冷的收到或嗯,开始有了“猫很胖”,“糕点太甜”这样带着个人判断的句子。
林舟见此,不自觉露出来了一抹笑意。
当初的小刺猬,似乎心态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约定的周末转眼即至。
这天阳光出奇的好,天空是洗过的湛蓝。
林舟提前到了孤山脚下,手里拎着个纸袋。
他穿了件深灰色的羊毛大衣,围巾随意搭着,身姿挺拔,在零星往来的游人里显得有些显眼。
程清颜准时出现。
她依旧穿着那件米白色的新羽绒服。
围了条浅灰色的针织围巾,大概是跑了几步,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气息微喘。
“没迟到。”
她站定,小声说道,象是在完成一个汇报。
林舟眼底漾开笑意,将手里的纸袋递过去:“路过知味观,买了点桂花糕,爬山累了可以垫垫。”
程清颜接过,纸袋还带着温热的触感。她低头看了看,没说话,只是抱在怀里。
两人沿着石阶缓步上山。
冬日的孤山,林木疏朗,阳光通过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清冷,但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越往上走,隐约的梅香便愈发清淅。
“快到了。”
林舟侧头看她。
她鼻尖冻得有点红,眼睛却比平时亮,正认真地看着路边的指示牌。
转过一个弯,眼前壑然开朗。
一片梅林映入眼帘,枝头缀满了或粉或白的花苞,大多还含蓄地紧闭着,只有少数几株性急的,已绽开几瓣,在阳光下显得娇嫩而充满生机。
清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并不浓烈,却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程清颜停下脚步,望着那片浅绯与雪白交织的云霞,眼睛微微睁大,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
“看来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林舟走到她身边,声音放得很轻:“再晚几天,就该谢了。”
程清颜没说话,只是站在林舟身边静静看着。
林舟道:“你看那棵,枝干遒劲,花开得却秀气,象不象一位外冷内热的侠客?”
程清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株老梅姿态奇崛,花朵疏落有致。
她歪着头,似乎在努力将侠客这个概念与眼前的植物联系起来,最终点了点头:“……有点象。”
两人在梅林里慢慢走着,林舟不时指着某株梅树,随口讲点相关的诗词典故。
或者临安本地关于梅花的趣闻。
程清颜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偶尔会问一两个问题。
走到一处视野开阔的平台,可以俯瞰大半个西湖。
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林舟拿出保温杯,倒了杯热水递给程清颜。
“谢谢。”
她接过,双手捧着,目光投向远处。
阳光正好,落在她微微颤动的睫毛上,在眼底投下小片阴影。
她整个人沐浴在光晕里,那份常年笼罩的疏离感似乎被冲淡了不少。
“项目进展还顺利吗?”
林舟靠在栏杆上,状似随意地问。
“恩。”
程清颜点头:“按你说的,加了表情和点赞功能,用户在平台的停留时间提升了。”
程清颜顿了顿,补充道:“他们好象……挺喜欢那个点赞。”
她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类似于被验证的轻微喜悦。
林舟捕捉到了这丝情绪,笑道:“看,我说了吧,人都需要被看到。”
程清颜看了他一眼,又迅速移开视线,低头喝了口水。
下山时,已是午后。
阳光变得温和,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路过一片背阴的坡地,残雪尚未完全消融。
程清颜脚步慢了下来,目光落在那些晶莹的雪块上。
林舟注意到她的视线,弯腰徒手掰下一小块干净的白雪,递到她面前:“尝尝?”
程清颜惊讶地看着他,又看看他手心里那捧雪,尤豫着,最终还是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沾了一点,放进嘴里。
冰凉的触感让她轻轻打了个颤。
“什么味道?”林舟问,眼里带着捉狭。
“……没味道。”
她老实回答,顿了顿,又补充,“很凉。”
林舟被她这认真的模样逗笑了,自己也掰了点雪尝了尝:“确实没味道,就是小时候的感觉。”
林舟把手里剩下的雪扔向远处的树丛,拍了拍手。
程清颜看着他孩子气的动作,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回到山脚,林舟看了眼时间:“饿了吧?我知道附近有家小店,菜泡饭是一绝。”
这次程清颜没有推辞。
小店藏在巷弄深处,店面狭小,只摆得下四五张桌子,却坐满了人,空气里弥漫着食物温暖朴实的香气。
他们等了一会儿才找到位置。
林舟点了两碗招牌菜泡饭,又加了份炸得酥脆的熏鱼。
热腾腾的菜泡饭端上来,米饭软糯,汤汁咸鲜,里面切碎的青菜,香菇和肉丝分量十足。
程清颜大概是真饿了,小口却吃得很快。
“慢点,烫。”
林舟把自己碗里的熏鱼夹了一块给她:“尝尝这个,临安老底子的味道。”
程清颜看着碗里多出来的熏鱼,动作停住了。她抬起头,看向林舟。
店里的灯光不算明亮,映得她的眼眸格外清亮。
“你为什么……”她开口,声音很轻:“对我这么好?”
林舟拿着勺子的手微微一顿,迎上她的目光,没有回避,语气平和自然:“对你好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吗?”
程清颜不解道。
“需要。”林舟笑了笑道:“我乐意,这就是理由。”
程清颜低下头,用勺子慢慢搅动着碗里的泡饭,耳根悄悄爬上一抹绯红。
她没有再说话,但接下来吃饭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也变得……更安静了。
傍晚,回学校的路上,两人并肩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
晚风带着寒意,程清颜把半张脸埋进围巾里。
快到校门时,她忽然停下脚步,从随身背着的,看起来总是塞得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个用软布仔细包好的东西,递给林舟。
“给你的。”
她的声音隔着围巾,有些闷。
林舟有些意外,接过来打开。
里面是一本厚厚的,页面边缘已经微微泛黄卷边的英文原版书。
书名是《the ythical an-onth》(人月神话)。
“我看你……好象对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挺感兴趣。”
程清颜避开他的视线,看着地面,“这本书……很有名,也许对你有用。”
林舟拿着这本显然被珍藏,也时常被翻阅的书。
对于程清颜而言,分享她视为珍宝的专业书籍,可能比说一千句感谢更需要勇气。
“谢谢。”
他笑了笑,随后又郑重道。
将书小心地拿好。
“我会认真看的。”
程清颜地抬眼看了他一下,点点头,低声说了句我回去了,便转身快步走进了校门。
林舟站在原地,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消失在暮色里。
林舟低头笑了笑,将书妥善地放进自己的背包。
接下来的几天,林舟没刻意安排什么,生活却自有其韵律。
下午,他对着《密令》剧本琢磨周瑾在赌场那场戏的节奏,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索性合上剧本出门,沿着运河边慢慢走。
三月的风吹在脸上已经不带寒意,柳条抽出嫩黄的芽。
路过菜市场,看见春笋正好,林舟挑了两支,又称了半斤河虾。
走到浙大附近时,才想起程清颜提过最近在调试新算法。
林舟站在校门口那棵梧桐树下发了条信息:“买了春笋,一个人吃不完。”
过了十来分钟,程清颜从校门里出来。
她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毛衣,头发松松扎著,看到林舟手里的塑料袋,脚步顿了顿。
“正好走到这边。”
林舟举了举袋子,“帮忙解决一点?”
程清颜点点头,接过袋子时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腕,很快收回。
两人沿着校外的林荫道慢慢走着。
“算法调得怎么样了?”林舟问。
“还在优化。”
程清颜顿了顿,继续道:“用户增长比预期快,服务器有点压力。”
“好事。”林舟看着前方:“说明大家喜欢。”
走到路口该分别了,程清颜却停下脚步:“你要做腌笃鲜?”
林舟愣了一下,笑了:“你看出来了?”
“笋和肉都买了。”她指指袋子:“还差百叶结。”
“忘了。”
林舟拍拍额头,“下次吧。”
她尤豫了一下:“食堂后面那家豆腐店有卖。”
结果变成了一起去买百叶结。
豆腐店很小,老板娘认得程清颜,笑着问:“同学,今天带男朋友来啊?”
程清颜耳根一下子红了,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林舟自然地接话:“阿姨,百叶结怎么卖?”
回去的路上,她一直低着头,快到校门口时突然道:“她瞎说的。”
陈时笑着点了点头:“知道。”
“恩。”
程清颜闷声回道:“我回去了。”
“好,拜拜。”
两天后,程清颜发来一张截图,是用户发的第一条带照片的动态。
一树开得正好的玉兰。配文很简单:“春天来了。”
林舟正在煮面,看到照片笑了笑,回她:“玉兰花开的时候,孤山后坡的二月兰也该开了。”
这次她回得很快:“你怎么知道?”
“猜的。”
对话框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断断续续好一会儿,最后发来的却是:“算法优化好了,响应时间降了40”
林舟放下筷子,认真回复:“厉害。”
他想象着她坐在计算机前,想说什么又删掉,最后选择汇报工作的样子,不自觉地笑了。
后面几天,林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密令》的剧本研究中。
周瑾这个角色的复杂性让他着迷。
一个在乱世中戴着多重面具生存的人,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需要精心设计。
下午,林舟带着剧本来到西湖边的长椅上。
春风拂过湖面,泛起粼粼波光。
林舟翻开剧本,目光落在周瑾与地下党接头的那场戏上。
这场戏发生在雨夜的码头,周瑾要在传递情报的同时,确保自己的身份不暴露。
林舟不自觉地用手指在剧本上轻轻敲击,仿真着雨滴的节奏。
他闭上眼,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湿冷的空气、远处轮船的汽笛声、脚下晃动的甲板
“这里应该有个停顿。”
林舟自言自语,在剧本空白处写下批注:“周瑾在确认对方身份时,需要一瞬间的尤豫。”
【演员证】的技能让他对角色情绪的把控更加精准。他能清淅地感知到周瑾内心的挣扎。
既要完成使命,又要保全自己。
这种微妙的平衡,正是角色最吸引人的地方。
不远处,几个游客的谈笑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林舟抬起头,看见一家老小正在拍照,孩子们的笑脸在阳光下格外璨烂。
这一幕让他突然想到程清颜。
不知道她此刻是不是又对着计算机屏幕,忘记了窗外的春光。
林舟拿起手机,拍下湖光山色,附言:“春色正好,记得休息。”
没过多久,手机震动,程清颜回了一张计算机屏幕的截图,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代码。附言:“在调试。”
林舟笑了笑,收起手机。
这就是她的风格,永远简单直接。
傍晚时分,他来到常去的那家面馆。
老板已经认得他,笑着招呼:“今天有新鲜的笋片,要不要尝尝?”
“来一碗片儿川,多加笋片。”
林舟在靠窗的位置坐下。